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34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包括注射针筒,还具有与注射针筒相配合的止挡构件和放置构件,止挡构件包括与注射针筒筒身相配合的夹头,止挡构件还包括与夹头固定相接的调整螺母套和与调整螺母套相配合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的一端伸入调整螺母套的内腔中,与调整螺母套相配合,调整螺杆的另一端具有与注射针筒活塞杆相配合的止挡杆,放置构件包括与注射针筒相配合的插入筒,插入筒的一端具有供注射针筒插入的开口,插入筒的另一端具有放置底板,调整螺杆的杆身具有标记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幼儿患者输液用的定量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而静脉输液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其中包括婴幼儿。然而静脉输液的量是严格遵照医嘱执行的,对于成人的输液量大多为100ml、250ml或者500ml,且安全范围较大,医院内都有相应规格的液体,但是儿科输液是根据小儿体重来计算的,液体量80ml、120ml、200ml、300ml都很常见,而医院内儿童使用的液体量规格为50ml、100ml、150ml、250ml和500ml,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大多还需要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用针筒抽出多余的液体,操作中需要护士用专用的注射针筒(常用20ml注射器)抽吸出多余的液体弃去,然而这样的操作对于护士来说比较繁琐,必须边抽吸边关注抽出的液体量,在每天的大工作量下,很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包括注射针筒,还具有与注射针筒相配合的止挡构件和放置构件,止挡构件包括与注射针筒筒身相配合的夹头,止挡构件还包括与夹头固定相接的调整螺母套和与调整螺母套相配合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的一端伸入调整螺母套的内腔中,与调整螺母套相配合,调整螺杆的另一端具有与注射针筒活塞杆相配合的止挡杆,放置构件包括与注射针筒相配合的插入筒,插入筒的一端具有供注射针筒插入的开口,插入筒的另一端具有放置底板,调整螺杆的杆身具有标记段。调整螺杆通过连接端与止挡杆相接,连接端包括与调整螺杆端部相接的握持块,连接端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握持块相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挡块,止挡杆的端部具有穿套在连接杆上的连接套,且连接套位于两个挡块之间。插入筒的内壁位于开口处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与注射针筒筒身外壁相配合的调姿限位块,且每个调姿限位块的前端为圆弧面。还具有与放置构件相配合的积液构件,积液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积液箱,且积液箱具有搁板,搁板的板身开有若干个与放置底板相配合的限位槽。放置底板的板身开有出液孔,搁板的板身位于限位槽内开有与出液孔相通的过液口。积液箱的一端侧壁上开有排液口,积液箱的另一端侧壁具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首先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注射针筒的结构,利用止挡构件就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地在抽液时实现定量,不需要时刻关注注射针筒的活塞杆位置,进一步的,放置构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方便注射针筒的存放,而利用积液构件,不但可以更好地放置多个注射针筒,同时能够供医护人员排出注射针筒内抽出的多余注射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射针筒1和止挡构件2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置构件3与积液构件18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头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针筒、2止挡构件、3放置构件、4夹头、5调整螺母套、6止挡杆、7插入筒、8开口、9放置底板、10连接端、11握持块、12调整螺杆、13标记段、14连接杆、15挡块、16连接套、17调姿限位块、18积液构件、19积液箱、20搁板、21限位槽、22出液孔、23过液口、24排液口、2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包括注射针筒1,还具有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止挡构件2和放置构件3,止挡构件2包括与注射针筒1筒身相配合的夹头4,止挡构件2还包括与夹头4固定相接的调整螺母套5和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的调整螺杆12,调整螺杆12的一端伸入调整螺母套5的内腔中,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调整螺杆12的另一端具有与注射针筒1活塞杆相配合的止挡杆6,放置构件3包括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插入筒7,插入筒7的一端具有供注射针筒1插入的开口8,插入筒7的另一端具有放置底板9,调整螺杆12的杆身具有标记段13。使用时,止挡构件2可以通过夹头4夹持固定在注射针筒1的筒身,同时确保夹头4的顶部抵靠在筒身顶端即可,而由于调整螺杆12的杆身具有标记段13,这样配合调整螺母套5,就可以知晓调整螺杆12的位置了,(例如医护人员使用20ml的注射器,只需要标记段13标记出例如5、10、15、20、25、30ml位置的标记,再以调整螺母套5顶部沿口作为基准,医护人员就可以实现设定需要的抽吸量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在实际使用时也会使用到30ml的注射器,因此标记段13还可以标注配合30ml注射器的标记,只需要与20ml的注射剂标记用颜色或者字体大小进行区分即可),这样活塞杆在抽吸多余输液液体到达既定位置时,就能够被止挡杆6阻挡,医护人员不用查看注射针筒1的刻度,就能够知晓已经抽吸足够的输液液体了。调整螺杆12通过连接端10与止挡杆6相接,连接端10包括与调整螺杆12端部相接的握持块11,连接端10还包括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与握持块11相接,连接杆14的另一端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挡块15,止挡杆6的端部具有穿套在连接杆14上的连接套16,且连接套16位于两个挡块15之间。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当需要改变调整螺杆12的位置时,只需要医护人员手指捏住握持块11旋转即可,这样调整螺杆12就能够带动止挡杆6上升下降,到达需要的止挡位置,而由于止挡杆6通过连接套16穿套在连接杆14上,这样调整螺杆12的旋转也不会影响止挡杆6,而使用时,当注射针筒1的针头刺入输液瓶后,是将输液瓶朝向医护人员方向歪斜的,这样方便注射针筒1的的操作,在歪斜的同时,止挡杆6的一端就可以自由垂落(朝向地面),不需要调整,就可以配合注射针筒1的活塞杆进行止挡动作,而不需要止挡杆6时,用手拨开就可以了。插入筒7的内壁位于开口8处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与注射针筒1筒身外壁相配合的调姿限位块17,且每个调姿限位块17的前端为圆弧面。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当注射针筒1插入时,调姿限位块17能够抵靠在注射针筒1的外表面,这样就可以实现调整姿势和限位的作用,保证注射针筒1是呈一个比较垂直的角度进入插入筒7,这样不容易导致注射针筒1的针头剐蹭插入筒7的内壁,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时,经常使用20ml和30ml的注射器,因此两个相对布置的调姿限位块17前端圆弧面顶端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大于30ml注射器的直径,这样既能够配合30ml注射器使用,同时在使用20ml的注射器时,调姿限位块17也能够进行大致调整,避免注射器过于歪斜,只要能够保证注射器在进入时避免针头剐蹭即可。还具有与放置构件3相配合的积液构件18,积液构件18包括具有空腔的积液箱19,且积液箱19具有搁板20,搁板20的板身开有若干个与放置底板9相配合的限位槽21。放置构件3可以为注射针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包括注射针筒(1),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止挡构件(2)和放置构件(3),止挡构件(2)包括与注射针筒(1)筒身相配合的夹头(4),止挡构件(2)还包括与夹头(4)固定相接的调整螺母套(5)和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的调整螺杆(12),调整螺杆(12)的一端伸入调整螺母套(5)的内腔中,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调整螺杆(12)的另一端具有与注射针筒(1)活塞杆相配合的止挡杆(6),放置构件(3)包括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插入筒(7),插入筒(7)的一端具有供注射针筒(1)插入的开口(8),插入筒(7)的另一端具有放置底板(9),调整螺杆(12)的杆身具有标记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包括注射针筒(1),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止挡构件(2)和放置构件(3),止挡构件(2)包括与注射针筒(1)筒身相配合的夹头(4),止挡构件(2)还包括与夹头(4)固定相接的调整螺母套(5)和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的调整螺杆(12),调整螺杆(12)的一端伸入调整螺母套(5)的内腔中,与调整螺母套(5)相配合,调整螺杆(12)的另一端具有与注射针筒(1)活塞杆相配合的止挡杆(6),放置构件(3)包括与注射针筒(1)相配合的插入筒(7),插入筒(7)的一端具有供注射针筒(1)插入的开口(8),插入筒(7)的另一端具有放置底板(9),调整螺杆(12)的杆身具有标记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患者输液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螺杆(12)通过连接端(10)与止挡杆(6)相接,连接端(10)包括与调整螺杆(12)端部相接的握持块(11),连接端(10)还包括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与握持块(11)相接,连接杆(14)的另一端具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娟李静张媛李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