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弹力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05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26
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弹力端子,具有用于相对于壳体调节弹簧件的操纵件。此操纵件包含锁止面、沿着操纵方向(B)与锁止面轴向错开的止挡面以及沿着操纵方向(B)与止挡面轴向错开的翻转区段,其中,操纵件能够通过锁止面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止,使得操纵件反向于操纵方向(B)相对于壳体锁定。止挡面限定操纵件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壳体的移动。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能够围绕翻转区段相对于壳体翻转,从而通过锁止面将操纵件与壳体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弹力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弹力端子。此种弹力端子包含具有用于插入电导体的插接开口的壳体。在此壳体上设置用于将插入插接开口中的电导体锁定在壳体上并且能够通过操纵件相对于壳体调整的弹簧件。为此,操纵件沿着操纵方向从未操纵位置向着操纵位置的方向向壳体移动,从而由此方式作用在弹簧件上并尤其偏转弹簧件的夹持臂,使得电导体能够插入壳体的插接开口中并锁定在壳体中,或者能够解除在壳体上的锁定。
技术介绍
为了简化此种弹力端子的操作,操纵件能够在其操纵位置与壳体锁定。当操纵件从未操纵位置移动到操纵位置时,操纵件由此方式保持在其操纵位置,从而也将弹簧件保持在偏转状态并因此使电导体能够轻易地插入壳体上的插接开口中或者使插入插接开口中的电导体能够从插接开口中取出。在此种弹力端子中,希望实现用户的简单操作,尤其为了对操纵件进行操纵。在此,也希望用户能够识别操纵件当前处于何种状态,从而用户能够相应地操作操纵件,以将操纵件例如从未操纵位置移动到操纵位置或者反之从操纵位置移动到未操纵位置。在由DE102008039232A1已知的弹力端子中,操纵件能够沿着操纵方向压入壳体中并进入操纵位置,在此操纵位置,操纵件压入壳体中并与壳体锁定。在由DE202014102521U1已知的弹力端子中,操纵件能够在未操纵位置和操纵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作用在弹力端子的壳体内的弹簧件上,并由此调整弹簧件的夹持臂。为了将操纵件锁定在操纵位置,操纵件在操纵位置能够相对于壳体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端子,其在操纵位置处简单但可靠的锁定的同时实现了操纵件简单的操作,并且在必要时用户能够简单地识别操纵件当前所处的位置。在此,操纵件包含锁止面、在操纵方向上与锁止面轴向错开的止挡面以及在操纵方向上与止挡面轴向错开的翻转区段。操纵件能够通过锁止面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使得操纵件反向于操纵方向相对于壳体锁定。止挡面限制操纵件沿着操纵方向相对于壳体的移动。操纵件在操纵位置能够围绕翻转区段相对于壳体翻转,从而将操纵件通过锁止面与壳体锁定。操纵件在此包含锁止面、止挡面和翻转区段,它们沿着操纵方向彼此轴向间隔。因此,沿着操纵方向观察,止挡面与锁止面轴向间隔。仍旧沿着操纵方向观察,翻转区段则与止挡面轴向间隔。这促使操纵件沿着操纵方向观察时,锁止面、止挡面和翻转区段构造在操纵件上不同的轴向位置处,并且彼此以该次序布置。止挡面用于将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为此,当操纵件处于操纵位置时,其能够围绕翻转区段相对于壳体翻转,从而由此方式使锁止面与壳体的对应锁止区段形成啮合,并因此将操纵件锁定在操纵位置。翻转区段为此构成翻转轴承,通过此翻转轴承将操纵件在操纵位置支撑在壳体上,并且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能够围绕此翻转轴承翻转,以使止挡面与壳体形成锁止的啮合。与此不同,止挡面则用于限定操纵件沿操纵方向相对于壳体的移动路径,从而操纵件能够相对于壳体从未操纵位置移动至操纵位置,但不能超过操纵位置。操纵件相对于壳体的路径因此沿着操纵方向受到限定,并且轴向定义了操纵位置。因为锁止面、止挡面和翻转区段构造在操纵件的轴向彼此间隔的位置处,所以,实现了操纵件的简单操作。由此,锁止面相对于翻转区段具有相对大的力臂,这可使相对于壳体的翻转变得容易。通过使止挡面与锁止面轴向错开并且使锁止面可例如构造在操纵件远离弹簧件的末端上,可以在锁止面上例如安装指向外部的彩色标记件,此标记件根据操纵件是否与壳体锁定而可见或不可见,从而用户直接获得关于操纵件在其操纵位置处是否与壳体锁定的信息。锁止面和止挡面可例如分别通过操纵件上的缩入部构成。锁止面和止挡面一方面为了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另一方面为了限定操纵件在操纵方向上的调整路径而能够与壳体上对应的相对缩入部共同作用,从而操纵件锁定的状态下阻止操纵件反向于操纵方向相对于壳体的移动,并且在操纵件沿着操纵方向移动至操纵位置时,通过止挡面与对应的相对缩入部的相互作用而限制操纵件的移动。止挡面可通过横向于移动方向在操纵件上成型的缩入部构成,而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同样通过缩入部构成的锁止面可例如具有倾斜于操纵方向的表面法线。锁止面因此并不垂直于操纵方向延伸,而是相对于操纵方向倾斜不等于90°的角度。这可实现,通过锁止面的倾斜补偿操纵件的翻转角度,从而在为了锁定而翻转操纵件时,锁止面与壳体上对应的相对缩入部平面地贴靠。在一种设计方案中,锁止面构造在操纵件的第一侧上,而止挡面构造在操纵件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锁止面和止挡面因此位于操纵件不同的相对侧面上。在此,翻转区段可以构造在与锁止面相同的侧面上,即构造在操纵件的第一侧上,从而通过操纵件围绕翻转区段的翻转能够使锁止面与壳体上对应的相对缩入部形成锁定的啮合。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在止挡面上连接有平行于操纵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面,并且在止挡面上连接有平行于操纵方向延伸的、方向平行于第一引导面的第二引导面。操纵件的两侧上由此分别构造有引导面,其中,引导面彼此平行地延伸,第一引导面连接到操纵件第一侧上的锁止面上,并且第二引导面连接到操纵件第二侧上的止挡面上。通过引导面,将操纵件在壳体上滑动地引导,从而操纵件在未操纵位置和操纵位置之间调节时以设定的方式例如在壳体的引导开口中推动。反向于操纵方向观察,在锁止面上还能连接横向与第一引导面错开的贴靠面,并且在止挡面上还能连接横向与第二引导面错开的、平行于操纵方向延伸的第三引导面。在操纵件第一侧上的贴靠面以及在操纵件第二侧上的第三引导面相对于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具有横向偏移,此横向偏移等于操纵件第一侧上的锁止面的缩入部深度或者第二侧上的止挡面的缩入部深度。第三引导面-与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共同-用于操纵件在未操纵位置和操纵位置之间调整时相对于壳体的滑动引导,而贴靠面用于当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时提供操纵件在壳体上的贴靠。因此,当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时,通过贴靠面预先设定了操纵件相对于壳体的、操纵件所处的设定位置。因为当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锁定时,其相对于壳体翻转,所以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贴靠面倾斜于操纵方向,从而当操纵件在操纵位置处与壳体锁定时,由此方式在操纵件和壳体之间提供平面的贴靠。为了将操纵件与壳体锁定,能够围绕翻转区段翻转操纵件,此翻转区段优选构造在横向于操纵方向相对于第一引导面突出的凸起区段上。凸起区段可例如构造在操纵件的与锁止面相反的末端上,并例如具有用于构成翻转区段的弧形,在操纵件位于操纵位置时,此弧形实现了操纵件相对于壳体的可翻转摆动并由此实现了操纵件与壳体的锁定。此外,当操纵件在未操纵位置和操纵位置之间移动时,凸起区段也可用于引导操纵件。为此,在凸起区段上可构造横向于操纵方向相对于操纵件第一侧上的第一引导面错开的第四引导面,其沿着操纵方向纵向延伸,并且操纵件通过此第四引导面在壳体上滑动地引导。操纵件用于作用在弹簧件上,以相对于壳体调整弹簧件并例如实现电导体向壳体的插接开口内的插入,或者将已经插入插接开口中并通过弹簧件锁定在壳体内的导体从壳体上解除。在此,操纵件在从未操纵位置移动到操纵位置时作用在弹簧件上并偏转弹簧件,为此,操纵件例如通过连接到第二引导面上的弹簧挤压区段压在弹簧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2)的弹力端子(1),所述弹力端子具有:包含用于插入电导体(2)的插接开口(100)的壳体(10);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用于将插入所述插接开口(100)中的电导体(2)锁定在所述壳体(10)上的弹簧件(12);以及能够从未操纵位置向着操纵位置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10)移动并且能够在操纵位置处与所述壳体(10)锁定、从而沿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调节所述弹簧件(12)的操纵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件(15)具有:锁止面(163),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锁止面(163)轴向错开的止挡面(164)以及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止挡面(164)轴向错开的翻转区段(183),其中,所述操纵件(15)能够通过所述锁止面(163)在操纵位置处与所述壳体(10)锁止,使得所述操纵件(15)反向于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锁定,其中,所述止挡面(164)限定所述操纵件(15)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操纵件(15)在操纵位置处能够围绕所述翻转区段(183)相对于所述壳体(10)翻转,从而通过所述锁止面(163)将所述操纵件(15)与所述壳体(10)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6 DE 102017127001.91.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2)的弹力端子(1),所述弹力端子具有:包含用于插入电导体(2)的插接开口(100)的壳体(10);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用于将插入所述插接开口(100)中的电导体(2)锁定在所述壳体(10)上的弹簧件(12);以及能够从未操纵位置向着操纵位置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10)移动并且能够在操纵位置处与所述壳体(10)锁定、从而沿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调节所述弹簧件(12)的操纵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件(15)具有:锁止面(163),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锁止面(163)轴向错开的止挡面(164)以及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止挡面(164)轴向错开的翻转区段(183),其中,所述操纵件(15)能够通过所述锁止面(163)在操纵位置处与所述壳体(10)锁止,使得所述操纵件(15)反向于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锁定,其中,所述止挡面(164)限定所述操纵件(15)沿着操纵方向(B)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操纵件(15)在操纵位置处能够围绕所述翻转区段(183)相对于所述壳体(10)翻转,从而通过所述锁止面(163)将所述操纵件(15)与所述壳体(10)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面(163)和所述止挡面(164)分别通过所述操纵件(15)上的缩入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面(163)具有倾斜于操纵方向(B)指向的表面法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面(163)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5)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止挡面(164)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5)的反向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区段(183)与所述锁止面(163)布置在操纵件(15)的同一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操纵方向(B)观察,在所述锁止面(163)上连接平行于操纵方向(B)延伸的第一引导面(171),并且在所述止挡面(164)上连接平行于操纵方向(B)延伸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引导面(171)指向的第二引导面(170),其中,所述操纵件(15)在未操纵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面(171)和所述第二引导面(170)在所述壳体(10)上引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端子(1),其特征在于,反向于操纵方向(B)观察,在所述锁止面(163)上连接有横向与所述第一引导面(171)错开的贴靠面(161),并且在所述止挡面(164)上连接有横向与所述第二引导面(170)错开的、平行于操纵方向(B)延伸的第三引导面(160),其中,所述操纵件(15)在未操纵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三引导面(160)在所述壳体(10)上引导,并且在所述操纵件(15)在操纵位置处与所述壳体(10)锁定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贴靠面(161)与所述壳体(10)贴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里亚斯·施拉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