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1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挡臂,所述挡臂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挡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挡臂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悬空,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轨道部分重叠。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二端转动至所述轨道正上方以与所述轨道重叠时,实现对所述轨道上轨道车的限位;或使所述第二端转动至与所述轨道相错位,以对所述轨道上轨道车进行放行。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of rai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轨道车以其承载能力强、输送能力大,以及可按规定的路线行驶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轨道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常停车,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轨道车自带的刹车片进行停车,但是在坡道上由于轨道的倾斜角度,即便刹车片作用,也难免发生滑动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旨在对轨道车进行停车定位,避免轨道车停车后滑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挡臂,所述挡臂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挡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挡臂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悬空,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轨道部分重叠。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弹性垫。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挡臂包括挡臂本体和延伸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为所述挡臂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挡臂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端的距离。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挡臂本体平直,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挡臂本体。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挡臂本体朝向所述延伸部弯折,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挡臂本体的弯折处连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端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转接件和连杆,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支架以及所述连杆均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支架、所述连杆在所述转接件上的连接点围成三角形;所述连杆背离所述转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臂和第二转接臂,所述第一转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臂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臂与所述第二转接臂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或直角夹角。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中,当所述第二端转动至与所述轨道重叠时,所述第二转接臂与所述连杆位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平行于所述轨道。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二端转动至所述轨道正上方以与所述轨道重叠时,实现对所述轨道上轨道车的限位;或使所述第二端转动至与所述轨道相错位,以对所述轨道上轨道车进行放行;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上,因此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适用于对所有在该轨道上行驶的轨道车的限位和放行,通用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对轨道车进行限位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对轨道车放行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100内侧的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和挡臂3;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挡臂3位于所述轨道100的上方;所述支架1、所述驱动装置2均与所述挡臂3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挡臂3与所述驱动装置2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挡臂3的第一端31,所述挡臂3背离所述驱动装置2的一端为所述挡臂3的第二端32,所述第二端32悬空;所述挡臂3与所述支架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31与所述第二端32之间,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所述挡臂3运动;由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挡臂3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31与所述第二端32之间,因此所述驱动装置2启动时,可对所述第一端31施加推力作用,所述挡臂3在推力作用下围绕所述支架1转动,所述挡臂3与所述支架1的连接点形成所述挡臂3转动的支点,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均围绕所述支架1做圆周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32的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轨道100部分重叠,即所述第二端32转动过程中可以与所述轨道100相重叠(如图2所示),也可以与所述轨道100相错位(如图4所示),当所述第二端32转动至所述轨道100正上方时,所述第二端32可以对所述轨道100上的轨道车进行阻挡限位,避免在斜坡上或者其它意外情况造成轨道车停车后产生滑动。当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轨道100不重叠,即所述第二端32转动至与所述轨道100相错位时,所述第二端32不会对所述轨道100上轨道车产生限位作用,可以对轨道车让行。本技术中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所述挡臂3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端32阻挡或放行轨道车;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100上,因此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适用于对所有在该轨道100上行驶的轨道车的限位和放行,通用程度高。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端32设置有弹性垫9,所述弹性垫9对轨道车与所述第二端32之间的接触起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轨道车与所述挡臂3之间产生较大的碰撞应力,延长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的使用寿命。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挡臂3包括挡臂本体4和延伸部5,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分别为所述挡臂本体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伸部5的一端与所述挡臂本体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由于所述挡臂3与所述支架1的连接点需要作为所述挡臂3旋转的旋转支点,所述第二端32需要与轨道车接触限位,因此本技术中所述挡臂本体4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度,本技术中在所述挡臂本体4上设置所述延伸部5,通过所述延伸部5与所述支架1连接,而避免直接在所述挡臂本体4上设置安装孔来与所述支架1装配连接,造成所述挡臂本体4受外力较大时易扯断的问题,同时所述延伸部5可以将所述挡臂本体4与所述支架1隔离开一定距离,使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挡臂本体4转动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架1之间、所述挡臂本体4与所述支架1之间均不会产生任何干涉,从而避免影响所述挡臂本体4绕所述支架1的旋转。由于相邻两个轨道100之间的距离有限,本技术中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延伸部5与所述第一端31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部5与所述第二端32的距离,从而减小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所述第一端31转动时,所述第一端31产生的行程,避免相邻轨道100对所述驱动装置2和所述第一端31产生干涉。本技术中较佳的实施例一,所述挡臂本体4平直,所述延伸部5垂直于所述挡臂本体4,当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轨道100重叠以对轨道车进行限位时,所述延伸部5平行于所述轨道100,所述挡臂本体4垂直于所述轨道100。本技术中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挡臂本体4朝向所述延伸部5弯折,所述延伸部5与所述挡臂本体4的弯折处连接,所述延伸部5与所述第一端31之间形成锐角夹角,以缩短所述延伸部5连接所述支架1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端31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挡臂,所述挡臂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挡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挡臂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悬空,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轨道部分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定位机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挡臂,所述挡臂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挡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挡臂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悬空,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挡臂与所述支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挡臂绕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轨道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弹性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包括挡臂本体和延伸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为所述挡臂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挡臂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端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本体平直,所述延伸部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强谢雄武王志明李坚文红光卢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