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96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属于电池原位表征领域。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造影剂,在不影响电池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电解液浸润过程的CT扫描,并对电解液浸润过程进行定量化分析,从而分析电解液的浸润机理。本方法包括:CT‑锂电池注液系统搭建、造影剂种类选择、CT图像后处理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电池注液装置抽真空,从而可以使电池的测试环境更加接近实际的注液环境,并向电解液中添加造影剂增加电解液在CT图像中的显影度,以便更准确得定量化分析电解液在电池中的注液过程,从而指导电池的产业化生产以及后续的研究。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wetting process of lithium battery electroly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浸润机理的原位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属于电池原位表征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二次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载体,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清洁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一代无污染能源。然而随着电池尺寸的增大,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注液之后,电池内部电极会出现电解液未浸润电极的现象。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是锂离子传输的媒介,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液交换锂离子。如果正负极之间没有电解液,那么这部分电极就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电池内部部分电极材料没有发挥容量,并且增加电池阻抗,从而使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另外,电池内阻的增大也会使电池发热,导致电池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这些问题将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甚至引起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已知文献中研究电池中电解液浸润性的技术有电化学阻抗法、中子成像等方法。首先电化学阻抗法是目前监测电池中电解液浸润性良好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未注入电解液的电池放置在真空密闭空间中;步骤二、将碘化锂溶于电解液于中,除去未溶解的碘化锂,得到电解液A;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电解液A注入到步骤一的电池中后,进行CT扫描,通过多次扫描能够观察到电解液浸润电池的过程;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得到电解液未浸润电池的区域,以及定量化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原位表征锂电池电解液三维浸润过程的定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未注入电解液的电池放置在真空密闭空间中;步骤二、将碘化锂溶于电解液于中,除去未溶解的碘化锂,得到电解液A;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电解液A注入到步骤一的电池中后,进行CT扫描,通过多次扫描能够观察到电解液浸润电池的过程;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得到电解液未浸润电池的区域,以及定量化分析。2.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森宋维力梁智博杨乐王潘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