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07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隔板、蒸发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新风门、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所述隔板竖直内置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并将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腔分割成呈左右相对布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蒸发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呈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并且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的导气间隙,所述第四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气槽,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具有两种模式,从而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柜在夏天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极易受潮,导致柜内的设施受潮短路,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排热除湿功能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压配电柜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其内部电路易受潮短路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隔板、蒸发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新风门、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所述隔板竖直内置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并将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腔分割成呈左右相对布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蒸发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呈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并且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的导气间隙,所述第四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内置于所述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对所述第二腔体布置;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导气槽相对所述第一导气槽布置;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抽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新风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气槽上,所述新风门用于开启/闭合所述第二导气槽;其中,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三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中的所述第二腔体用于容纳低压配电装置,保证低压配电装置处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在夏天,所述配电柜本体外部为高温、高湿环境时,所述第一阀体打开,所述第二阀体及所述新风门关闭,此时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为内循环模式,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热空气输送至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热空气向上运动时,热空气要穿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第三腔体,所述蒸发器带走热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热空气变冷,同时热空气中的湿气会在蒸发器表面冷凝成水滴,冷凝水最终会滴落至所述第四腔体底部,并从所述排水管排出,冷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的驱动下,从所述第三腔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湿度与温度;在冬天,所述配电柜本体外部为低温干燥环境时,所述第一阀体关闭,所述第二阀体及所述新风门打开,此时该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为外循环模式,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热空气排至外部环境中,外界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导气槽进入所述第三腔体,随后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冷空气输送至第二腔体;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具有两种模式,从而提高其环境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1、隔板2、蒸发器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新风门6、第一风管7、第二风管8、第三风管9。所述隔板2竖直内置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并将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内腔分割成呈左右相对布置的第一腔体1a、第二腔体1b;所述蒸发器3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a,且所述蒸发器1a将所述第一腔体1a分隔成呈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三腔体1a1及第四腔体1a2,并且所述蒸发器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a1及第四腔体1a2的导气间隙,所述第四腔体1a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a;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气槽2a,所述第一导气槽2a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1a1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槽2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1b连通;所述第一风机4内置于所述第一导气槽2a,所述第一风机4的出风端相对所述第二腔体1b布置;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气槽1c,所述第二导气槽1c与所述第三腔体1a1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导气槽1c相对所述第一导气槽2a布置;所述第二风机5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一风管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1b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5的抽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管8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腔体1a2连通、所述第二风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5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5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9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新风门6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气槽1c上,所述新风门用于开启/闭合所述第二导气槽1c;其中,所述第二风管8上设置有第一阀体8a,所述第三风管9上设置有第二阀体9a。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体8a及所述第二阀体9a均为电磁阀,所述新风门6与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新风门6开启/闭合所述第二导气槽1c,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均与PLC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阀体8a、第二阀体9a及伺服电机均与所述PLC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外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自动从外循环模式切换为内循环模式,实现了智能控制。工作原理: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中的所述第二腔体1b用于容纳低压配电装置,保证低压配电装置处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在夏天,所述配电柜本体1外部为高温、高湿环境时,所述第一阀体8a打开,所述第二阀体9a及所述新风门6关闭,此时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为内循环模式,所述第二风机5将所述第二腔体1b内的热空气输送至所述第四腔体1a2,所述第四腔体1a2内的热空气向上运动时,热空气要穿过所述蒸发器3后进入所述第三腔体1a1,所述蒸发器3带走热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热空气变冷,同时热空气中的湿气会在蒸发器3表面冷凝成水滴,冷凝水最终会滴落至所述第四腔体1a2底部,并从所述排水管a排出,冷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4的驱动下,从所述第三腔体1a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b,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二腔体1b内的湿度与温度;在冬天,所述配电柜本体1外部为低温干燥环境时,所述第一阀体8a关闭,所述第二阀体9a及所述新风门6打开,此时该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为外循环模式,所述第二风机5将所述第二腔体1b内的热空气排至外部环境中,外界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导气槽1c进入所述第三腔体1a1,随后所述第一风机4将所述第三腔体1a1内的冷空气输送至第二腔体1b;该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具有两种模式,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隔板、蒸发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新风门、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所述隔板竖直内置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并将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腔分割成呈左右相对布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蒸发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呈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并且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的导气间隙,所述第四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内置于所述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对所述第二腔体布置;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导气槽相对所述第一导气槽布置;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抽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新风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气槽上,所述新风门用于开启/闭合所述第二导气槽;其中,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三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排热通风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隔板、蒸发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新风门、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所述隔板竖直内置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并将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腔分割成呈左右相对布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蒸发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呈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并且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的导气间隙,所述第四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内置于所述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对所述第二腔体布置;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导气槽相对所述第一导气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鑫杨彦朱贻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