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60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该自动生产线包括多个加工设备、上料设备、输送线和下料设备;上料设备包括上料设备机架、对称夹紧托盘和限位抬升装置;对称夹紧托盘通过限位抬升装置夹装固定在上料设备机架上,扳体安装在对称夹紧托盘上;输送线包括线体架、第一滚轮和动力元件,多个第一滚轮均匀布置在线体架上,由动力元件带动多个第一滚轮同向滚动,对称夹紧托盘设置在第一滚轮上方;限位抬升装置松开对称夹紧托盘后,输送线将对称夹紧托盘依次输送至各加工设备处,按加工生产工序依次进行加工处理;当加工完后,下料设备对扳体解锁,并将扳体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连续加工扳体,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活动扳手一般由扳体(包括头部、固定钳口)、活动钳口、螺杆和螺杆轴等零件组成,其中扳体是活动扳手最大且较为复杂的一部分,加工工序多、加工精度要求也较高。扳体的加工主要涉及平面、曲面、长方形槽以及孔的加工。目前生产厂家一般按加工工序流程在不同机床上逐步加工,但需花费大量的转运时间和人力;同时,频繁取放件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导致扳体零件加工的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自动连续完成扳体的铣三弯、钻大孔定位孔、钻大孔、拉方孔、倒角、铰大孔、钻小孔、铣中槽等所有工序的加工。整个生产过程中,仅需一名操作工负责上料及部分工序的工作,操作工劳动强度低,产品的生产效率高。本技术通过如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线包括多个加工设备、上料设备、输送线和下料设备;所述上料设备包括上料设备机架、对称夹紧托盘和限位抬升装置;所述对称夹紧托盘通过所述限位抬升装置夹装固定在所述上料设备机架上,扳体安装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上;所述输送线包括线体架、第一滚轮和动力元件,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均匀布置在所述线体架上,由所述动力元件带动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同向滚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方;所述限位抬升装置松开所述对称夹紧托盘后,所述输送线将紧固所述扳体的所述对称夹紧托盘依次输送至各所述加工设备处,由各所述加工设备按加工生产工序依次对所述扳体进行加工处理;当所述扳体加工完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通过所述下料设备对所述扳体解锁,并将所述扳体输出。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设备还包括楔形柱顶杆;所述楔形柱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料设备机架上,位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下方;所述对称夹紧托盘包括挡块、弹簧、托盘座、顶升固定板、夹紧臂、放置架和楔形柱;所述对称夹紧托盘通过所述托盘座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上,跟随所述输送线移动;所述顶升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托盘座上,所述限位抬升装置通过与所述顶升固定板相接夹紧抬升所述对称夹紧托盘;两个所述夹紧臂分别通过旋转轴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升固定板上,在所述夹紧臂的头尾两端部内侧分别安装有仿形夹块和楔形块;两个所述夹紧臂尾部通过所述弹簧相连,所述放置架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紧臂之间,所述楔形柱夹在两个所述楔形块之间,其顶端紧贴两个所述楔形块;所述顶升固定板上还具有通孔和安装槽,所述楔形柱顶杆穿过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时,顶起所述楔形柱,使所述夹紧臂夹紧所述扳体;所述挡块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固定板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凹槽和凹孔;所述限位抬升装置包括导向杆支架、托盘定位导向杆、顶升定位销、限位销、限位气缸和顶升定位气缸;所述托盘定位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导向杆支架一端,所述限位气缸和所述顶升定位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杆支架另一端,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限位销相连,带动所述限位销做伸缩运动,所述顶升定位气缸与所述顶升定位销相连,带动所述顶升定位销相对所述顶升固定板的所述凹孔做伸缩运动,所述托盘定位导向杆卡入所述顶升固定板的所述凹槽内;所述托盘定位导向杆和所述顶升定位销中心轴线高于所述顶升固定板所述凹槽和所述凹孔的中心轴线。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定位销为锥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座为框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设备包括下料设备机架、扳体下料滑道、夹紧元件、移动元件和卸料解锁气缸;所述扳体下料滑道安装在所述下料设备机架上方的支架上;所述卸料解锁气缸安装在所述下料设备机架的支架上,位于所述下料设备进料方向,用于解除所述对称夹紧托盘对所述扳体的夹紧;所述夹紧元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元件底端,所述移动元件带动所述夹紧元件将所述扳体传送至所述扳体下料滑道输出。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元件包括升降气缸和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安装在所述下料设备机架上方横向支架上,所述横向支架上设有水平滑道,所述升降气缸在所述水平气缸带动下沿所述水平滑道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夹紧元件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底端;所述夹紧元件在所述升降气缸和所述水平气缸共同作用下将所述扳体运送至所述扳体下料滑道。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线为回形输送线,所述输送线还包括抬升转向装置,所述抬升转向装置设置在回形输送线的拐角处,用于改变所述扳体的传送方向。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线包括主回形生产线和支路回形生产线;在生产耗时长的生产工序,所述支路回形生产线上设置多台所需的所述加工设备;在所述主回形生产线和所述支路回形生产线的拐角处均设置一个所述抬升转向装置,改变所述对称夹紧托盘在所述输送线上的输送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抬升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装置机架、水平推杆气缸、托盘架和顶升气缸;所述转向装置机架设置在所述回形输送线拐角处,与两个所述线体架端部相接;所述托盘架固定在所述转向装置机架上,用于承接所述线体架上输送的所述对称夹紧托盘,所述托盘架上布置有第二滚轮,所述托盘架的所述第二滚轮上切面低于所述线体架上的所述第一滚轮上切面,所述第二滚轮相对所述第一滚轮轴线垂直;所述水平推杆气缸与所述托盘架侧部相接,所述水平推杆气缸位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输出方向的相对一侧,将所述托盘架上的所述对称夹紧托盘推入下一个所述线体架;所述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托盘架下方,带动所述托盘架升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自动连续加工扳手扳体,大大减少了产品转运的时间,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从而降低了扳手扳体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输送线线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抬升转向装置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上料设备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中对称夹紧托盘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抬升装置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中钻孔设备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中拉方孔设备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中铣中槽设备立体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中扳体下料设备立体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加工流程图。其中:100-铣三弯设备,200-上料设备,210-上料设备机架,220-对称夹紧托盘,221-挡块,222-弹簧,223-托盘座,224-顶升固定板,225-夹紧臂,226-放置架,227-楔形柱,230-楔形柱顶杆,240-限位抬升装置,241-导向杆支架,242-托盘定位导向杆,243-顶升定位销,244-限位销,245-限位气缸,246-顶升定位气缸300-锪平设备,310-控制装置,320-钻孔设备机架,330-立柱滑台,340-钻孔动力头,400-钻大孔设备,500-拉方孔设备,510-拉方孔设备机架,520-油缸,530-顶升装置,540-限位板,600-铰大孔及倒角设备,700-钻小孔设备,800-铣中槽设备,810-铣中槽设备机架,820-铣中槽刀具,830-铣中槽设备立柱滑台,840-卧式动力头,900-输送线,910-线体架,920-第一滚轮,930-支撑架,940-动力元件,950-抬升转向装置,951-转向装置机架,952-水平推杆气缸,9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线包括多个加工设备、上料设备(200)、输送线(900)和下料设备(1000);所述上料设备(200)包括上料设备机架(210)、对称夹紧托盘(220)和限位抬升装置(240);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通过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夹装固定在所述上料设备机架(210)上,扳体安装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上;所述输送线(900)包括线体架(910)、第一滚轮(920)和动力元件(940),多个所述第一滚轮(920)均匀布置在所述线体架(910)上,由所述动力元件(940)带动多个所述第一滚轮(920)同向滚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920)上方;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松开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后,所述输送线(900)将紧固所述扳体的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依次输送至各所述加工设备处,由各所述加工设备按加工生产工序依次对所述扳体进行加工处理;当所述扳体加工完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通过所述下料设备(1000)对所述扳体解锁,并将所述扳体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线包括多个加工设备、上料设备(200)、输送线(900)和下料设备(1000);所述上料设备(200)包括上料设备机架(210)、对称夹紧托盘(220)和限位抬升装置(240);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通过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夹装固定在所述上料设备机架(210)上,扳体安装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上;所述输送线(900)包括线体架(910)、第一滚轮(920)和动力元件(940),多个所述第一滚轮(920)均匀布置在所述线体架(910)上,由所述动力元件(940)带动多个所述第一滚轮(920)同向滚动,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920)上方;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松开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后,所述输送线(900)将紧固所述扳体的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依次输送至各所述加工设备处,由各所述加工设备按加工生产工序依次对所述扳体进行加工处理;当所述扳体加工完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通过所述下料设备(1000)对所述扳体解锁,并将所述扳体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设备(200)还包括楔形柱顶杆(230);所述楔形柱顶杆(230)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料设备机架(210)上,位于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下方;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包括挡块(221)、弹簧(222)、托盘座(223)、顶升固定板(224)、夹紧臂(225)、放置架(226)和楔形柱(227);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通过所述托盘座(223)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920)上,跟随所述输送线(900)移动;所述顶升固定板(224)设置在所述托盘座(223)上,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通过与所述顶升固定板(224)相接夹紧抬升所述对称夹紧托盘(220);两个所述夹紧臂(225)分别通过旋转轴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升固定板(224)上,在所述夹紧臂(225)的头尾两端部内侧分别安装有仿形夹块和楔形块;两个所述夹紧臂(225)尾部通过所述弹簧(222)相连,所述放置架(226)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紧臂(225)之间,所述楔形柱(227)夹在两个所述楔形块之间,其顶端紧贴两个所述楔形块;所述顶升固定板(224)上还具有通孔和安装槽,所述楔形柱顶杆(230)穿过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时,顶起所述楔形柱(227),使所述夹紧臂(225)夹紧所述扳体;所述挡块(221)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扳手扳体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固定板(224)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凹槽和凹孔;所述限位抬升装置(240)包括导向杆支架(241)、托盘定位导向杆(242)、顶升定位销(243)、限位销(244)、限位气缸(245)和顶升定位气缸(246);所述托盘定位导向杆(242)固定在所述导向杆支架(241)一端,所述限位气缸(245)和所述顶升定位气缸(246)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杆支架(241)另一端,所述限位气缸(245)与所述限位销(244)相连,带动所述限位销(244)做伸缩运动,所述顶升定位气缸(246)与所述顶升定位销(243)相连,带动所述顶升定位销(243)相对所述顶升固定板(224)的所述凹孔做伸缩运动,所述托盘定位导向杆(242)卡入所述顶升固定板(224)的所述凹槽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奇郭朝华肖凡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铮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