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露露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07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内侧顶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设置有阻挡圈,阻挡圈顶部设置有阻挡盘,阻挡盘外缘处设置有柔性圈,阻挡盘底部固连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固连有顶板,顶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拉手吊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手吊环和弹簧,当轿厢本体紧急制动完成后,人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下蹲,拉动拉手吊环下移,拉手吊环拉动顶板,顶板拉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阻挡盘,阻挡盘能够带动柔性圈下移而越过阻挡圈,最终阻挡盘能够挤压在弹簧时,弹簧压缩能够减弱惯性力造成的影响,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人员手臂肌肉拉伤,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An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对于轿厢的凹进和凸出部分,也不管其是否有单独门保护,在计算轿厢最大有效面积时均必须算入,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以前的电梯轿厢内部是没有扶手的,当发生紧急坠落时,电梯轿厢发生紧急制动时,人员由于惯性的作用会造成人员摔倒,造成人员受伤,因此现有的一部分轿厢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轿厢内部侧边安装有扶手,人员可以握紧扶手,但是人员容易在电梯轿厢发生紧急制动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人员会向前倾,造成手臂的肌肉拉伤,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其能够在电梯轿厢紧急制动时,有抓持部分,对人员有缓冲作用,防止人员手臂处的肌肉拉伤,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其主要通过拉手吊环和弹簧,拉手吊环可以供给人员抓持,弹簧对拉手吊环向下拉动的阻挡板有缓冲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内侧顶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设置有阻挡圈,阻挡圈顶部设置有阻挡盘,阻挡盘外缘处设置有柔性圈,阻挡盘底部固连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固连有顶板,顶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拉手吊环;所述连接筒内侧底部均布有多个弹簧;工作时,为了防止轿厢本体发生紧急坠落,轿厢本体紧急制动时,人员抓紧轿厢本体侧边的扶手,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人员向前倾,造成手臂的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轿厢本体内侧顶部设置了多个拉手吊环,人员可以在发生轿厢本体发生紧急坠落时,抓紧拉手吊环,当轿厢本体紧急制动完成后,人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下蹲,拉动拉手吊环下移,拉手吊环拉动顶板,顶板拉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阻挡盘,阻挡盘能够带动柔性圈下移而越过阻挡圈,最终阻挡盘能够挤压在弹簧时,弹簧压缩能够减弱惯性力造成的影响,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人员手臂肌肉拉伤,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阻挡盘顶部设置有催化剂,阻挡圈底部的所述连接筒内部设置有反应液;所述连接筒外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均布有多个挤压囊,连接筒与挤压囊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挤压囊与顶板外缘接触连接;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反应液可以是双氧水,在柔性圈下移越过阻挡圈后,阻挡盘顶部的二氧化锰能够与阻挡圈底部的连接筒内部的双氧水反应,使双氧水快速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能够通过连接管快速使挤压囊膨胀,膨胀的挤压囊涨大时会填充到顶板下移产生的空间处,在人员松开拉手吊环,弹簧间接推动顶板回到原位时,顶板会挤压涨大的挤压囊,挤压囊能够向下胀大,人员受到较大的惯性力而撞击到轿厢本体侧壁时,胀大的挤压囊能够对人员头部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危险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经过弹簧对阻挡盘的反作用力,弹簧推动阻挡盘向上运动,而后阻挡盘又向下运动挤压到弹簧上,阻挡盘经过多次上下的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双氧水的反应起到晃动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的氧气的产生,使挤压囊的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其中,快速产生氧气的化学式为:2H2O2=MnO2=2H2O+O2↑,MnO2作催化剂。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开设有十字限位槽,十字限位槽内部设置有滑动盘,滑动盘底部固连有十字架,多个所述拉手吊环连接在十字架底部;所述十字限位槽的四端均设置有封板;轿厢本体在受到强大的惯性力发生制动时,人员拉紧拉手吊环吊环后,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后,人员拉紧拉手吊环会产生前倾,拉手吊环带动十字架,十字架带动滑动盘在十字限位槽内移动,滑动盘挤压到封板后,能够推动封板对人员即将撞上的向下涨大的挤压囊挤紧,人员挤压到当前的挤压囊上后,封板底部的挤压囊内的气体不会向另外几个挤压囊内扩散,保证了当前挤压囊的缓冲效果,进一步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封板内部设置有置物槽,置物槽内部设置有重力球,重力球设置在置物槽内远离挤压囊的位置处,重力球上设置有扎针,扎针的尖端与挤压囊接触连接;当人员前倾带动滑动盘,滑动盘带动封板对当前的挤压囊进行压紧时,当封板对挤压囊压紧到极限位置后,封板不能在向人员前倾的方向移动后,封板内部的置物槽内的重力球受到惯性而带动扎针向当前的挤压囊施压,将挤压囊扎破,挤压囊内产生的氧气能够喷出,对轿厢本体内部补充氧气,防止轿厢本体内部的人员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优选的,封板底部的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靠近挤压囊的一面固连有斜板,斜板倾斜向下;所述置物槽底部的封板上开设有细槽;当挤压囊被扎针扎破时,挤压囊内的气体喷出到置物槽,从置物槽底部的细槽喷出,最终氧气喷到弧形板上,在弧形板的导向作用下,将喷出的氧气喷到人员面部,一方面能够保证人员的呼吸,另一方面能够加快此处的气流流动,降低人员的恐慌心理,同时涨大的挤压囊是贴紧斜板,在斜板的作用下,喷出的氧气能够较慢的越过多个斜板,同时喷出的氧气从斜板与挤压囊间经过时,能够对挤压囊有反作用力,使挤压囊保持较强的膨胀力。优选的,阻挡圈顶部的所述柔性圈上贯穿设有导通孔,导通孔与阻挡圈垂直;柔性圈表面开设有导通孔,一方面能够在柔性圈越过阻挡圈时,柔性圈方便变形,减少越过时的阻力,同时柔性圈越过阻挡圈后,能够使反应液快速从导通孔穿过,与阻挡盘顶部的催化剂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挤压囊的快速胀大对人员进行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通过设置拉手吊环和弹簧,当轿厢本体紧急制动完成后,人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下蹲,拉动拉手吊环下移,拉手吊环拉动顶板,顶板拉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阻挡盘,阻挡盘能够带动柔性圈下移而越过阻挡圈,最终阻挡盘能够挤压在弹簧时,弹簧压缩能够减弱惯性力造成的影响,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人员手臂肌肉拉伤,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通过设置挤压囊,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反应液可以是双氧水,在柔性圈下移越过阻挡圈后,阻挡盘顶部的二氧化锰能够与阻挡圈底部的连接筒内部的双氧水反应,使双氧水快速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能够通过连接管快速使挤压囊膨胀,挤压囊能够向下胀大,在人员由于受到较大的惯性力而撞击到轿厢本体侧壁时,胀大的挤压囊能够对人员头部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危险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板底视图;图中:轿厢本体1、连接筒2、阻挡圈3、阻挡盘4、柔性圈5、连接杆6、顶板7、拉手吊环8、弹簧9、挤压囊10、连接管11、十字限位槽12、滑动盘13、十字架14、封板15、置物槽16、重力球17、扎针18、弧形板19、斜板20、细槽21、导通孔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前、后、左、右、上、下均是基于图1的视图方向。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内侧顶部设置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内部设置有阻挡圈(3),阻挡圈(3)顶部设置有阻挡盘(4),阻挡盘(4)外缘处设置有柔性圈(5),阻挡盘(4)底部固连有连接杆(6),连接杆(6)底部固连有顶板(7),顶板(7)底部设置有多个拉手吊环(8);所述连接筒(2)内侧底部均布有多个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内侧顶部设置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内部设置有阻挡圈(3),阻挡圈(3)顶部设置有阻挡盘(4),阻挡盘(4)外缘处设置有柔性圈(5),阻挡盘(4)底部固连有连接杆(6),连接杆(6)底部固连有顶板(7),顶板(7)底部设置有多个拉手吊环(8);所述连接筒(2)内侧底部均布有多个弹簧(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盘(4)顶部设置有催化剂,阻挡圈(3)底部的所述连接筒(2)内部设置有反应液;所述连接筒(2)外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均布有多个挤压囊(10),连接筒(2)与挤压囊(10)之间通过连接管(11)连通,挤压囊(10)与顶板(7)外缘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底部开设有十字限位槽(12),十字限位槽(12)内部设置有滑动盘(13),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露露韩涛赵文富
申请(专利权)人:钱露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