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98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有氧化沟、水下推动器、曝气头、膜组件、中心导流墙、曝气头卡槽、膜组件架,其中氧化沟是椭圆形结构,氧化沟包括有两个氧化沟弯道Y及氧化沟直道X,氧化沟内装设有膜组件架,膜组件装设在膜组件架上,膜组件使氧化沟内形成连续的好氧区Q、缺氧区M、厌氧区N,曝气头卡槽装设在膜组件的下方,曝气头装设在曝气头卡槽中,氧化沟内装设有水下推动器,中心导流墙装设在氧化沟内,将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排泥系统装设在氧化沟的底部、且位于膜组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省、能耗小、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特别是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属于膜生物反应器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预处理水质的要求,为使得出水水质达达地表四类水质标准,一般采用集曝气转刷曝气净化和分建的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装置的环形氧化沟来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首先,使用生物反应池与二沉池分建,要另设一个回流系统,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能耗大;其次,使用供氧与推流混合的曝气转刷使得体系中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变化范围很大,不易形成稳定的厌氧区;再者,处理高浓度的生活污水,要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四类水水质标准,单一氧化沟反应池体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本技术占地省、能耗小、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有氧化沟、水下推动器、曝气头、膜组件、中心导流墙、曝气头卡槽、膜组件架,其中氧化沟是椭圆形结构,氧化沟包括有两个氧化沟弯道Y及氧化沟直道X,氧化沟内装设有膜组件架,膜组件装设在膜组件架上,膜组件使氧化沟内形成连续的好氧区Q、缺氧区M、厌氧区N,曝气头卡槽装设在膜组件的下方,曝气头装设在曝气头卡槽中,氧化沟内装设有水下推动器,中心导流墙装设在氧化沟内,将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排泥系统装设在氧化沟的底部、且位于膜组件的下方。本技术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内置膜组件的结构,系统运行时微生物被截留在膜组件中,取消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省,能耗小,膜组件处还设有曝气装置,因受到大量气泡的冲刷,有助于抑制膜污染。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占地省、能耗小、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方便实用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图4为图1中的C-C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有氧化沟、水下推动器1、曝气头2、膜组件3、中心导流墙4、曝气头卡槽5、膜组件架6,其中氧化沟是椭圆形结构,氧化沟包括有两个氧化沟弯道Y及氧化沟直道X,氧化沟内装设有膜组件架6,膜组件3装设在膜组件架6上,膜组件3使氧化沟内形成连续的好氧区Q、缺氧区M、厌氧区N,曝气头卡槽5装设在膜组件3的下方,曝气头2装设在曝气头卡槽5中,氧化沟内装设有水下推动器1,中心导流墙4装设在氧化沟内,将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排泥系统5装设在氧化沟的底部、且位于膜组件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泥系统5沿水流方向P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泥系统5连接有排泥管8。本实施例中,上述氧化沟设有给水管7及排水管9,其中氧化沟设有3根给水管7,给水管7设置在氧化沟的上部,排水管9设置在氧化沟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氧化沟安装有两个水下推动器1,一个安装在好氧区Q,一个安装在厌氧区N。本实施例中,水下推动器1装设在距氧化沟弯道Y的100mm处,且距反应器底部的240mm处,水下推动器1只要浸没在水下就可以,根据的安装位置根据运行条件可以变化。本实施例中,上述中心导流墙4是根据氧化沟外部边缘形状设置的导流墙,其形状是以两个相距800mm、半径为50mm的相对半圆再连接氧化沟直道X而成的一狭长沟槽,中心导流墙4置于氧化沟中,将整个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本实施例中,膜组件3是板式膜,上述曝气头2是与膜组件3配套的微孔曝气头,安装在板式膜下方根据曝气量的需要而设定。本技术将氧化沟内增设膜组件3,利用与膜组件3配套的微孔曝气头进行曝气,使得板式膜在曝气过程中受到大量气泡的冲刷,有效抑制膜污染。系统运行时几乎所有微生物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污泥具有很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本实施例中,上述曝气头卡槽5装设在膜组件3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上述曝气头卡槽5粘固在膜组件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上述膜组件架6是用于安装平板膜而设置的,其结构根据平板膜组件的尺寸设定,氧化沟可插入四片平板膜组件固定。根据处理水量,一片膜可处理水量为40L,本实施例中,上述膜组件3是四片PE10的有机板式膜,置于曝气装置正上方,安装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四片PE10的有机板式膜相对位置为平行,且均匀安插。本实施例中,上述曝气头卡槽5的结构以微孔曝气头规格定制为180mm×60mm×15mm的有机玻璃卡槽。本技术在氧化沟直道内安装有两个水下推动器1来进行氧化沟的整体推流,污水在整个停留时间内完成几百次循环,即此反应器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实现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从而使得这一技术具有净化深度高、耐冲击负荷和能耗低及节省占地面积等特点。采用多点进水设计,可以根据进水水量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行方式。本技术采用在缺氧区M设置排泥系统的设计,控制MLSS(混合液污泥浓度)在可控范围内。体系内能承受MLSS(混合液污泥浓度)高达10000以上,在缺氧区设置的常闭式排泥系统的设置可以定期排出失去活性的污泥,保证微生物量。本技术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省净化深度高的特点,结合多点进水、膜组件下方曝气管曝气和缺氧区排泥系统设计的创新,可以使出水达到地表四类水水质指标。氧化沟与膜组件3的结合既可以解决膜污染又能保证厌氧环境的形成。利用该组合能充分体现污水深度净化的效果,比二者单一使用时的污染物去除率大大提高。本技术采用一整套污泥混合液高强度循环体系,减少能源消耗,脱氮除磷效果好。曝气装置在膜表面形成高速剪切流有效的解决了膜污染的困扰。采用设有三个进水管7的多点进水设计,可以根据进水水量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行方式。那个地方体现是占地省、能耗小、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污水通过进水管7进入反应器,以顺时针方向呈环形流动,依次经过厌氧区N、缺氧区M、好氧区Q,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达到脱氮除磷净化污水的效果,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再经膜组件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实现固液分离,出水水质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氧化沟、水下推动器、曝气头、膜组件、中心导流墙、曝气头卡槽、膜组件架,其中氧化沟是椭圆形结构,氧化沟包括有两个氧化沟弯道Y及氧化沟直道X,氧化沟内装设有膜组件架,膜组件装设在膜组件架上,膜组件使氧化沟内形成连续的好氧区Q、缺氧区M、厌氧区N,曝气头卡槽装设在膜组件的下方,曝气头装设在曝气头卡槽中,氧化沟内装设有水下推动器,中心导流墙装设在氧化沟内,将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排泥系统装设在氧化沟的底部、且位于膜组件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氧化沟、水下推动器、曝气头、膜组件、中心导流墙、曝气头卡槽、膜组件架,其中氧化沟是椭圆形结构,氧化沟包括有两个氧化沟弯道Y及氧化沟直道X,氧化沟内装设有膜组件架,膜组件装设在膜组件架上,膜组件使氧化沟内形成连续的好氧区Q、缺氧区M、厌氧区N,曝气头卡槽装设在膜组件的下方,曝气头装设在曝气头卡槽中,氧化沟内装设有水下推动器,中心导流墙装设在氧化沟内,将氧化沟划分成一环形渠道,排泥系统装设在氧化沟的底部、且位于膜组件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排泥系统沿水流方向P倾斜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玮汤兵宾丽英黄绍松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