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03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槽废液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槽内采用隔膜层隔成阴极槽和阳极槽;阴极槽中设置有阴极板,阳极槽中设置有阳极板;阴极槽底端穿过阳极槽设置有阴极液漏管,阴极液漏管与阴极液槽连通;阴极液槽上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上的进管伸入阴极液槽中,提升泵出口端设置有提升管,提升管送入过滤槽,过滤槽经过过滤板划分为浆液室和清液室,清液室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调配槽连通,调配槽上设置有进液管,调配槽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浓度计;调配槽底部经过管路与电解槽中的阴极槽连通,并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能够将阴极液单独分离出来循环利用,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废液循环利用
,尤其是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湿法冶金回收有价金属(例如镍、钴、铜、铁等)时,在阴极液经过在阴极析出电积沉淀之后,经常含有少量的杂质离子,而对于已经电解之后的阴极区的浆液经过沉降、过滤之后,将其返回用于配制待电解溶液,使得待电解液配制过程的酸或者碱使用量减少,实现电解后液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成为当前湿法冶金电解过程经常采用的技术手段,而且该处理技术,有助于降低废液的排放,提高待电解溶液的稀少元素的富集,进而有助于后续工艺的回收利用。但是,目前湿法冶金电解回收过程中,经常是直接将电解后液循环使用,造成阳极与阴极区分不明显,导致循环利用过程中,利用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阳极区存在的杂质离子的影响,造成后续电解工艺难以继续进行,尤其阻碍了阳极板上的电解反应进程,导致了电解成本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槽内采用隔膜层隔成阴极槽和阳极槽;阴极槽中设置有阴极板,阳极槽中设置有阳极板;阴极槽底端穿过阳极槽设置有阴极液漏管,阴极液漏管与阴极液槽连通;阴极液槽上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上的进管伸入阴极液槽中,提升泵出口端设置有提升管,提升管送入过滤槽,过滤槽经过过滤板划分为浆液室和清液室,清液室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调配槽连通,调配槽上设置有进液管,调配槽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浓度计;调配槽底部经过管路与电解槽中的阴极槽连通,并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经过电解槽中设置隔膜层隔成阴极槽,并将阴极板设置在阴极槽内,阳极板设置在阳极槽内,实现隔膜电解,经过对阴极槽底部开设阴极液漏管,使得阴极槽中的阴极液流入到阴极液槽中,经过提升泵、提升管作用,提升到过滤槽,经过过滤板,将杂质清除掉,经过调配槽调配之后返回电解槽中循环使用,降低了电解槽废液排放量的同时,避免了阳极区部分杂质对循环使用的影响,提高了循环使用品质。优选,所述的浓度计计量浓度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中设置有芯片,第一阀门经过芯片控制开合。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阀门开合,确保进入电解槽中的待电解溶液的浓度合适,保证电解槽中的待电解液浓度合格,降低电解成本。优选,所述的阳极板上设置有磁铁或者磁线圈。利用磁场作用,使得部分顺磁性离子,例如二价钴离子、二价铜离子、三价铁离子等能够与部分抗磁性离子,例如二价镍离子等在溶液中发生重新排布分离,并在电解电场作用下,达到快速分离目的,降低分离成本。优选,所述的电解槽底部设置有磁铁或者磁线圈。优选,所述的阴极液漏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控制阴极液漏下量,保证电解槽阴极液量合格,避免阳极槽中的阳极液大量流入阴极槽中,导致在液体流动力量过程,影响电解槽中的离子分布。优选,所述的电解槽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并且溢流口设置的位置低于隔膜层形成的阴极槽的最高高度。保证阳极槽顶部清液能够得到快速回收,避免电解处理时间较短,提高电解加工效率。优选,所述的溢流口经过溢流管与阴极液槽连通。实现循环回收,避免废液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阴极液单独分离出来循环使用,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降低了废液排放量。上述技术也适合于单独对阳极液进行循环回收利用,仅仅只需要将管理结构重新作出简单的变化与调整即可实现。例如:直接将阴极槽底部的阴极液漏管连通阳极槽底部,将阴极槽底部密封,即可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1-阳极板2-溢流管3-阴极槽4-溢流口5-第一阀门6-浓度计7-调配槽8-清液室9-排液管10-浆液室11-过滤槽12-过滤板13-提升管14-提升泵15-进管16-阴极液槽17-第二阀门18-阴极液漏管19-电解槽20-隔膜层21-阴极板22-加热器23-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如图1所示,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电解槽19,电解槽19内采用隔膜层20隔成阴极槽3和阳极槽;阴极槽3中设置有阴极板21,阳极槽中设置有阳极板1;阴极槽3底端穿过阳极槽设置有阴极液漏管18,阴极液漏管18与阴极液槽16连通;阴极液槽16上设置有提升泵14,提升泵14上的进管15伸入阴极液槽16中,提升泵14出口端设置有提升管13,提升管13送入过滤槽11,过滤槽11经过过滤板12划分为浆液室10和清液室8,清液室8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调配槽7连通,调配槽7上设置有进液管23,调配槽7内设置有加热器22和浓度计6;调配槽7底部经过管路与电解槽19中的阴极槽13连通,并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使用过程中,经过将阴极槽中电解之后的阴极液经过阴极液漏管排放入阴极液槽中,并在阴极液槽中发生沉淀的同时,经过提升泵提升至过滤槽中,在过滤板的作用下,将渣浆等杂质残留在浆液室,清液过滤到清液室内,清液室内的清液排入调配槽中,与进液管送入的液体进行混合调配成待电解溶液,并经过加热器调节浓度至合适之后,打开第一阀门,使得其进入到电解槽的阴极槽中,实现二次电解,而在电场作用下,进入阳极区的离子残留在阳极区,实现了对阳极区、阴极区溶液的严格区分回收,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浓度计6计量浓度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中设置有芯片,第一阀门5经过芯片控制开合。提高自动操作性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阳极板1上设置有磁铁或者磁线圈。提高顺磁性离子与抗磁性离子的分离效果,降低分离难度。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解槽19底部设置有磁铁或者磁线圈。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阴极液漏管1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控制阴极液排出量,提高可控性。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解槽19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4,并且溢流口4设置的位置低于隔膜层20形成的阴极槽3的最高高度。避免溢流过度,造成循环使用性能较差。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口4经过溢流管2与阴极液槽16连通。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过滤槽中的过滤板设置为倾斜状,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避免渣浆完全堵塞过滤板,造成过滤不能进行;在某些操作实施例中,采用的倾斜角度为30-6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9),电解槽(19)内采用隔膜层(20)隔成阴极槽(3)和阳极槽;阴极槽(3)中设置有阴极板(21),阳极槽中设置有阳极板(1);阴极槽(3)底端穿过阳极槽设置有阴极液漏管(18),阴极液漏管(18)与阴极液槽(16)连通;阴极液槽(16)上设置有提升泵(14),提升泵(14)上的进管(15)伸入阴极液槽(16)中,提升泵(14)出口端设置有提升管(13),提升管(13)送入过滤槽(11),过滤槽(11)经过过滤板(12)划分为浆液室(10)和清液室(8),清液室(8)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调配槽(7)连通,调配槽(7)上设置有进液管(23),调配槽(7)内设置有加热器(22)和浓度计(6);调配槽(7)底部经过管路与电解槽(19)中的阴极槽(13)连通,并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阴极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9),电解槽(19)内采用隔膜层(20)隔成阴极槽(3)和阳极槽;阴极槽(3)中设置有阴极板(21),阳极槽中设置有阳极板(1);阴极槽(3)底端穿过阳极槽设置有阴极液漏管(18),阴极液漏管(18)与阴极液槽(16)连通;阴极液槽(16)上设置有提升泵(14),提升泵(14)上的进管(15)伸入阴极液槽(16)中,提升泵(14)出口端设置有提升管(13),提升管(13)送入过滤槽(11),过滤槽(11)经过过滤板(12)划分为浆液室(10)和清液室(8),清液室(8)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调配槽(7)连通,调配槽(7)上设置有进液管(23),调配槽(7)内设置有加热器(22)和浓度计(6);调配槽(7)底部经过管路与电解槽(19)中的阴极槽(13)连通,并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刘安荣王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