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528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属于冷却器领域。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冷却仓,所述冷却仓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风机相连接,还包括多层散热装置,所述多层散热装置包括运输网带与驱动电机,所述运输网带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排列,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两个,分别驱动所述运输网带的奇数层与偶数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冷却器中设有冷却仓,冷却仓中设有多层运输网带,其运输网带上设有小孔,生物质颗粒经过运输网带的逐层传送,使其与冷却仓中的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其冷却散热的目的。

A kind of biomass particle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猛,但这是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并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化石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找一种可再生能源已经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双重属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国是能耗大国,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生物质能是必然选择。生物质经过压缩成型后,其体积大幅减小从而更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解决了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的关键难题,因此该技术及设备非常适合于生物质发电、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新型炊事燃料。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生物质颗粒经过制粒成型之后,其出料生物质颗粒温度高达80~90℃结构较为松弛,容易破碎,必须经过冷却散热,来实现其降温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逆流式冷却器来达到其降温的目的,但逆流式冷却器其冷却效果不佳,往往会残留部分热量,达不到其冷却散热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在冷却器中设有冷却仓,冷却仓中设有多层运输网带,其运输网带上设有小孔,生物质颗粒经过运输网带的逐层传送,使其与冷却仓中的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其冷却散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技术目的,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冷却仓,所述冷却仓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风机相连接,还包括多层散热装置,所述多层散热装置包括运输网带与驱动电机,所述运输网带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排列,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两个,分别驱动所述运输网带的奇数层与偶数层。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包括底座,其底座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置有冷却仓,所述冷却仓为冷却生物质颗粒的场所,所述冷却仓设有多层运输网带,用于冷却的生物质颗粒通过进料斗之后均匀散落在所述运输网带上,所述支架上方设有用于与抽风装置相连接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除尘管道与风机相连接,所述风机用于抽风,所述冷却器工作时,风机通过除尘管道进行抽风,与位于所述冷却仓下方的出料斗的未封闭空间形成对流,所述冷却仓的热量和尘土通过风机的作用从所述除尘管道排出。所述支架外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冷却仓中所述运输网带的左右运动。所述驱动电机一通过链条与所述运输网带的奇数层的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可带动运输网带向同一方向传输,所述驱动电机二通过链条与所述运输网带的偶数层的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驱动偶数层所述运输网带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奇数层所述运输网带与其偶数层所述运输网带方向相反,运动速度相同,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设置,使得运输网带的轴承扭力减少,减少了对所述运输网带的损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运输网带奇数层传输方向与所述运输网带偶数层传输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位于所述运输网带中的轴承一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两个,设在所述支架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位于所述运输网带中的轴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运输网带设有6个,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排列,生物质颗粒通过在所述运输网带上逐层的左右移动散发热量,所述驱动电机一可驱动奇数层所述运输网带向同一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电机二可驱动偶数层的所述运输网带向与奇数层所述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对所述运输网带进行左右平移的驱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设置减小了对所述运输网带中轴承扭力的作用,减少对运输网带的损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运输网带一端设有轴承一,所述运输网带另一端设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与张紧杆连接,所述张紧杆通过固定装置与护边组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每个所述运输网带中设有两个轴承,轴承一为立式座轴承,所述轴承一用于与链条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通过所述链条的转动来驱动对所述运输网带的长度方向上匀速运动,轴承二为滑块座轴承,所述轴承二与张紧杆连接,所述张紧杆通过固定装置与护边组件固定,所述轴承二上穿套轴,所述轴上设有链轮,网带安装在所述链轮上,通过调节螺母来张紧所述网带,进行所述网带的传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每个所述运输网带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架滚筒,所述支撑架滚筒上方设有网带,所述网带上设有若干小孔,每个所述小孔可容纳体积的小于用于冷却的生物质颗粒的体积。所述冷却仓中设有多个运输网带,每个所述运输网带的终端与其下层所述运输网带的始端对应,生物质颗粒通过所述运输网带的终端均匀散落在其下层所述运输网带的始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运输网带设有6层,每个所述运输网带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架滚筒,所述支撑架滚筒上方设有网带,所述支撑架滚筒用来支撑和带动所述网带的左右移动,所述网带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小孔可容纳的体积小于生物质颗粒的体积,所述网带上小孔的设置进一步的扩大所述生物质颗粒的散热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出风口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管道与除尘器,所述除尘管道至少有两条,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间设有除尘管道一,所述风机与所述除尘器间设有除尘管道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所述除尘管道一与生物质颗粒冷却器相连接,所述除尘管道一与所述冷却器出风口相连接,冷却器在工作时,所述风机处于往外抽风的状态,生物质颗粒的热量以及粘附在所述生物质颗粒上的灰尘等细小颗粒通过出风口排出,所述排出的细小颗粒等物质经过除尘管道到达所述除尘器,所述细小颗粒等物质经过所述除尘器处理,减小烟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清洁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出风口下方与冷却仓连通,所述出风口上方与所述除尘管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下方连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上方连通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支架中间位置,所述出风口下方与冷却仓连通,所述出风口上方与除尘管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下方的连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上方的连通面积,所述出风口的设置,能更大面积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运输网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滚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出风口,3、运输网带,4、驱动电机,5、出料斗,6、进料斗,7、除尘装置,8、风机,9、链条,10、冷却仓,31、支撑架滚筒,32、轴承一,33、轴承二,34、网带,35、张紧杆,36、固定装置,71、除尘管道,72、除尘器。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图2图5所示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包括底座1,其底座上方设有支架,支架上置有冷却仓10,冷却仓10为冷却生物质颗粒的场所,冷却仓10设有多层运输网带3,用于冷却的生物质颗粒通过进料斗6之后均匀散落在运输网带3上,冷却仓10上方设有用于与抽风装置相连接的出风口2,出风口2通过除尘管道一71与风机8相连接,风机8用于抽风,冷却器工作时,风机8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所述底座(1)上的冷却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10)上方设有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与风机(8)相连接,还包括多层散热装置,所述多层散热装置包括运输网带(3)与驱动电机(4),所述运输网带(3)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排列,所述驱动电机(4)设有两个,分别驱动所述运输网带(3)的奇数层与偶数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所述底座(1)上的冷却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10)上方设有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与风机(8)相连接,还包括多层散热装置,所述多层散热装置包括运输网带(3)与驱动电机(4),所述运输网带(3)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排列,所述驱动电机(4)设有两个,分别驱动所述运输网带(3)的奇数层与偶数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网带(3)奇数层传输方向与所述运输网带(3)偶数层传输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链条(9)与位于所述运输网带(3)中的轴承一(3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网带(3)一端设有轴承一(32),所述运输网带另一端设有轴承二(33),所述轴承二(32)与张紧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梁念喜阮景波王靖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鼎梁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