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413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建筑模板表面接触设置,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填料5‑20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1‑3份,紫外线吸收剂0.1‑3份和分散剂0.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附着在已有建筑模板表面使用,脱模性好,强韧耐刮,可重复使用。

Self repairing polypropylene skin for building formwork surfac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筑模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土木施工领域中常用的混凝土成型模具,待混凝土形成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为了防止混凝土粘连模板,增大拆除难度,通常会在建筑模板内表面上喷涂脱模剂,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起到隔离或润滑作用。传统建筑模板脱模剂主要有废机油、地沟油和大豆油等,成本虽低,但脱模效果一般,并且往往易产生气孔、粉化和腐蚀模板的缺陷。目前国内的建筑模板市场,50%以上为木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竹胶合板模板、全钢大模板以及其它模板也各自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木胶合模板虽然造价便宜,光洁度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即使喷涂脱模剂,仍然存在耐腐耐酸、耐摩擦差的问题,而且拆下后由于模板吸水涨大变形引起损坏严重,重复利用率低,使用寿命短。而钢模板的自重大,模板支设难度较大;其他新材料的模板制作成本高,成型的单元件种类有限,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应用上存在较大的不适用性,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着在已有建筑模板表面使用,脱模性好,强韧耐刮,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木胶合板模板需要喷涂脱模剂,而且存在耐腐耐酸、耐摩擦差的问题;模板与混凝土接触,两者之间的相互摩擦会对模板表面质量造成极大破坏;模板拆下后由于模板吸水涨大变形引起损坏严重,重复利用率低,使用寿命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与建筑模板表面接触设置,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填料5-20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1-3份,紫外线吸收剂0.1-3份和分散剂0.1-3份。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修复剂5-10份,填料5-10份,阻燃剂5-10份,抗氧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和分散剂1-3份。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例为2:1。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剂选自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十八烷基磷酸酯、α-烯基磺酸钠或三甲氧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硅灰石、云母、木粉、炭黑、黏土、玻璃珠、高岭土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进一步的,所述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厚度为0.5-2mm。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填料5-20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1-3份,紫外线吸收剂0.1-3份和分散剂0.1-3份;步骤二、将原料中的粉状物料在混合机中共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料;步骤三、将原料中的颗粒状物料混合,在混合机中共混均匀后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颗粒料;步骤四、将步骤二制得的混合粉料加入步骤三制得的混合颗粒料中,在混合机中共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五、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料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制得物料颗粒;步骤六、将步骤五制得的物料颗粒挤出塑化成型,冷却、迁移、切割制得表皮成品。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挤出造粒工艺为,挤出温度:180℃-220℃,螺杆转速:70-200r/min,造粒机转速:200-300r/min。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挤出工艺为,挤出机的腔体温度150℃-210℃,机头温度140℃-180℃,螺杆转速:80-120r/min。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建筑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擦除表面的杂质,避免有凸起、尖锐的物体对表皮造成损伤;步骤B、将表皮贴合罩设在建筑模板的外表面上;步骤C、在表皮表面进行加热处理,使表皮聚合物热收缩,紧密贴敷在建筑模板表面;步骤D、组装建筑模板并固定支撑;步骤E、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至设计强度后进行拆模,模板回收后无需再清理,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建筑模板表皮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韧性大、尺寸稳定性好、吸湿性小,高韧性及自修复性可以很好地削弱或避免表皮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对其表面的破坏,延长表皮的使用次数。同时,表皮的使用实现了模板的快速、简易脱模,降低模板拆除难度,减少模板的摩损、腐蚀及吸水涨大引起的变形等,增加模板使用次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聚丙烯材料本身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可以很好的保护模板免于水对其的侵蚀;通过添加POE、EPDM,提高表皮的表面韧性,以提高表皮耐划伤性,可以很好的削弱混凝土等外部构件对表皮的“硬”伤害;各种填料的加入,一方面可降低制品成本,另一方面用于对表皮增强,增加表皮表面硬度,提高表皮的耐划痕性;通过加入修复剂,以降低表皮表面摩擦系数,提高表皮的耐划痕性的同时,表皮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即可实现划痕部位的自修复。本专利技术表皮重复使用次数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很好的对建筑模板进行保护,增加其使用寿命,并显著降低模板拆解难度,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及制备和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自修复聚丙烯表皮一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另一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表皮;2-扣合面;3-覆盖面;4-建筑模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1厚度仅为0.5-2mm,铺贴设置在建筑模板4表面,与建筑模板4表面接触设置。本专利技术表皮1可以与建筑模板4固定或不固定连接,均不影响模板内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建筑模板4表面进行清理,擦除表面的杂质,避免有凸起、尖锐的物体对表皮1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表皮1适用于任何材质类型的建筑模板4;步骤B、将表皮1贴合罩设在建筑模板4的外表面上;根据表皮1的结构不同,表皮1的安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B-1、如图1所示,表皮1为贴合建筑模板4外表面设置的平面面皮,面皮相对两侧边沿或者四周边沿垂直弯折并向外延伸形成与建筑模板4端面贴合设置的扣合面2;由于表皮1本身带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在安装时,直接将表皮1挂扣在建筑模板4表面,利用材料自身的弹性,使其锁扣在建筑模板4上,实现初步固定;B-2、如图2所示,表皮1为与建筑模板4相配合的筒状结构,一端开口或两端敞口设置,套设在建筑模板4外侧,表皮1筒的内表面与建筑模板4的外表面贴合设置,表皮1开口端的一侧边沿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覆盖面3;在安装时,将建筑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与建筑模板(4)表面接触设置,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填料5‑20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1‑3份,紫外线吸收剂0.1‑3份和分散剂0.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与建筑模板(4)表面接触设置,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填料5-20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1-3份,紫外线吸收剂0.1-3份和分散剂0.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修复剂5-10份,填料5-10份,阻燃剂5-10份,抗氧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和分散剂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例为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选自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十八烷基磷酸酯、α-烯基磺酸钠或三甲氧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硅灰石、云母、木粉、炭黑、黏土、玻璃珠、高岭土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厚度为0.5-2mm。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模板表面的自修复聚丙烯表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聚丙烯100份,聚丙烯弹性体5-20份,三元乙丙橡胶5-20份,修复剂1-1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鹏王博秦杰屈建李艳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