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2389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1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充电方法中,通过设置在终端充电插槽处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距离信息的变化,当距离信息的变化满足条件时,基于距离信息的变化,通过充电电路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本方案在中,在外接充电器插入终端充电插槽或者需将外接充电器接口拔出终端充电插槽时,可实现在外接充电器的充电插拔操作之前,由终端进行相应电流控制。从而避免终端的电池在瞬间电流出现大的变化,达到维持或保护电池性能的目的,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

Charg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充电时,通常是通过外接充电器插入终端的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插槽对终端电池进行供电。而在充电器插入或拔出时往往是用户直接人工发起的,会对电池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例如,移动终端正在进行大电流充电,用户突然快速地拔掉充电器,此时电池由原来的大电流充电充入急转为放电状态(终端本身需要功耗,相当于放电状态),易导致电池性能降低,缩短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可避免移动终端的电池在瞬间电流变化较大,保持电池性能。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包括壳体、充电电路、电池、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充电插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槽内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外接充电器可通过所述充电插槽与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以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基于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壳体、充电电路、电池、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充电插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槽内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外接充电器可通过所述充电插槽与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以为所述电池充电;若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由于第一距离变成第二距离,则当检测到外接充电器通过所述充电插槽向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充电电路控制充电电流由指定电流值逐渐增大至所述电池对应的额定电流值,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的充电方法。本申请实施中,通过在终端的充电插槽处设置接近传感器,当该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由第一距离变为第二距离时,进行第一充电控制,即当检测到充电器插入完成后控制充电电流由小变大渐渐递增;当该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距离由第二距离变为第一距离时,进行第二充电控制,即制充电电流由大变小渐渐递减。本方案在中,在外接充电器插入终端充电插槽或者需将外接充电器接口拔出终端充电插槽时,可实现在外接充电器的充电插拔操作之前,由终端进行相应电流控制。从而避免终端的电池在瞬间电流出现大的变化,达到维持或保护电池性能的目的,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局部与外接充电器的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局部与外接充电器的另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局部与外接充电器的又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终端10可以包括壳体11、显示屏12、电路板13、电池14。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中,壳体11可以形成终端10的外部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11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15可以为塑胶壳体、陶瓷壳体、玻璃壳体等。其中,显示屏12安装在壳体11中。显示屏12电连接至电路板13上,以形成终端10的显示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的显示面可以设置非显示区域,比如:终端10的顶端或/和底端可以形成非显示区域,即终端10在显示屏12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非显示区域,终端1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安装摄像头、受话器等器件。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的显示面也可以不设置非显示区域,即显示屏12可以为全面屏。其中,显示屏12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12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1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安装在壳体11上后,壳体11和显示屏1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收纳空间可以收纳终端10的器件,比如电路板13、电池14等。其中,电路板13安装在壳体11中,电路板13可以为终端10的主板,电路板13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3可以固定在壳体15内。具体的,电路板13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壳体1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壳体1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电路板13具体固定到壳体15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其中,电池14安装在壳体11中,电池11与电路板13进行电连接,以向终端10提供电源。壳体11可以作为电池14的电池盖。壳体11覆盖电池14以保护电池14,减少电池14由于终端1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在申请本实施例中,电池11可以为锂离子电池。电池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池形状可以为方形、条形或者其他形状,实际应用中,其形状可根据终端本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终端10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以集成在电路板13上。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3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终端10的运转。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用于运行终端1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overIntern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包括壳体、充电电路、电池、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充电插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槽内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外接充电器可通过所述充电插槽与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以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基于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包括壳体、充电电路、电池、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充电插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槽内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外接充电器可通过所述充电插槽与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以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基于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收发端的朝向与所述外接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插槽时的移动方向垂直或平行;所述判断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检测到的距离信息是否由第一距离变成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若是,则判定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满足预设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包括: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从指定电流值逐渐增大至所述电池对应的额定充电电流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收发端的朝向与所述外接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插槽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判断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检测到的距离信息是否由第二距离变成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若是,则判定所述距离信息的变化满足预设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逐渐变化,包括: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从当前充电电流值逐渐减小至指定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