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6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包括双向螺柱、冲击吸收套环、第一螺母、第一垫片、第二螺母和第二垫片,所述双向螺柱还包括左螺纹柱、右螺纹柱、收缩段、连接段、光滑段、螺纹段和分隔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双向螺柱上设置冲击吸收套环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螺栓对童车运行过程中振动的吸收能力,使得童车底盘骨架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螺栓连接松动的可能,通过设置带有垫片的螺母,增加了螺母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降低了螺母松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
本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
,特别是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
技术介绍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童车底盘上的双向连接螺栓多用于固定底盘骨架,现有的双向连接螺栓的紧固性能差,不具备抗振性,童车在颠簸路段上同行时,螺栓容易随着振动出现松动,导致底盘骨架出现松脱,甚至骨架解体,影响儿童的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双向螺柱上设置冲击吸收套环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螺栓对童车运行过程中振动的吸收能力,使得童车底盘骨架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螺栓连接松动的可能,通过设置带有垫片的螺母,增加了螺母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降低了螺母松动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包括双向螺柱、冲击吸收套环、第一螺母、第一垫片、第二螺母和第二垫片,所述双向螺柱还包括左螺纹柱、右螺纹柱、收缩段、连接段、光滑段、螺纹段和分隔槽,所述双向螺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所述左螺纹柱的右侧面与右螺纹柱的左侧面上设有收缩段,所述两个收缩段之间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收缩段外侧套设有冲击吸收套环,所述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上设有光滑段、螺纹段和分隔槽,所述光滑段与收缩段相邻,所述光滑段外侧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光滑段之间设有分隔槽,所述左端的螺纹段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右端的螺纹段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作为优选,所述收缩段的直径要小于光滑段的直径,所述连接段的直径要小于收缩段的直径,所述分隔槽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圆环槽,所述左右两端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冲击吸收套环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冲击吸收套环的左右两侧设有与收缩段相对应的配位槽,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各个支撑柱的外侧壁上设有复位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为圆柱形空腔,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4根,所述支撑柱沿着连接段呈圆形分布,所述各个复位弹簧的左右两端与空腔内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尺寸规格与第二螺母的尺寸规格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垫片的右侧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第二垫片的左侧设有第二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垫片为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垫片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左螺纹柱、右螺纹柱、收缩段和连接段为一体式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双向螺柱上设置冲击吸收套环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螺栓对童车运行过程中振动的吸收能力,使得童车底盘骨架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螺栓连接松动的可能;通过设置带有垫片的螺母,增加了螺母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降低了螺母松动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向螺柱、11-左螺纹柱、12-右螺纹柱、13-收缩段、14-连接端、15-光滑段、16-螺纹段、17-分隔槽、2-冲击吸收套环、21-空腔、22-配位槽、23-支撑柱、24-复位弹簧、3-第一螺母、4-第一垫片、41-第一防滑纹、5-第二螺母、6-第二垫片、61-第二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本专利技术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包括双向螺柱1、冲击吸收套环2、第一螺母3、第一垫片4、第二螺母5和第二垫片6,所述双向螺柱1还包括左螺纹柱11、右螺纹柱12、收缩段13、连接段14、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双向螺柱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所述左螺纹柱11的右侧面与右螺纹柱12的左侧面上设有收缩段13,所述两个收缩段13之间设有连接段14,所述连接段14与收缩段13外侧套设有冲击吸收套环2,所述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上设有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光滑段15与收缩段13相邻,所述光滑段15外侧设有螺纹段16,所述螺纹段16与光滑段15之间设有分隔槽17,所述左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一螺母3,所述右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二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3与第二螺母5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6。其中,所述收缩段13的直径要小于光滑段15的直径,所述连接段14的直径要小于收缩段13的直径,所述分隔槽17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圆环槽,所述左右两端螺纹段16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所述冲击吸收套环2内部设有空腔21,所述冲击吸收套环2的左右两侧设有与收缩段13相对应的配位槽22,所述空腔21内部设有若干支撑柱23,所述各个支撑柱23的外侧壁上设有复位弹簧24。其中,所述空腔21为圆柱形空腔,所述支撑柱23的数量至少为4根,所述支撑柱23沿着连接段14呈圆形分布,所述各个复位弹簧24的左右两端与空腔21内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母3与第二螺母5为六角螺母,所述第一螺母3的尺寸规格与第二螺母5的尺寸规格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垫片4的右侧设有第一防滑纹41,所述第二垫片6的左侧设有第二防滑纹61。其中,所述第一螺母3与第一垫片4为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螺母5与第二垫片6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左螺纹柱11、右螺纹柱12、收缩段13和连接段14为一体式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双向螺柱1上设置冲击吸收套环2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螺栓对童车运行过程中振动的吸收能力,使得童车底盘骨架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螺栓连接松动的可能;通过设置带有垫片的螺母,增加了螺母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降低了螺母松动的可能性。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螺柱(1)、冲击吸收套环(2)、第一螺母(3)、第一垫片(4)、第二螺母(5)和第二垫片(6),所述双向螺柱(1)还包括左螺纹柱(11)、右螺纹柱(12)、收缩段(13)、连接段(14)、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双向螺柱(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所述左螺纹柱(11)的右侧面与右螺纹柱(12)的左侧面上设有收缩段(13),所述两个收缩段(13)之间设有连接段(14),所述连接段(14)与收缩段(13)外侧套设有冲击吸收套环(2),所述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上设有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光滑段(15)与收缩段(13)相邻,所述光滑段(15)外侧设有螺纹段(16),所述螺纹段(16)与光滑段(15)之间设有分隔槽(17),所述左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一螺母(3),所述右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二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3)与第二螺母(5)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螺柱(1)、冲击吸收套环(2)、第一螺母(3)、第一垫片(4)、第二螺母(5)和第二垫片(6),所述双向螺柱(1)还包括左螺纹柱(11)、右螺纹柱(12)、收缩段(13)、连接段(14)、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双向螺柱(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所述左螺纹柱(11)的右侧面与右螺纹柱(12)的左侧面上设有收缩段(13),所述两个收缩段(13)之间设有连接段(14),所述连接段(14)与收缩段(13)外侧套设有冲击吸收套环(2),所述左螺纹柱(11)和右螺纹柱(12)上设有光滑段(15)、螺纹段(16)和分隔槽(17),所述光滑段(15)与收缩段(13)相邻,所述光滑段(15)外侧设有螺纹段(16),所述螺纹段(16)与光滑段(15)之间设有分隔槽(17),所述左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一螺母(3),所述右端的螺纹段(16)上设有第二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3)与第二螺母(5)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用双向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13)的直径要小于光滑段(15)的直径,所述连接段(14)的直径要小于收缩段(13)的直径,所述分隔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雪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同辉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