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和投影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7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源装置和投影仪,可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基板的第1面侧;框体,其设置成包围多个发光元件,并且接合于基板的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基板的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框体的与基板相反的一侧。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基板、框体和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对基板与框体进行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对框体与盖体进行接合的第2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投影仪的高性能化为目的,使用了作为广色域且高效率的光源的激光光源的投影仪受到瞩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基板、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和透镜阵列的发光装置。关于该发光装置,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的发光装置:在具有凸部和侧壁的基板的凸部上安装有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收纳有半导体激光元件的空间由具有窗部和透光性部件的密封部件密封,在密封部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透镜阵列。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9779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发光装置具有结构复杂且制造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的光源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源装置的投影仪。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框体,其设置成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接合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对所述基板与所述框体进行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对所述框体与所述盖体进行接合的第2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盖体还具有与所述透光性部件接合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接合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对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3接合部和对所述透光性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4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和设置于所述第1面的壁部;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所述壁部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壁部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突出并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与所述基板一体地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壁部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对所述壁部与所述盖体进行接合的第1接合部包含有机粘接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透光性部件接合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接合于所述壁部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对所述壁部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2接合部和对所述透光性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3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透光性部件,其具有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凹部,并且接合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对所述基板与所述透光性部件进行接合的接合部包含有机粘接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还具有: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以及布线层,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的连接端子与所述布线层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有机粘接剂的侧面设置有阻气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3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一个制造过程的工序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图5A的下一个工序的立体图。图5C是示出图5B的下一个工序的立体图。图5D是示出图5C的下一个工序的立体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2是第6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第7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4是第8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5是第9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XVI-XVI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17是第1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8是第2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9是第3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0是第4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21是第5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22是第6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沿着图22的XXII-XXII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24是第7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5是第10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标号说明12、66:基板;12a、66a:(基板的)第1面;14:发光元件;14g:连接端子;15、77、88:框体;16、36、53、64、78、89:盖体;18、19、26、28、38、54、62、79:透光性部件;21、31、41、85:第1接合部;22、32、42、68、86:第2接合部;25、30、35、37、40、43、47、50、56、57、58、60、65、70、75、76、87:光源装置;27:接合部;39、55、63:支承部件;44:布线层;45:绝缘层;48:阻气层;51、71:第3接合部;52:第4接合部;67:壁部;211、221、271、511、521、681、711、851:接合材料;400R、400G、400B:液晶光阀(光调制装置);600:投射光学装置;1000:投影仪;S:收纳空间。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光源装置]以下,使用图1~图4、图5A~图5D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各结构例中,对适用于后述的投影仪的光源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全部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按照结构要素而改变尺寸的比例来示出。[第1结构例]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光源装置10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例的光源装置10具有基板12、多个副基座13、多个发光元件14、框体15、盖体16和多个引线端子17。基板12、框体15和盖体16分别是分体的部件,通过后述的接合材料而接合起来。以下,将对基板12与框体15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称作第1接合部21,将对框体15与盖体16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称作第2接合部22。基板12由具有第1面12a和与第1面12a相反侧的第2面12b的板材构成。在从第1面12a的法线方向观察的俯视观察时,基板12具有大致正方形或者大致长方形等四边形的形状。在基板12的第1面12a侧通过后述的多个副基座13而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14。在基板12的第2面12b上适当地设置有用于释放出在发光时从多个发光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框体,其设置成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接合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对所述基板与所述框体进行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对所述框体与所述盖体进行接合的第2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23 JP 2018-082630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框体,其设置成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接合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对所述基板与所述框体进行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对所述框体与所述盖体进行接合的第2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所述盖体还具有与所述透光性部件接合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接合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对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3接合部和对所述透光性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接合的第4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机粘接剂。3.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面和设置于所述第1面的壁部;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相对设置,并且接合于所述壁部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壁部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面突出并包围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铁雄江川明返町秀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