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51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推进机构及辊体,所述辊体安装于左支架及右支架上并可相对于左支架、右支架转动,所述辊体包括辊轴及辊壳,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及设置于辊轴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轮传动,所述中心轴上设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辊轴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辊轴在靠近收集箱处设有负压风机及与收集箱相通的出口,所述辊壳的外圆周面呈凹凸结构设置,包括数个凹部及与凹部呈间隔设置的数个凸部,所述凹部内设有数个吸尘口,所述辊轴设有与吸尘口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辊轴内形成吸尘通道,从而可大大提高了吸尘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
技术介绍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毛辊,毛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表面经常会积累很多纤维粉尘,不仅不利于纺织工人的健康,而且还会对纺织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是针对毛辊安装专门的除尘装置,实用一端时间后就利用除尘装置对积聚在毛辊表面的纤维粉尘进行清理,该种结构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不利于场地小型化。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吸尘效率较高的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推进机构及辊体,所述辊体安装于左支架及右支架上并可相对于左支架、右支架转动,所述辊体包括辊轴及辊壳,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及设置于辊轴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轮传动,所述中心轴上设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辊轴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辊轴在靠近收集箱处设有负压风机及与收集箱相通的出口,所述辊壳的外圆周面呈凹凸结构设置,包括数个凹部及与凹部呈间隔设置的数个凸部,所述凹部内设有数个吸尘口,所述辊轴设有与吸尘口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辊轴内形成吸尘通道。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壳的凹部与凸部之间设有过渡斜面。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轮包括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安装于中心轴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轮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及轴承座。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口呈开口向外的喇叭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毛辊通过将毛辊表面设计成凹凸结构,并将除尘口设置于凹部内,从而当毛辊正常工作时也可进行除尘工作,正常工作时,纤维与凸部相接触,而除尘口离凸部存在一段距离,因此在负压风机工作时不会对经过凸部的正常纤维产生太大的影响,另外本技术通过在凸部与凹部之间设有斜面,并将吸尘口设置成喇叭形,可大大提高吸尘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毛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及图2中:1、左支架,2、右支架,3、推进机构,30、电机,300、电机输出轴,31、中心轴,310、螺旋推进叶片,32、轴承,33、轴承座,34、传动轮,340、第一传动轮,341、第二传动轮,342、传动带,4、辊体,40、辊轴,400、出口,41、辊壳,410、凹部,4100、吸尘口,411、凸部,412、过渡斜面,5、收集箱,6、负压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推进机构3及辊体4,所述辊体4安装于左支架1及右支架2上并可相对于左支架1、右支架2转动。所述辊体4包括辊轴40及辊壳41,所述推进机构3包括电机30及设置于辊轴40内的中心轴31,所述中心轴31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32及轴承座33。所述中心轴31与电机30之间通过传动轮34传动,所述传动轮34包括第一传动轮340及第二传动轮341,所述第一传动轮340安装于中心轴31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轮341安装于电机输出轴300上,所述第一传动轮340及第二传动轮341之间通过传动带342连接。所述中心轴31上设有螺旋推进叶片310,所述辊轴40的下方设有收集箱5,所述辊轴40在靠近收集箱5处设有负压风机6及与收集箱5相通的出口400,所述辊壳41的外圆周面呈凹凸结构设置,包括数个凹部410及与凹部410呈间隔设置的数个凸部411,所述辊壳41的凹部410与凸部411之间设有过渡斜面412。所述凹部410内设有数个吸尘口4100,所述吸尘口4100呈开口向外的喇叭状设置,所述辊轴40设有与吸尘口4100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辊轴40内形成吸尘通道。本技术中的毛辊的工作原理为:负压风机6工作,毛辊表面的纤维粉尘通过辊壳41上的吸尘口4100及辊轴40上的通孔进入辊轴40内的吸尘通道,电机30工作,通过传动轮34的传动带动中心轴31转动,安装于中心轴31上的螺旋推进叶片310工作,将吸尘通道内的纤维粉尘由左向右推进,纤维粉尘从出口400进入收集箱5。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毛辊通过将毛辊表面设计成凹凸结构,并将除尘口设置于凹部内,从而当毛辊正常工作时也可进行除尘工作,正常工作时,纤维与凸部相接触,而除尘口离凸部存在一段距离,因此在负压风机工作时不会对经过凸部的正常纤维产生太大的影响,另外本技术通过在凸部与凹部之间设有斜面,并将吸尘口设置成喇叭形,可大大提高吸尘的效率。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推进机构及辊体,所述辊体安装于左支架及右支架上并可相对于左支架、右支架转动,所述辊体包括辊轴及辊壳,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及设置于辊轴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轮传动,所述中心轴上设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辊轴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辊轴在靠近收集箱处设有负压风机及与收集箱相通的出口,所述辊壳的外圆周面呈凹凸结构设置,包括数个凹部及与凹部呈间隔设置的数个凸部,所述凹部内设有数个吸尘口,所述辊轴设有与吸尘口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辊轴内形成吸尘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负压除尘装置的毛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推进机构及辊体,所述辊体安装于左支架及右支架上并可相对于左支架、右支架转动,所述辊体包括辊轴及辊壳,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及设置于辊轴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轮传动,所述中心轴上设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辊轴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辊轴在靠近收集箱处设有负压风机及与收集箱相通的出口,所述辊壳的外圆周面呈凹凸结构设置,包括数个凹部及与凹部呈间隔设置的数个凸部,所述凹部内设有数个吸尘口,所述辊轴设有与吸尘口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辊轴内形成吸尘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波查小刚李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