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023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传送系统,包括传送轨道、轨道车及多个钢筋支撑台。所述传送轨道自一第一位置延伸至一第二位置;所述轨道车装设于所述传送轨道上,以沿所述传送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轨道车的顶部设有钢筋支撑面;多个钢筋支撑台分为两组,两组钢筋支撑台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相对两侧,每组中的多个钢筋支撑台沿所述传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钢筋支撑台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装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面上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与所述传送轨道垂直,且所述滚动轴的顶面与所述钢筋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钢筋传送系统适用于不同尺寸钢筋的传送,且在传送大型钢筋时能够降低对大型钢筋线型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传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传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桥梁钢筋施工,在搬运小型钢筋时,采用人工手拿搬运,浪费工时,且劳动强度大;大型的钢筋只能靠龙门吊搬运,采用龙门吊吊运钢筋会占用龙门吊资源,导致工作面展不开,而且会破坏钢筋线型,影响施工效率。此外,龙门吊吊运属于高空作业,风险系数高。一些工厂中采用两台轨道车分别支撑钢筋的相对两端,通过两台轨道车在轨道上的同步运动来进行钢筋的运输。然而,轨道车安装好后,两台轨道车之间的距离固定,不适用于不同尺寸钢筋的传送,不能在输送过程中很好地保持钢筋的线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钢筋传送系统,其适用于不同尺寸钢筋的传送,且在传送大型钢筋时能够降低对大型钢筋线型的破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传送系统,包括: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自一第一位置延伸至一第二位置;轨道车,所述轨道车装设于所述传送轨道上,以沿所述传送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轨道车的顶部设有钢筋支撑面;多个钢筋支撑台,多个钢筋支撑台分为两组,两组钢筋支撑台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相对两侧,每组中的多个钢筋支撑台沿所述传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钢筋支撑台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装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面上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与所述传送轨道垂直,且所述滚动轴的顶面与所述钢筋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装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处安装有刹车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钢筋放置台,所述钢筋放置台包括固定架及多个传动轴,多个传动轴平行间隔设置,每一传动轴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固定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包括安装架及传送装置,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装设有车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个传动滚筒、一传送带及一传送驱动件,两个传动滚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传动滚筒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个传动滚筒外,所述传送带的顶面构成所述钢筋支撑面,所述传送驱动件装设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其中一传动滚筒连接,以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与所述轨道车的行走方向垂直;所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卸料台,所述卸料台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卸料台的顶面与所述钢筋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还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支撑面的高度为0.4-0.6米。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还装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分为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两块挡板的连线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两块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传动滚筒之间,用以支撑传送带上的钢筋。进一步地,所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返程轨道及两条转向轨道,所述返程轨道与所述传送轨道相对设置,两条转向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传送轨道的相对两端,每一转向轨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送轨道及所述返程轨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述钢筋传送系统使用时,通过轨道车运动,带动钢筋沿传送轨道运动以进行输送,相较于人工搬运的方式,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根据钢筋的长短,可选择将钢筋的相对两端支撑在一侧的钢筋支撑台与轨道车之间,或者将钢筋支撑在两侧的钢筋支撑台与轨道车上,适用于不同尺寸钢筋的传送,且通过钢筋支撑台及轨道车的支撑作用,能够降低对大型钢筋线型的破坏。同时,上述钢筋传送系统使用时,还可移动钢筋支撑台,以改变两组钢筋支撑台之间的距离,以使其更适合不同尺寸钢筋的传送。还可根据传送距离的长短,选择相应数目的钢筋支撑台,操作灵活;不使用时,可将多个钢筋支撑台回收放置,使用方便。2、上述钢筋传送系统,钢筋支撑在钢筋支撑台的滚动轴上,能够使得钢筋的传送更加顺利。钢筋支撑面的高度为0.4-0.6米,不高于普通人的身高,相较于高空作业的方式,能够提高生产安全性,且便于操作。3、上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卸料台,当钢筋传送至目的地时,通过传送装置将轨道车上的钢筋传送至卸料台上,便于卸料。传送带上的防滑纹能够增加传送带与钢筋之间的摩擦,使得卸料过程更加顺畅。4、上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返程轨道及两条转向轨道,轨道车将钢筋运送至目的地后,可沿返程轨道返回原处,因此,不影响后续轨道车的运送,可通过多个轨道车运输钢筋,有利于提高运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钢筋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钢筋传送系统中钢筋支撑台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钢筋传送系统中轨道车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钢筋传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钢筋传送系统中钢筋支撑台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轨道车的部分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钢筋传送系统、21-传送轨道、23-返程轨道、25-转向轨道、4-轨道车、42-钢筋支撑面、44-安装架、45-传送装置、451-传动滚筒、453-传送带、455-传送驱动件、46-车轮、48-挡板、49-支撑板、6-钢筋支撑台、62-支撑架、622-固定杆、64-滚动轴、66-行走轮、7-钢筋放置台、72-固定架、74-传动轴、8-卸料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钢筋传送系统100,用于将钢筋从一第一位置运输至一第二位置。钢筋传送系统100包括传送轨道21、轨道车4及多个钢筋支撑台6。传送轨道21自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优选地,传送轨道21呈直线,传送轨道21的数量为两条,两条传送轨道21平行相对设置。轨道车4装设于传送轨道21上,以沿传送轨道21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请一并参见图3,轨道车4的顶部设有钢筋支撑面42。在本实施方式中,轨道车4包括安装架44及装设于安装架44底部的车轮46。安装架44采用钢筋焊接而成。车轮4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车轮46平均分为两组,两组车轮46分别与两条传送轨道21滚动连接。安装架44的顶部形成所述钢筋支撑面42,用于支撑待传送的钢筋。优选地,钢筋支撑面42的高度为0.4-0.6米,不高于普通人的身高,相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自一第一位置延伸至一第二位置;轨道车,所述轨道车装设于所述传送轨道上,以沿所述传送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轨道车的顶部设有钢筋支撑面;多个钢筋支撑台,多个钢筋支撑台分为两组,两组钢筋支撑台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相对两侧,每组中的多个钢筋支撑台沿所述传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钢筋支撑台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装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面上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与所述传送轨道垂直,且所述滚动轴的顶面与所述钢筋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自一第一位置延伸至一第二位置;轨道车,所述轨道车装设于所述传送轨道上,以沿所述传送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轨道车的顶部设有钢筋支撑面;多个钢筋支撑台,多个钢筋支撑台分为两组,两组钢筋支撑台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相对两侧,每组中的多个钢筋支撑台沿所述传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钢筋支撑台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装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面上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与所述传送轨道垂直,且所述滚动轴的顶面与所述钢筋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装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处安装有刹车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传送系统还包括钢筋放置台,所述钢筋放置台包括固定架及多个传动轴,多个传动轴平行间隔设置,每一传动轴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固定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包括安装架及传送装置,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装设有车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个传动滚筒、一传送带及一传送驱动件,两个传动滚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传动滚筒的相对两端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东蒙立和祖民星杨康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