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29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在密封环(2)的接合面(2B)与所述台阶状安装面(50A)之间具有橡胶状弹性材料制的杯状垫圈(10),在杯状垫圈(10)上一体地具有支承板(13),并且,支承板(13)的支承面(13A)与对向的密封环(2)的接合面(2B)平行状配置。由此,可提高保持机械密封装置用的密封环的杯状垫圈的耐久性和密封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泵等使用的、具有密封能力和耐久性的机械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可靠地将高压的被密封流体密封且具有耐久能力的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技术,有一种图6所示的机械密封装置100。图6为泵用的机械密封装置100的半剖视图。图6中,机内侧F是处理水等的被密封流体区域。反向的外部侧T是润滑油或大气区域。该机械密封装置100被安装在外壳102与回转轴103之间。与回转轴103连接的回转体104上设置有台阶部104A。该台阶部104A形成于回转体104的内周面104B侧的端部104C。因该内周面104B必须大,故想要加大台阶部104A的径向面104D是困难的。在该台阶部104A中经杯状垫圈105安装有回转密封环106。杯状垫圈105的内径面105A受回转密封环106尺寸的限制,其直径小于回转体104的内周面104B。如图6所示,与回转密封环106密接的固定密封环107移动自如地与壳体108嵌合。又,该壳体108与外壳102嵌合。固定密封环107由弹簧111向回转密封环106方向推压。该弹簧111配置在剖面呈U状的底部进一步弯曲成U状的整体为圆筒状的隔板109与隔板109的两端设有剖面呈L状的整体为环状的弹簧座110、110之间,形成被两端弹簧座110、110支承的状态。这种结构的机械密封装置100一旦受到来自机内侧F的被密封流体压力,杯状垫圈105即发挥密封能力。并且,因利用杯状垫圈105可弹性支承回转密封环106,故密封面106A的密接性优良。然而,因杯状垫圈105由被密封流体的压力被硬质的回转密封环106和回转体104压着,故有时会出现如图7剖面105X所示的损伤。这样,一旦杯状垫圈105损伤,则回转密封环106的支承面不稳定,密封面106A就不能密接,会出现被密封流体漏出的问题。该杯状垫圈105即使用强度大的橡胶材料构成,但若回转密封环106始终处于高压力,有时也会失去耐久性而损伤。在传统技术中,虽然也有将该杯状垫圈105改换为O形环的情况,但在回转密封环106与回转体104的安装面间的密封能力方面存在着问题。并且,因回转密封环106不能弹性支承,故降低了密封面106A的密封能力。由于不能弹性支承的回转密封环106的安装精度,会引起密封面106A偏心而偏磨损,降低密封能力。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高支承密封环的杯状垫圈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通过杯状垫圈的支承来发挥密封环的密封面的密封能力。并容易安装杯状垫圈和密封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以下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其结构是,将安装于回转轴的第1密封环与安装于密封外壳的第2密封环的密封面相互密接,将高压被密封流体侧与低压侧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所述密封环的密封面;一杯状垫圈,它包括一橡胶状弹性材料制的本体;以及一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杯状垫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密封外壳具有一位于所述低压侧的通孔,并具有一台阶状安装面,所述台阶状安装面由一径向延伸面和一轴向延伸的周面构成,所述杯状垫圈设置在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台阶状安装面之间,所述支承板设置在所述杯状垫圈中靠近所述台阶状安装面的所述径向延伸面处,并与所述径向延伸面基本平行,所述杯状垫圈的所述支承板的内径是在从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的直径到延伸通过所述台阶状安装面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的直径的范围内,并且所述杯状垫圈中的所述支承板的内径小于所述杯状垫圈的所述本体的带孔的底部的内周面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中,因橡胶状弹性材料制的杯状垫圈具有弹性,故虽然用杯状垫圈单体与台阶状安装面嵌合困难,但由于将支承板与杯状垫圈一体形成,因此可容易地将接合面与台阶状安装面嵌合。并且,即使密封环受到了被密封流体的压力,由于通过设置于杯状垫圈的支承板对抗被密封流体的压力而将密封环支承,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杯状垫圈的橡胶材料损伤。又,由于在杯状垫圈的外周部设有支承板,因此利用弹性可与台阶状安装面的轴向面密接,发挥密封能力。在上述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支承板在其外周可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密封环的外周角部倒角的轴向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中,因在支承板上设置有筒状部,故容易将杯状垫圈插入台阶状安装面。从而,由于与台阶状安装面密接的杯状垫圈的外周面处于正常的密接状态,因此具有可提高杯状垫圈密封能力的效果。并且,即使被密封流体的压力作用于杯状垫圈的外周面,因由筒状部将外周部支承,故可提高外周面的密封能力。又,由于由筒状部将杯状垫圈整体支承,因此可发挥耐久性,同时可使密封环的密封面与对向密封面对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可获得如下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由于将橡胶状弹性材料制的杯状垫圈与支承板接合成一体,因此,在具有密封能力和弹性力的状态下将密封环的接合面支承于台阶状安装面,同时可将密封环的密封面与对向的密封面密接,获得可防止偏磨损的效果。并且,即使密封环受到了被密封流体的压力,由于利用了设置于杯状垫圈的支承板对抗被密封流体的压力将密封环支承,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杯状垫圈的橡胶材料损伤。又,由于在杯状垫圈的外周部中设有支承板,因此利用弹性可与台阶状安装面的外周面密接,发挥密封能力。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由于与杯状垫圈一体化的支承板的内径小于贯通台阶状安装面的通孔直径,因此杯状垫圈的本体增强,可有效地防止从密封环的外周面至台阶状安装面内的通孔发生龟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由于在支承板上设置有圆筒部,因此,在将密封环与杯状垫圈嵌合以及不损伤该杯状垫圈的情况下,极容易插入台阶状安装面。从而,由于与台阶状安装面密接的杯状垫圈的外周面处于正常的密接状态,故具有可提高杯状垫圈密封能力的效果。并且,即使被密封流体的压力作用于杯状垫圈的筒部,因由圆筒部支承筒部,故可提高筒部的密封能力。又,由于由圆筒部和支承面将杯状垫圈整体支承,因此可发挥杯状垫圈的耐久性,同时可使密封环的密封面与对向密封面平行地对应密封,具有可防止密封面偏磨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装置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机械密封装置1中的第1密封环2与杯状垫圈10组合安装前的半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第1密封环2与杯状垫圈10组合安装前的半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第1密封环2与杯状垫圈10组合安装前的半剖视图。图6为传统的机械密封装置的半剖视图。图7为传统的第1密封环2与杯状垫圈10组合安装前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装置。另外,下面说明的各附图不是特许用的概念图,而是具体实施的正确的设计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表示机械密封装置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的密封环与杯状垫圈组合的半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密封环与杯状垫圈组合的半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密封环与杯状垫圈组合的半剖视图。图1中,机械密封装置1以安装于第1密封环2的杯状垫圈10为中心,设置有第1密封环2、第2密封环3、波纹管4和弹簧7组合而成的弹起装置9、以及第2密封环3和波纹管4结合而成的连接环5。第1密封环2是剖面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1),其结构是,将安装于回转轴(60)的第1密封环(3)与安装于密封外壳(50)的第2密封环(2)的密封面相互密接,将高压被密封流体侧(A)与低压侧(B)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所述密封环(2,3)的密封面(2 A,3A);一杯状垫圈(10),它包括一橡胶状弹性材料制的本体(11);以及一支承板(13),所述支承板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杯状垫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50)具有一位于所述低压侧(B)的通孔(51),并 具有一台阶状安装面(50A),所述台阶状安装面由一径向延伸面和一轴向延伸的周面构成,所述杯状垫圈(10)设置在所述密封环(2)和所述台阶状安装面(50A)之间,所述支承板(13)设置在所述杯状垫圈(10)中靠近所述台阶状安装 面(50A)的所述径向延伸面处,并与所述径向延伸面基本平行,所述杯状垫圈(10)的所述支承板(13)的内径(D1)是在从所述密封环(2)的内周面(2C)的直径到延伸通过所述台阶状安装面(50A)的所述通孔(51)的内周面的直径(D3 )的范围内,并且所述杯状垫圈(10)中的所述支承板(13)的内径(D1)小于所述杯状垫圈(10)的所述本体(11)的带孔的底部(11A)的内周面(11A1)的直径(X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