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利专利>正文

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53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包括车架、置物平台;所述器械车上设有用于固定针状器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所述针状器械手柄或针帽进行夹持固定的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新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器械车在用于介入手术时暴露的不适用问题,解决了针状器械的固定问题,具有积极的技术意义。

An instrument car fo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上,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很多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便于使用,通常将手术器械摆放在手术器械车台面上。这种常见的放置方式,在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时,可满足应用;但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则存在很大不便。介入手术时需要使用针状手术器械(如穿刺针或微波消融针等)探入人体内部,因此需要确保针状手术器械前部的无菌状态,不能与其他部位轻易接触;而针状手术器械不但自身易发生滚动,而且其中的消融针等通常带有连接的管线,放置时受到管线的牵拉,难以在台面上稳固放置。目前的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无菌状态,在手术操作的间隙,需要由手术助手接手器械和连接的管线并一直手持待命;这样会占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降低工作效能。因此,设计一种使介入手术用的手术用器械车,使针状手术器械能更安全地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截止目前,尚未发现有类似设计方案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手术用器械车应用于介入手术时存在穿刺针放置安全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通过设置适当的固定装置,为针状手术器械和其连接管线提供稳固的放置解决方案。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包括车架、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车上设有用于固定针状器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所述针状器械手柄或针帽进行夹持固定的夹具。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管线的收线器。优选的,所述夹具为施加夹持力的卡扣、卡座或夹子。优选的,所述夹具设有底座,底座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横向卡槽可拆卸地卡接于器械车。优选的,所述卡座为带底簧的横向滑动卡座,卡座内还设有协助针状器械顺利退出的滑动块。优选的,所述收线器为挂钩、夹子、卡扣或绕线轮。优选的,所述器械车采用无磁性或弱磁性材料。优选的,所述置物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所述上平台还设有竖向挡板;所述夹具设于竖向挡板上或上平台上;所述收线器设于器械车侧面。更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挡板为活动式,下方设有至少2个插入上平台的插头。优选的,所述置物平台为矩形或扇环形。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使针状器械在手术间歇过程中可以得到妥善放置,防止污染,又可以解放人力;(2)通过采用无磁性或弱磁性材料,使本方案可用于磁共振介入等强磁性环境;(3)竖向挡板的设置,既可以防止手术器械的掉落,又可以保护针状器械,避免误碰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横向卡槽12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弹性卡座13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弹性卡座13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架,2.上平台,3.下平台,4.弹性卡扣,5.挂钩,6.绕线轮,7.栏杆,8.竖向挡板,9.万向轮,10.消融针,11.管线,12.横向卡槽,13.弹性卡座,14.穿刺针,15.底簧,16.滑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包括车架1、置物平台、用于固定针状器械的固定装置和设置于置物平台边缘的围挡;所述围挡包括栏杆7和设于上平台2后边缘(远离操作者方向)的竖向挡板8;所述置物平台包括上平台2、下平台3;本实施例中所对应的针状器械为消融针10;消融针10通常包括手柄和针体,手柄后部通常带有管线11;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夹具和收线器;其中夹具设于上平台2,对所述消融针10的手柄进行夹持固定;收线器设于器械车侧面,用于固定管线11。如本实施例中所对应的针状器械为手柄较小的穿刺针14,则所述夹具可对针帽进行夹持固定;穿刺针14插入针帽后通过与针帽之间的限制力量(摩擦力或卡接限位)得到间接固定。所述夹具为施加夹持力的卡扣、卡座或夹子,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与消融针10手柄外形配合的弹性卡扣4。每个所述弹性卡扣4包括相对的两个弹性的簧片,簧片的下端焊接或螺丝固定于平板式底座,底座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平台2台面;弹性卡扣4利用簧片的弹性对消融针10手柄形成对向夹持;两个弹性卡扣4配合即可使夹持效果保持稳定。簧片的形状为与手柄相配合的弧形,从而增大与手柄的接触面积,保证夹持效果。为了便于卡入,开口端的簧片向外延展,形成喇叭状开口。所述夹具材质可为奥氏体不锈钢,也可为铜合金,均属于无磁材料。所述收线器为挂钩5、夹子、卡扣或绕线轮6,用于固定管线11,减轻管线11对消融针10形成牵拉。本实施例中收线器可以采用弹簧夹子,也可以采用挂钩5。采用弹簧夹子操作略复杂,但可以对盘起的管线11形成稳定夹持;采用挂钩5,主要是利用摩擦,将盘起的管线11挂起,使用较为方便;挂钩5通过螺钉固定于车架1侧面。弹簧夹子本身为常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夹子的中轴或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器械车侧面,通过对弹簧夹子的另一柄施力来使弹簧夹子开口,在开口中放入盘好的管线11即可利用弹簧力量形成夹持。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器与夹具均为2个,分别设于左右两侧;便于应对不同的使用情况。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消融针10针体是需要消毒并保持无菌,而手柄和管线11不接触人体内部组织,没有严格的无菌要求,因此可以进行夹持。为了应对磁性环境,所述介入手术用器械车主体均采用无磁性或弱磁性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304奥氏体不锈钢。车架1的竖向支撑杆位于上平台2和下平台3的四角,下方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9;便于根据要求移动和固定位置。所采用的万向轮9为通用产品,结构不需进一步说明;主体材质也使用304奥氏体不锈钢,轮子最外层带有橡胶层。所述上平台2、下平台3均为矩形;下平台3的栏杆7位于左、右、后(远离操作者一侧)三面。所述竖向挡板8为活动式,下方设有3个截面为方形的插头;所述上平台2设有与所述3个插头配合的插口;所述插头的外径略小于插口的内径,但又不形成活动间隙;这样既便于插入固定,又不会导致竖向挡板8晃动。竖向挡板8带有刚性框架,可以保证自身的强度。所述插口配有堵盖,以在竖向挡板8拆卸后避免物体进入插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挡板8设于同侧栏杆7外侧,所述夹具设于栏杆7内侧。实施例2:如图3、4、6、7所示,本实施例也为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与实施例1相比,所适用的针状器械也同样是消融针10;区别在于:所述夹具设置于竖向挡板8上,每个夹具包括竖向排列的2个弹性卡扣4;所述上平台2、下平台3均为扇环形;所述收线器为绕线轮6。扇环形的平台加工难度和成本比矩形高,但更有利于操作者使用。由于置物平台为扇环形,所以竖向挡板8为弧形。本实施例中夹具的设置方式,使消融针10以与竖向挡板8平行的方式设置,不但使消融针10远离上平台2,降低触碰可能,而且使消融针10尾部的管线11自然下垂,避免急弯。所述绕线轮6包括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在器械车侧面的中轴,还包括卷筒和固定在卷筒两端的挡线板;所述卷筒与中轴以轴承连接,卷筒内侧连接于轴承外圈,中轴连接于轴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包括车架(1)、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车上设有用于固定针状器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所述针状器械手柄或针帽进行夹持固定的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包括车架(1)、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车上设有用于固定针状器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所述针状器械手柄或针帽进行夹持固定的夹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针状器械所带管线(11)的收线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施加夹持力的卡扣、卡座(13)或夹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设有底座,底座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横向卡槽(12)可拆卸地卡接于器械车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器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为带底簧的弹性卡座(13),还设有协助针状器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利许玉军柳明何详萌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利许玉军济南润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