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27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线机构、排线机构、绕线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线盘下料的线盘升降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用于套设线盘的绕线主轴、驱动所述绕线主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线盘顶压部,所述线盘顶压部与所述绕线主轴同轴线对应设置在线盘两侧,所述绕线主轴上设有压紧法兰;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导轮以及驱动所述排线导轮水平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排线导轮位于所述压紧法兰上方;还包括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线盘顶压部以及线盘升降机构。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线电缆等生产行业使用的收线装置在收取(Φ0.05mm-Φ0.4mm)规格的铜线时,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装卸绕好铜线的带线线盘和手动剪断及夹紧线材。这样运作,一方面用户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生产监控,增大生产成本;而且更换线盘时中间停机所占时间相对较长,且要考虑工人熟练程度,成本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绕线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线机构、排线机构、绕线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线盘下料的线盘升降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用于套设线盘的绕线主轴、驱动所述绕线主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线盘顶压部,所述线盘顶压部与所述绕线主轴同轴线对应设置在线盘两侧,所述绕线主轴上设有压紧法兰,所述线盘顶压部可推动线盘将铜线压紧在所述压紧法兰上;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导轮以及驱动所述排线导轮水平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排线导轮位于所述压紧法兰上方,用于控制铜线在线盘上的缠绕位置;还包括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线盘顶压部以及线盘升降机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绕线装置,通过PLC控制装置控制各部件,利用上一个绕好线的线盘以及排线导轮的导引,使得铜线位于新的线盘与压紧法兰之间,再利用线盘顶压部推动新的线盘将铜线压紧在压紧法兰上,铜线无需另外的夹线装置即可实现自动绕线功能,另一方面亦可扯断已绕好线的线盘上的铜线,简单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法兰朝向所述线盘顶压部的一侧设有橡胶板。由此,通过线盘与橡胶板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更好的夹紧铜线,同时橡胶板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更好的保护铜线线头不受损伤。进一步地,所述绕线主轴靠近所述线盘顶压部的一端还设有沿所述绕线主轴轴线方向移动的主顶针以及弹性件,所述主顶针位于所述绕线主轴的轴线上,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绕线主轴与主顶针;所述线盘顶压部可推动线盘移动并抵压所述主顶针以压缩弹性件,直至线盘与所述橡胶板面接触。由此,通过主顶针与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主顶针具有预紧功能,同时利用弹性件的回弹力推动线盘与橡胶板松开。进一步地,所述主顶针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定位线盘的倒角。由此,通过主顶针上的倒角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方便线盘套入并定位于主顶针。进一步地,所述线盘顶压部包括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滑套、旋转设置在所述滑套上的副顶针以及驱动所述副顶针轴线移动的第三驱动部,所述副顶针与所述绕线主轴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副顶针推动线盘移动并抵压所述主顶针。由此,副顶针的可转动设置,使得绕线作业时,减少能耗,节约能源。进一步地,所述副顶针上设置有圆台和倒角。进一步地,所述过线机构包括摆动杆、缓冲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过线轮,所述摆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设有所述缓冲轮。由此,利用缓冲轮的设置,当线盘升降机构带动线盘下降时,摆动杆旋转从而放出一部分铜线,以保护铜线不断开。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绕线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上一个绕好线的线盘以及排线导轮的导引,使得副顶针可推动新的线盘将铜线压紧在橡胶板上,实现铜线的夹紧以及断线,无需另外的夹线装置,简单可靠,实现设备的高效作业功能,减少生产成本;(2)通过主顶针与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主顶针具有预紧功能,同时利用弹性件的回弹力推动线盘与橡胶板松开;(3)通过主顶针上的倒角以及副顶针的圆台和倒角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方便线盘套入并定位于绕线机构上,亦方便线盘的脱离;(4)利用缓冲轮的设置,当线盘升降机构带动线盘下降时,摆动杆旋转从而放出一部分铜线,以保护铜线不断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绕线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铜线走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机架;2、绕线机构;21、绕线主轴;211、压紧法兰;212、橡胶板;213、主顶针;214、弹性件;22、第一驱动部;23、线盘顶压部;231、滑套;232、副顶针;233、第三驱动部;3、过线机构;31、过线轮;32、摆动杆;33、缓冲轮;4、排线机构;41、排线导轮;42、第二驱动部;5、线盘升降机构;6、线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应用于收取(Φ0.05mm-Φ0.4mm)小规格的铜线,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线盘6已收满铜线情况时,可以控制该装置停机,在自动更换已绕好线的线盘6后,自动开机并保证铜线自动绕在新的线盘6上。所述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线机构3、排线机构4、绕线机构2以及用于控制线盘6下料的线盘升降机构5;绕线机构2包括水平设置用于套设线盘6的绕线主轴21、驱动绕线主轴21转动的第一驱动部22以及线盘顶压部23,第一驱动部22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绕线主轴21和线盘顶压部23同轴线对应安装在机架上,且其两者之间留有安装线盘6的空间,绕线主轴21上设有压紧法兰211,线盘顶压部23可推动线盘6将铜线压紧在压紧法兰211上;排线机构4包括排线导轮41以及驱动排线导轮41水平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部42,排线导轮41位于压紧法兰211上方,用于控制铜线在线盘6上的缠绕位置;还包括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部22、第二驱动部42、线盘顶压部23以及线盘升降机构5,诚然,PLC控制装置还连接有测长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2为伺服电机与齿轮组的配合;第二驱动部42为伺服电机与齿轮组以及螺套螺杆机构的配合,诚然也可以采用油缸、电缸等其他可实现其功能的驱动方式。第一驱动部22以及第二驱动部42的具体选择应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夹紧以及保护铜线,压紧法兰211朝向线盘顶压部23的一侧设有橡胶板212。具体地,橡胶板212大致呈环状,且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压紧法兰211上,诚然,橡胶板212的形状及其固定方式的具体选择应当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由此,通过线盘6与橡胶板212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更好的夹紧铜线,同时橡胶板212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更好的保护铜线线头不受损伤。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绕线主轴21靠近线盘顶压部23的一端还设有沿绕线主轴21轴线方向移动的主顶针213以及弹性件214,主顶针213位于绕线主轴21的轴线上,弹性件214两端分别连接绕线主轴21与主顶针213;线盘顶压部23可推动线盘6移动并抵压主顶针213以压缩弹性件214,直至线盘6与橡胶板212面接触。通过主顶针213与弹性件214的设置,使得主顶针213具有预紧功能,同时利用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线机构、排线机构、绕线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线盘下料的线盘升降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用于套设线盘的绕线主轴、驱动所述绕线主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线盘顶压部,所述线盘顶压部与所述绕线主轴同轴线对应设置在线盘两侧,所述绕线主轴上设有压紧法兰;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导轮以及驱动所述排线导轮水平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排线导轮位于所述压紧法兰上方;还包括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线盘顶压部以及线盘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线机构、排线机构、绕线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线盘下料的线盘升降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用于套设线盘的绕线主轴、驱动所述绕线主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线盘顶压部,所述线盘顶压部与所述绕线主轴同轴线对应设置在线盘两侧,所述绕线主轴上设有压紧法兰;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导轮以及驱动所述排线导轮水平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排线导轮位于所述压紧法兰上方;还包括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线盘顶压部以及线盘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法兰朝向所述线盘顶压部的一侧设有橡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主轴靠近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耀锦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意永雄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