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52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拟信号切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有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减少整机故障率,降低售后维护成本,缩短现场调试时间,加快设备调试安装的进度,输出模拟信号技术参数由软件控制,可以通过变频器控制界面实现多种模拟信号接口技术规范之间在线切换,易于实现各种本地控制、远程控制等自动化控制方案,并且可以在不变硬件电路参数的情况下,由软件编程升级实现更多的接口技术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模拟信号切换
,尤其涉及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变频器模拟输出信号一般用来输出变频器内部的一些运行信息(如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输出电压等),这些信号通常用于传输电机控制信息给其他设备或仪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或运行状态指示;模拟输出信号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电流型和电压型,由于接受信号的设备种类繁多,所以为了适应各种设备变频器输出模拟信号需要在这两种类型之间切换。如图2所示,现有的切换方法通常为通过一个跳线开关在两种信号之间切换;其存在以下问题:1、跳线开关存在物理接触点,变频器使用环境复杂经常有腐蚀性气体、油污、灰尘等进入跳线开关接触黄片内对其造成腐蚀和污染,模拟输出信号属于弱电信号跳线开关接触点的腐蚀和污染对信号的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出现信号丢失或信号不准却等问题,造成自动控制出错或运行指示错误,进而引起整套设备停机、错误报警、产品不合格等问题;2、跳线开关装在变频器内部,切换时需要打开机盖,切换费时费力;3、跳线开关连接到内部电路,切换时需要用手拔插短路帽,可能会接触到内部带电导体,为保障人身安全需要停机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有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无极性电容C1的一端和开关二极管D1的输出端,所述无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有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CPU控制的模拟输出信号切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有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无极性电容C1的一端和开关二极管D1的输出端,所述无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有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和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开关二极管D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宝米勒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