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浸润机理的原位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属于电池原位表征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二次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载体,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清洁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一代无污染能源。然而随着电池尺寸的增大,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注液之后,电池内部电极会出现电解液未浸润电极的现象。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是锂离子传输的媒介,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液交换锂离子。如果正负极之间没有电解液,那么这部分电极就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电池内部部分电极材料没有发挥容量,并且增加电池阻抗,从而使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另外,电池内阻的增大也会使电池发热,导致电池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这些问题将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甚至引起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已知文献中研究电池中电解液浸润性的技术有电化学阻抗法、中子成像等方法。首先电化学阻抗法是目前监测电池中电解液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未注入电解液的电池放置在真空密闭空间中;步骤二、将碘化锂溶于电解液于中,除去未溶解的碘化锂,得到电解液A;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电解液A注入到步骤一的电池中后,进行CT扫描,通过多次扫描能够观察到电解液浸润电池的过程;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得到电解液未浸润电池的区域,以及定量化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未注入电解液的电池放置在真空密闭空间中;步骤二、将碘化锂溶于电解液于中,除去未溶解的碘化锂,得到电解液A;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电解液A注入到步骤一的电池中后,进行CT扫描,通过多次扫描能够观察到电解液浸润电池的过程;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得到电解液未浸润电池的区域,以及定量化分析。2.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森,宋维力,梁智博,杨乐,王潘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