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539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季戊四醇型聚醚、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和乙二醇型聚醚按比例混合后再用端环氧基硅油扩链得到高分子含硅原油破乳剂DFR,然后与JFC渗透剂和助剂松香胺按比例复配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破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破乳剂弥补了现有脱盐破乳剂适应性差,制备工艺复杂,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通过动态电脱盐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破乳剂对新疆塔河重质原油具有破乳后净化油含水、含盐及脱出水中含油三项指标低,脱盐效率高等优点,制备工艺简单,无三废,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工制剂
,尤其是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原油破乳剂现已成为原油脱水、脱盐和脱杂必不可少的首选药剂。原油破乳剂从广义上可按三方面分类,从溶解性方面可分为油溶性破乳剂、水溶性破乳剂和油水两溶破乳剂,从离子性角度可分为离子型破乳剂(阳离子、阴离子和两性)和非离子型破乳剂,从功能性角度可分为原油脱水破乳剂、原油脱盐破乳剂和原油脱杂(脱硫,脱氯和脱泥及其他杂质)破乳剂。原油在进行炼制前,首先要经过原油脱水处理,当净化油含水指标达到规定范围以后送入炼厂,再经过脱盐脱杂处理。对于原油脱盐破乳剂应用和研发有过不少报道,例如专利CN106279707A中披露了一种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季铵化羧烷基壳聚糖,在破乳的同时有兼具脱除油溶性盐的效果,但是工艺过程繁琐,制备周期长。专利CN103865070A中披露了一种超稠油炼制油溶性高效电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该破乳剂属于酚胺树脂聚醚和酚醛树脂接枝改性破乳剂,能针对超稠油有效脱盐,但是由于工艺中使用了二甲苯芳烃溶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制造成本较高,专利CN102021017A中披露了一种用于炼油厂电脱盐的生物破乳剂的制备方法,该破乳剂属于生物破乳剂,虽然对某些原油电脱盐确实有特定效果,但是由于生物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难于普及,因此在使用推广上有一定难度。国内目前许多炼厂原料油来源广泛,油品复杂,其中新疆塔河重质原油以“五高”著称,即“高硫、高残炭、高酸值、高密度、高重金属”,由此则对脱盐破乳剂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原油破乳剂DFR85~95%,JFC渗透剂4~15%,松香胺0.5~1.5%。一种如上所述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1.季戊四醇型聚醚合成向反应器中投入1份季戊四醇,再加入季戊四醇及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8~3.5‰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270~280℃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5%时,开始通入一次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270~275℃,反应压力为0.3MPa~0.50MPa,当环氧丙烷进料量达到一半时,开始降温到145~155℃,继续通入一次环氧丙烷的剩余量,反应压力为0.4MPa~0.50MPa,当一次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MPa~0.35MPa,当环氧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二次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MPa~0.35MPa,当二次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降温到60~70℃,得到季戊四醇型聚醚。优选的,按质量比,季戊四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100~110∶45~50∶20~25。优选的,催化剂用量为1.5~2‰。2.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合成向反应器中投入1份三羟甲基丙烷,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及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6~3‰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105~125℃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3%时,开始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10~125℃,反应压力为0.35MPa~0.45MPa,当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05~110℃,反应压力为0.4MPa~0.5MPa,当全部环氧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降温到60~70℃,得到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优选的,按质量比,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150~160∶60~65。优选的,催化剂用量为1.8~2.5‰。3.乙二醇型聚醚合成向反应器中投入1份乙二醇,再加入乙二醇及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5~3‰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100~105℃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3%时,开始通入一次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05~110℃,反应压力为0.35MPa~0.50MPa,当一次环氧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15~120℃,反应压力为0.4MPa~0.5MPa,当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二次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05~110℃,反应压力为0.2MPa~0.35MPa,当二次环氧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降温到60~70℃,得到乙二醇型聚醚。优选的,按质量比,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70~80∶200~230∶40~45。优选的,催化剂用量为1.6~1.8‰。优选的,步骤1~3所用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4.原油破乳剂DFR制备将季戊四醇型聚醚、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乙二醇型聚醚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测定混合物料碱数,如果混合物料碱数低于3,加固体氢氧化钾,直到碱数达到3,如果碱数大于3.5,用冰醋酸调整碱数,直到碱数达到3.0~3.5。然后升温到125~130℃,用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2%时,保持物料温度125~130℃,用计量泵匀速加入端环氧基硅油,加端环氧基硅油的时间为1.5~2小时,当全部端环氧基硅油加完以后,继续保持物料温度125~130℃2个小时,测物料的环氧数,当环氧数不大于1.5时,用冰醋酸调整物料PH值到5.5~6,降温到60~65℃,得到原油破乳剂DFR。优选的,按质量比,季戊四醇型聚醚∶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乙二醇型聚醚∶端环氧基硅油=1~2.5∶2.5~4∶0.6~1.5∶0.16~0.3。优选的,端环氧基硅油分子量包括4000,6000和8000。5.JFC渗透剂制备向反应器中投入1摩尔烷基醇,再加入烷基醇及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3~1.5‰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100~105℃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3%时,开始通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05~110℃,反应压力为0.35MPa~0.50MPa,当环氧乙烷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原油破乳剂DFR85~95%,JFC渗透剂4~15%,松香胺0.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原油破乳剂DFR85~95%,JFC渗透剂4~15%,松香胺0.5~1.5%。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JFC渗透剂分子具有如下结构:其中,R为C8~C20,n为4~9的整数。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季戊四醇型聚醚、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和乙二醇型聚醚按比例混合后通过扩链剂得到高分子含硅原油破乳剂DFR。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比,季戊四醇型聚醚∶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乙二醇型聚醚∶端环氧基硅油=1~3∶2~5∶0.5~2∶0.1~0.5。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扩链剂包括分子量为4000~10000的端环氧基硅油。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离子水溶性重质原油脱盐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所述的“份”,没有特殊声明均指质量):6.1.季戊四醇型聚醚合成按质量比,季戊四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99~139∶40~60∶15~30。向反应器中投入1份季戊四醇,再加入季戊四醇及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8~3.5‰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270~280℃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5%时,开始通入一次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270~275℃,反应压力为0.3MPa~0.50MPa,当环氧丙烷进料量达到一半时,开始降温到145~155℃,继续通入一次环氧丙烷的剩余量,反应压力为0.4MPa~0.50MPa,当一次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MPa~0.35MPa,当环氧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二次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MPa~0.35MPa,当二次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降温到60~70℃,得到季戊四醇型聚醚。所述的固体碱性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及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6.2.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合成按质量比,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135~169∶50~75。向反应器中投入1份三羟甲基丙烷,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及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份数的0.6~3‰的固体碱性催化剂,搅拌升温,待温度达到105~125℃时保温25~40分钟,然后通入氮气从反应器底部鼓泡,鼓泡1~1.5小时,取样测含水,当含水不大于0.3%时,开始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10~125℃,反应压力为0.35MPa~0.45MPa,当环氧丙烷全部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分钟,然后通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为105~110℃,反应压力为0.4MPa~0.5MPa,当全部环氧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继续在反应温度熟化30~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生胡毓桓王方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富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