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06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该装置包括老路路基、加宽部、防撞护栏和面板。加宽部设于老路路1的一侧,加宽部2由气泡混合轻质土构成,气泡混合轻质土包括水泥、水和气泡群,必要时可掺入粉煤灰、细砂、砂性土、外加剂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凝固成型的一种水泥类材料。老路路基和加宽部的表面为路面层。防撞护栏设于加宽部上路面的边缘,便于引导车辆行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基拼宽方案具有老路基资源完全利用、对现有交通无干扰、不新增占地、造价适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工程中的高填方路堤一般是指填土高度在20米以上的填方路段,多出现在山区沟谷段。高填方路提拼宽时,由于填土高度较大,存在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稳定性差等施工难题。在工程实践中,高填方路堤拼宽多采用老路双侧或单侧拼宽、维持老路现状并分幅新建路基、高填方老路基挖除调整为桥梁3种方案。老路双侧或单侧拼宽方案占地面积大、不均匀沉降、纵向开裂、压实困难、路基稳定性差等施工风险;维持老路现状并分幅新建路基方案老路问题没有解决,新建半幅路基存在路基稳定性差、占地大等与第一种方案同样的问题;高填方段老路基挖除调整为桥梁方案老路挖除存在较大资源浪费、施工期间老路保通困难、造价高等问题。这3种高填方路堤拼宽方案均存在较多不利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内高速公路和其他高等级公路进入改扩建高潮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填方路堤拼宽问题,常规的高填方路堤拼宽方案已不适应新时期对交通建设安全、环保、节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包括,老路路基;加宽部,设于老路路基的一侧,加宽部由气泡混合轻质土构成,气泡混合轻质土包括水泥、水和气泡群;防撞护栏,设于加宽部的边缘;面板,设于加宽部的一侧,面板的顶端与防撞护栏相连接,面板的底端与砼基础部相连,砼基础部设于老路路基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高填方路堤的特点,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高填方路堤拼宽方案,即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高填方路堤拼宽方案。气泡混合轻质土应用在道路拓宽工程中具有以下优势:可垂直填筑,节约用地、减少拆迁,节省投资;在软基路段加宽,可不进行软基处理或降低软基处理强度和范围;用于构造物台背填土可大幅度降低填土荷载,减少地基的附加应力,抑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侧移;可缓解桥台与台背路基的刚性突变;消除填料自身的工后沉降;施工时自动密实,不需振捣和碾压;采用泵送施工,大大地减少对现有交通的影响;施工工期短,对环境无污染,社会经济效益好。防撞护栏便于引导车辆行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设有面板,便于对加宽部的气泡混合轻质土进行施工固定,这种路基拼宽方案具有老路基资源完全利用、对现有交通无干扰、不新增占地、造价适中等优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泡混合轻质土还包括粉煤灰、细砂、砂性土和外加剂。其有益效果是,调整各成分的混合比,使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容重可在4.5~12kN/m3内调整,强度可在0.3~5MPa内调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砼基础部设有安装槽,面板底部通过砂浆固定在安装槽内。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在砼基础部上设置面板,其可提高二者的牢固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包括多块混凝土板体,相邻两块混凝土板体之间通过水泥砂浆进行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便于面板的铺装施工,保持面板构成的墙面平整美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板体上设有预埋环,上下相邻的两块混凝土板体上的预埋环用连接钢筋进行焊接固定。其有益效果是,预埋环是为了固定拉杆,把外侧临空的面板和拉杆形成整体受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埋环的深度为25cm。其有益效果是,从而大大提高预埋环在面板内的牢固性,能够有效固定上下相邻的两块面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柱,支柱的底部固定在砼基础部内,支柱通过拉杆与连接钢筋相连。其有益效果是,拉杆深入路提,起固定面板作用;支柱保持拉杆形状,起骨架支撑作用;支柱与连接杆焊接,从而间接与面板相连,保证支柱与面板之间的整体性,大大提高面板的牢固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柱的横截面角度为30-90度。其有益效果是,能大大提高支柱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的面板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的面板的截面图;图5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的面板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填方路提拼宽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老路路基1、加宽部2、防撞护栏3和面板4。加宽部2设于老路路基1的一侧,加宽部2由气泡混合轻质土构成,气泡混合轻质土包括水泥、水和气泡群,必要时可掺入粉煤灰、细砂、砂性土、外加剂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凝固成型的一种水泥类材料。老路路基1和加宽部2的表面为路面层10。防撞护栏3设于加宽部2上路面10的边缘,便于引导车辆行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面板4设于加宽部2的一侧,面板4的顶端与防撞护栏3相连接,面板4的底端与砼基础部5相连,砼基础部5设于老路路基1上。砼基础部5设有安装槽51,面板4底部通过水泥砂浆42固定在安装槽51内。面板4包括多块混凝土板体41,相邻两块混凝土板体4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42进行连接,便于面板4的铺装施工,保持面板4构成的墙面平整美观。混凝土板体41上设有预埋环6,上下相邻的两块混凝土板体41上的预埋环6用连接钢筋7进行焊接固定。预埋环6的深度为25cm,从而大大提高预埋环6在面板4内的牢固性,能够有效固定上下相邻的两块面板4。预埋环6是为了固定拉杆8,把外侧临空的面板4和拉杆8形成整体受力。还包括支柱9,支柱9即采用角钢,支柱9的底部固定在砼基础部5内,支柱9通过拉杆8与连接钢筋7相连。拉杆8深入路堤,起固定面板4作用;支柱9保持拉杆8形状,起骨架支撑作用;支柱9与连接杆焊接,从而间接与面板4相连,保证支柱9与面板4之间的整体性,大大提高面板4的牢固性。支柱9的横截面角度为30-90度,能大大提高支柱9和拉杆8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面板4与砼基础部5的均采用为C25的气泡混合轻质土制作而成;水泥砂浆为M15水泥砂浆。根据广东省地方标准《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DBJ15-58-2008)及广东省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实施例中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性能要求,确定设计指标见表1。表1、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指标编号项目名称设计值1湿容重γs顶层80cm内不大于6kN/m3,80cm以下部分不大于5.5kN/m32抗压强度qu顶层80cm内28天强度≥0.8MPa,80cm以下部分28天强度≥0.6MPa3流动度流动度:180mm±20mm根据强度、湿容重、流动性等设计指标要求,参考广东省地方标准《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DBJ15-58-2008)及广东省的施工经验,采用体积法求出单位体积轻质土中水泥、水与气泡群的用量见表2。表2、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配合比编号水泥(kg)水(kg)气泡含有率(%)湿容重(kN/m3)132019570.25.50235021067.75.94气泡混合轻质土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轻质性:用在路基上一般容重为γ=5~6kN/m3;(2)容重、强度可调节性:通过调整配合比,容重可在4.5~12kN/m3内调整,强度可在0.3~5MPa内调整;(3)高流动性:通过泵压送的方式进行运送,最大运送距离可达到1500m;(4)易施工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老路路基(1);加宽部(2),设于所述老路路基(1)的一侧,所述加宽部(2)由气泡混合轻质土构成;防撞护栏(3),设于加宽部(2)的边缘;面板(4),设于加宽部(2)的一侧,所述面板(4)的顶端与防撞护栏(3)相连接,所述面板(4)的底端与砼基础部(5)相连,所述砼基础部(5)设于老路路基(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老路路基(1);加宽部(2),设于所述老路路基(1)的一侧,所述加宽部(2)由气泡混合轻质土构成;防撞护栏(3),设于加宽部(2)的边缘;面板(4),设于加宽部(2)的一侧,所述面板(4)的顶端与防撞护栏(3)相连接,所述面板(4)的底端与砼基础部(5)相连,所述砼基础部(5)设于老路路基(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基础部(5)设有安装槽(51),所述面板(4)底部通过水泥砂浆(42)固定在安装槽(5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填方路堤拼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4)包括多块混凝土板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伟罗杰慧匡峰宋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