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882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追溯的数据表、定义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追溯链生成及追溯查询与展示。所构建的数据表包括物料实体表和物料关系表,分别存储物料信息和工序间的物料关系。首先基于制造BOM指定不同的物料采用的追溯规则,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规划追溯要求,自动拆分工单,开工操作时对人、机、料、法、环等数据进行记录,一道工序完成后记录质量检验信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接收查询时,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追溯展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批次与单件混合应用的数据追溯链,能够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视、可控、可追,可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汽车零部件等多种类型企业,能够满足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控要求。

A two-way trac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与系统,属于信息领域,适用于对产品过程有追溯需求的企业。
技术介绍
生产过程及供应链全流程的追溯已经成为食品药品、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多个行业刚性需求。如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法修订以后,牛奶、桶装油、高端白酒成为全过程追溯的试点行业;汽车主机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考察时,零部件企业是否具有追溯系统成为关键考核项。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环节多,基础管理薄弱等问题,原材料、生产过程数据、检测数据、配送情况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追溯要求。个别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虽然实施了“可追溯+”、“一物一码”等建设项目,但更侧重在原材料和消费环节的物料追溯,并没有全面管理企业生产过程数据,尚存在追溯链条上的信息断点;产品追溯方法通过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作为批次或单件的身份标签,无法自动记录生产过程信息。另外,目前国内示范项目搭建的追溯原型系统,投入较大,尚缺乏能在大量中企业进行快速实施、快速应用的性价比较高的以国产自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当前追溯方式单一、固定,不能适应不同场合对于分批、批次及单件混合管理等复杂生产模式下的追溯管理的问题;并且缺乏对人、机、料、法、环等数据的综合采集,信息流不畅通,展示方式不直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与系统,搭建混合式追溯数据模型,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批次和单件管控混合模式下的双向追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基础件、装备、食品等各行业对批次追溯和单件追溯的不同要求。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追溯的数据表结构,包括物料实体表和物料关系表;所述物料实体表的属性包括物料ID、物料编码、物料条码、生产批次号、工序操作人员、设备编号、操作工艺规程、环境参数、质量检验信息和时间戳,所述物料ID存放了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内码用于数据库链接;所述物料关系表包括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2)对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进行定义,基于制造BOM,对产品下的组成物料进行定义,指定不同的物料分别采用批次、单件追溯模式;(3)对于一个生产计划,追溯链从原材料开始,通过添加原材料的批次号进行原材料标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规划追溯要求,则对工单进行分批处理,自动拆分工单;在工人对拆分后的工单进行开工操作时,自动在物料实体表中记录工单对应的人员、设备、物料、操作规程、环境信息,打上时间戳;在一道工序完成后,中间需要质检暂停点时,在质检或班组长确认后,记录质量检验信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物料关系表中关联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根据质量检验规程,在检验合格后,物料进入半成品库或成品库;(4)在接收到正向追溯、反向追溯以及对中间任意工序节点的生产信息查询时,依据物料信息及物料关系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追溯展示,在追溯树中,每个节点代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序,点击工序节点,会显示追溯详细信息,包括工序名称、物料编码、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所属仓库、加工设备、检验参数,构成该工序节点的全息地图。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如果一个产品的中间零件只要有一个做了单件追溯标记,则该零件相关的后续零件都做单件追溯标记。作为优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物料及工单依靠条码或RFID进行标识与跟踪,通过扫枪或读卡器对物料或工单进行识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追溯相关的数据表,包括物料实体表和物料关系表;所述物料实体表的属性包括物料ID、物料编码、物料条码、生产批次号、工序操作人员、设备编号、操作工艺规程、环境参数、质量检验信息和时间戳,所述物料ID存放了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内码用于数据库链接;所述物料关系表包括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定义单元,用于对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进行定义,基于制造BOM,对产品下的组成物料进行定义,指定不同的物料采用的追溯规则,包括批次追溯、单件追溯或不追溯;追溯信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生产全过程的追溯信息,对于一个生产计划,追溯链从原材料开始,通过添加原材料的批次号进行原材料标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规划追溯要求,则对工单进行分批处理,自动拆分工单;在工人对拆分后的工单进行开工操作时,自动在物料实体表中记录工单对应的人员、设备、物料、操作规程、环境信息,打上时间戳;在一道工序完成后,中间需要质检暂停点时,在质检或班组长确认后,记录质量检验信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物料关系表中关联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根据质量检验规程,在检验合格后,物料进入半成品库或成品库;以及,追溯查询与展示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正向追溯、反向追溯以及对中间任意工序节点的生产信息查询时,依据物料信息及物料关系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追溯展示,在追溯树中,每个节点代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序,点击工序节点,会显示追溯详细信息,包括工序名称、物料编码、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所属仓库、加工设备、检验参数,构成该工序节点的全息地图。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批次和单件管控混合模式下的追溯方法,提出分批和单件结合的规则定义,定义了不同的追溯模式,给出了追溯数据结构,定义了追溯业务操作流程,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基础件、装备、食品等各行业对批次追溯和单件追溯的不同要求,具有通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搭建混合式追溯数据模型,同时支持批次和单件混合追溯模式,定义追溯模式;2、自动拆分工单,细化到每个半成品对应一个工单,通过工单记录数据流转;3、把人、机、料、法、环等信息关联到工单,形成完整数据链;4、搭建追溯链数据库结构,采用树状结构进行追溯链管理;5、支持对追溯树的正向查询和反向查询,采用树状结构展示追溯树,支持追溯报告生成。附图说明图1为批次-单件混合追溯示意图。图2为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定义图。图3为双向追溯示意图。图4为追溯数据结构示意图。图5为追溯业务流程示意图。图6为系统构造的追溯树及详细信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主要包括追溯数据结构、混合追溯规则定义、追溯业务流程、追溯展示几个步骤。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件与批次混合追溯的场景进行说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追溯大部分情况是一个种混合模式,即既有单件也有批次追溯的综合应用场景。如在前期工序,原料投产通常按批次进行管理(食品行业管控面粉的批号;机械加工管理钢材的炉号),随着后续工序的展开,物料逐步分批,最后在产成品阶段,实现对产成品单件的标识和信息记录。以某汽车零件为例,单件-批次追溯混合的追溯方式由图1展现。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个产品的中间零件中只要有一个零件做到了单件标识,该零件相关的后续零件就都应该做到单件标识,最终整个产品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追溯的数据表结构,包括物料实体表和物料关系表;所述物料实体表的属性包括物料ID、物料编码、物料条码、生产批次号、工序操作人员、设备编号、操作工艺规程、环境参数、质量检验信息和时间戳,所述物料ID存放了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内码用于数据库链接;所述物料关系表包括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2)对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进行定义,基于制造BOM,对产品下的组成物料进行定义,指定不同的物料采用的追溯规则,包括批次追溯、单件追溯或不追溯;(3)对于一个生产计划,追溯链从原材料开始,通过添加原材料的批次号进行原材料标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规划追溯要求,则对工单进行分批处理,自动拆分工单;在工人对拆分后的工单进行开工操作时,自动在物料实体表中记录工单对应的人员、设备、物料、操作规程、环境信息,打上时间戳;在一道工序完成后,中间需要质检暂停点时,在质检或班组长确认后,记录质量检验信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物料关系表中关联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根据质量检验规程,在检验合格后,物料进入半成品库或成品库;(4)在接收到正向追溯、反向追溯以及对中间任意工序节点的生产信息查询时,依据物料信息及物料关系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追溯展示,在追溯树中,每个节点代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序,点击工序节点,会显示追溯详细信息,包括工序名称、物料编码、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所属仓库、加工设备、检验参数,构成该工序节点的全息地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追溯的数据表结构,包括物料实体表和物料关系表;所述物料实体表的属性包括物料ID、物料编码、物料条码、生产批次号、工序操作人员、设备编号、操作工艺规程、环境参数、质量检验信息和时间戳,所述物料ID存放了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内码用于数据库链接;所述物料关系表包括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2)对批次-单件混合追溯规则进行定义,基于制造BOM,对产品下的组成物料进行定义,指定不同的物料采用的追溯规则,包括批次追溯、单件追溯或不追溯;(3)对于一个生产计划,追溯链从原材料开始,通过添加原材料的批次号进行原材料标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规划追溯要求,则对工单进行分批处理,自动拆分工单;在工人对拆分后的工单进行开工操作时,自动在物料实体表中记录工单对应的人员、设备、物料、操作规程、环境信息,打上时间戳;在一道工序完成后,中间需要质检暂停点时,在质检或班组长确认后,记录质量检验信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物料关系表中关联上道工序的物料ID和下道工序的物料ID;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根据质量检验规程,在检验合格后,物料进入半成品库或成品库;(4)在接收到正向追溯、反向追溯以及对中间任意工序节点的生产信息查询时,依据物料信息及物料关系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追溯展示,在追溯树中,每个节点代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序,点击工序节点,会显示追溯详细信息,包括工序名称、物料编码、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所属仓库、加工设备、检验参数,构成该工序节点的全息地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如果一个产品的中间零件只要有一个做了单件追溯标记,则该零件相关的后续零件都做单件追溯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全过程双向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物料及工单依靠条码或RFID进行标识与跟踪,通过扫枪或读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朱凌超付德平丁妤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简睿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