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45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所述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包括安装座、夹持结构、压件和压件驱动装置,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至检测工台;夹持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压件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检测工台,所述压件用以对所述待测工件的待测面施加压力,压件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压件移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部调节所述夹持部,使得同一检具可对不同工件进行检测,解决了不同工件需制作不同检具来进行检测的问题,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
本技术涉及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中难免会产生振动及洗车发动机的振动,都对汽车上的一些重要结构件有重要影响,且汽车各零部件不易维修,维修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在组装前先对汽车零部件的强度进行测试。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以替代专业测量工具(如光滑塞规、螺纹塞规、外径卡规等)。例如,利用检具来测量散热片的强度,即方便又可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大规模的量产。但是,现有的抗压强度检具在检测表面有斜度的工件时需要根据需要特定的检具,且往往一种检具只能检验固定的一种工件,斜度或高度稍有改变就需重新换制检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检具无法检测多种不同工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部件强度检具,包括: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至检测工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部;夹持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隔处限定出用于夹持待测工件的夹持区域;压件,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检测工台,所述压件具有施力面,且具有靠近所述夹持区域以对所述待测工件的待测面施加压力的检测位置、以及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让位位置;压件驱动装置,与所述压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件在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让位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的安装块,所述连接板上侧安装有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优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块,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块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侧、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块中的多个沿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高度方向层叠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端设有多个螺纹孔,各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螺纹孔相对应的多个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多个螺栓,各所述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板及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块上的各通孔后,螺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下端的各螺纹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夹持区域的端面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夹持区域开设的第一槽口、以及向上开设的第二槽口,各所述安装槽用于固定夹持所述待测工件。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凹槽,所述安装块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凹槽沿横向贯设于所述安装部,且具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凹槽上侧的宽度小于下侧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压件为压块,所述压块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沿横向贯设于所述压块下侧。优选地,所述压块让位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工件厚度相对应;和/或,所述限位槽向下的开口两侧设有倒角。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部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高度,使得一种检具可对不同工件进行检测,解决了不同工件需制作不同检具来进行检测的问题,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安装座33第二夹持部11安装部34安装块2待测工件35安装槽3夹持结构36连接板31第一夹持部4压件32调节部41压块311调节块42限位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包括安装座1、夹持结构3、压件4和压件驱动装置,所述安装座1固定安装在检测工台上,且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安装部11,可用以来安装所述夹持结构3;所述夹持结构3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夹持结构3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3,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隔处限定出用于夹持待测工件2的夹持区域;所述压件4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检测工台,所述压件4具有施力面,且具有靠近所述夹持区域以对所述待测工件2的待测面施加压力的检测位置、以及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让位位置;所述压件驱动装置与所述压件4连接,所述压力驱动装置可为油缸,用以驱动所述压件在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让位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33上设有调节部32,所述调节部32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33的高度,使得在所述压件4处于检测位置时,所述待测工件2的待测表面始终于所述压件4的施力面处于平行状态,以使得所述待测工件2受力均衡,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部32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33的高度,使得同一检具可对不同工件进行检测,解决了不同工件需制作不同检具来进行检测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结构3还包括连接板36,所述连接板36下侧设有与所述安装部11相配合的安装块34,所述连接板36上侧安装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3,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3分别通过所述安装块34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上,可在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33需更换时方便更换,而不用重新制作没有损坏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32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31或所述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至检测工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部;夹持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隔处限定出用于夹持待测工件的夹持区域;压件,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检测工台,所述压件具有施力面,且具有靠近所述夹持区域以对所述待测工件的待测面施加压力的检测位置、以及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让位位置;压件驱动装置,与所述压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件在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让位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至检测工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部;夹持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隔处限定出用于夹持待测工件的夹持区域;压件,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检测工台,所述压件具有施力面,且具有靠近所述夹持区域以对所述待测工件的待测面施加压力的检测位置、以及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让位位置;压件驱动装置,与所述压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件在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让位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的安装块,所述连接板上侧安装有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压强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块,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块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侧、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块中的多个沿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高度方向层叠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