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松专利>正文

薄壁圆筒热套多层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34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壁圆筒热套压力容器,由封头和壁厚为1~10mm的外筒、中间筒和内筒逐层热套而成的筒体组成。可代替采用单层贵重金属板材或复合钢板制作的压力容器,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安全性能的双重作用,适用于从低温到中温,常压到较高压力,各种使用介质及直径不太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和冶金等工业部门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多层薄壁圆筒热套组合成的压力容器。传统的热套式压力容器在工业中已广泛应用,一般由2~3层壁厚大于12mm的厚钢板卷焊并热套而成的,大多用于大中型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而不适用于小型中低压容器和某些特殊用途的压力容器。薄壁圆筒热套多层压力容器,克服了传统的技术偏见,首先在厚度上采用10mm以下的中薄板制成,同时需要在力学模型、制造工艺、工装方法等方面均要有完全的突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薄壁圆筒热套多层压力容器,并提出了克服薄壁圆筒极易变形而引起的多种困难的热套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封头、筒体组成。筒体包括壁厚1~10mm的中板或薄板制成的外筒、中间筒和内筒,相邻筒体层间均有一定的过盈量,从外到内逐层热套而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它由封头1、筒体5组成。筒体包括外筒2、中间筒3和内筒4,它们均可采用壁厚1~10mm的钢板卷焊(必要时可经辗圆)而成,相邻筒体层间均有一定的过盈量,套合时先将外筒加热,然后将冷态经加固的中间筒负载套入,经均温后即成双层筒体,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可制成三层或更多层压力容器。从内向外的第二层起每层均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检漏孔,各层筒体的纵向焊缝错开50mm以上。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各层筒体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如外筒2、内筒4可采用不锈钢、塑料等防腐蚀材料,而中间筒3或内筒4可采用低碳钢等廉价材料。本专利技术创造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它可适用于从低温到中温,常压到较高压力,各种使用介质及直径不太大,尤其有特殊要求场合的压力容器设备,已发现可作内衬或外衬的设备,代替采用单层贵重金属板材或复合钢板制作的压力容器,具有节省贵重金属、降低成本又提高安全性能的双重作用。如纺织用烘筒,化工用中压反应釜,轻工印染用蒸煮锅,高温高压染色机,食品行业的汽水混合罐,压力缸和冶金等工业部门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薄壁圆筒热套多层压力容器,由封头、筒体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筒体包括壁厚为1~10mm的外筒、中间筒和内筒,相邻筒体层间均有一定的过盈量,从外到内逐层热套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压力容器,其特征是从内向外的第二层起每层均钻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漏孔,各层筒体的纵向焊缝错开50m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压力容器,其特征是外筒〔2〕、内筒〔4〕可采用不锈钢、塑料,中间筒〔3〕或内筒〔4〕可采用低碳钢制成。专利摘要一种薄壁圆筒热套压力容器,由封头和壁厚为1~10mm的外筒、中间筒和内筒逐层热套而成的筒体组成。可代替采用单层贵重金属板材或复合钢板制作的压力容器,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安全性能的双重作用,适用于从低温到中温,常压到较高压力,各种使用介质及直径不太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和冶金等工业部门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F16J12/00GK2133718SQ9222244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启松, 朱国辉 申请人:陈启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圆筒热套多层压力容器,由封头(1)、筒体(5)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筒体(5)包括壁厚为1-10mm的外筒(2)、中间筒(3)和内筒(4),相邻筒体层间均有一定的过盈量,从外到内逐层热套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松朱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