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45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在所说铬层的网纹中镶嵌有尺寸为2~10μm的Al↓[2]O↓[3]硬质粒子。其磨损只有普通硬铬环的一半,解决了普通电镀硬铬环在发动机中易出现拉缸的问题,耐磨、耐热负荷能力高。能适应现代汽车高输出、高排放限制的要求,并适用于各种柴油、汽油发动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活塞环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环,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活塞环。二、
技术介绍
目前,活塞环的表面大多为电镀硬铬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转速 越来越快,输出力矩越来越大,同时对汽车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活塞环采用普通 硬铬作为表面涂层已不适应现代汽车高输出、高排放限制的要求,易出现拉缸等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现代汽车高输出、高排放限制的要求, 耐热负荷能力高的耐磨活塞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耐磨活塞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 活塞环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在所说铬层的网纹中镶嵌有尺寸为2~10U M的Ah03硬质粒子。本技术采用了镶嵌有A1203硬质粒子的复合镀铬层,与普通硬铬环分别选用柴油 机、汽油机、涡轮发动机进行的台架实验结果为本技术磨损只有普通硬铬环的一半, 对缸套的磨损略高于普通硬铬环,更重要的是热负荷实验显示其极好的高承载性能。因此, 本技术能适应现代汽车高输出、高排放限制的要求,且不易出现拉缸等问题。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镀层扩大1000倍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电镀结构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本技术的耐磨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基体l,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2,在铬层2的网纹3中镶嵌有八1203硬质粒子。参见图3,本技术的工艺步骤是在不同材质(如KV1、 KV4、 F14、 FC、 ST等) 活塞环外圆面上采用电化学方法和特殊的给电方式沉积。所谓特殊给电方式解释为对被电镀活塞环在电镀槽中交替施加"正电流一逆电流一停止给电"这种交替给电的方式。上述活塞环表面涂层为铬-陶瓷-涂层(Chrom-Keramic-Schicht),简称CKS。 CKS技术 是在现有的电解镀铬的基础上,在铬沉积的过程中将A1203硬质粒子镶嵌入网纹3中。1、 范围使用于CKS36复合铬层。2、 材料电解铬、氧化铝(AL203)。3、 工艺电化学沉积。4、 技术特点耐磨损性能高,1000km均磨损量为普通环的一半以上。缸套磨损低, 耐热负荷能力高。5、 涂层结构铬涂层中镶嵌着氧化铝(AL203)微粒。6、 AL203粒子尺寸2-10^iM。7、 微裂纹密度40 100条/MM。8、 AL203粒在铬涂层中的体积百分比2~6%。权利要求1、一种耐磨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其特征是在所说铬层(2)的网纹(3)中镶嵌有尺寸为2~10μM的Al2O3硬质粒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在所说铬层的网纹中镶嵌有尺寸为2~10μm的Al<sub>2</sub>O<sub>3</sub>硬质粒子。其磨损只有普通硬铬环的一半,解决了普通电镀硬铬环在发动机中易出现拉缸的问题,耐磨、耐热负荷能力高。能适应现代汽车高输出、高排放限制的要求,并适用于各种柴油、汽油发动机。文档编号F16J9/26GK201162585SQ20082000217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曹立新, 王宗庆 申请人:中外合资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外圆面上的电镀硬铬层,其特征是:在所说铬层(2)的网纹(3)中镶嵌有尺寸为2~10μM的Al↓[2]O↓[3]硬质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新王宗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合资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