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47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53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器主体、圆柱压缩弹簧和调整杆;联轴器主体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圆柱压缩弹簧设置在通孔内;调整杆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螺纹副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上述挠性联轴器结构在不改变调整套接口内径和调整杆直径的基础上,能有效防止调整杆在调整套内发生径向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的
,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光学实验及光学仪器中,经常需要对光路中的镜片进行位置的调整,这种调整一般采用螺纹副进行,螺纹副的调整杆伸入与镜架螺纹连接的调整套内,转动螺纹副,通过调整杆带动调整套旋转伸缩,调整套对镜架内的镜片夹持机构施加作用力,实现镜片位置的微调。在旋转螺纹副的过程中,为防止调整杆在调整套内发生径向移动,需要在调整杆外增加弹簧结构,这就要求增大调整套接口的内径,或者减小调整杆的直径。若是增大调整套接口的内径,则会使套整套的壁厚减小,在随调整杆转动过程中受调整杆作用力可能会发生形变,增加更换频率。若是减小调整杆的直径,则调整杆在对调整套施力过程中,受到调整套对其的反作用力及螺纹副的扭转力更容易发生变形,不但影响调整精度,也会增加调整杆的更换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在不改变调整套接口内径和调整杆直径的基础上,有效防止调整杆在调整套内发生径向偏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器主体、圆柱压缩弹簧和调整杆;联轴器主体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圆柱压缩弹簧设置在通孔内;调整杆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螺纹副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进一步地,上述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还包括联轴器套筒和限位片;联轴器主体靠近第一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孔;调整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槽;限位片穿过限位孔后插设在限位槽内;联轴器套筒套设在联轴器主体外与限位片对应的位置。进一步地,联轴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靠近限位孔。进一步地,联轴器主体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的端面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重合;螺旋形凹槽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上。进一步地,第二环形凸台上设置有顶丝孔;顶丝穿过顶丝孔抵靠在螺纹副上。进一步地,限位孔包括开放端位于联轴器主体第一端面、封闭端位于第一环形凸台边缘的第一孔体以及从第一孔体延伸至联轴器主体内壁的第二孔体。进一步地,调整杆包括圆杆段和六角杆段;限位槽设置在圆杆段上。上述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上述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器主体、圆柱压缩弹簧和调整杆;联轴器主体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圆柱压缩弹簧设置在通孔内;调整杆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将调整杆插入调整套内,螺纹副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圆柱压缩弹簧上,并通过顶丝或抱箍将联轴器主体固定在螺纹副上,旋转螺纹副,带动挠性联轴器结构转动,设置在联轴器主体通孔内的圆柱压缩弹簧使调整杆具有一定的自动伸缩量,防止长度方向过紧,便于整个组件的安装及工作中的调谐,而联轴器主体上的螺旋形凹槽类似于弹簧结构,使联轴器主体在径向及轴向具有一定的挠度,可以纠正螺纹副及镜架调节孔的偏心误差。由上可知,上述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在联轴器主体通孔内的圆柱压缩弹簧,使调整杆具有一定的自动伸缩量,防止长度方向过紧,便于整个组件的安装及工作中的调谐;2、联轴器主体上的螺旋形凹槽类似于弹簧结构,使联轴器主体在径向及轴向具有一定的挠度,可以纠正螺纹副及调整套的偏心误差,与圆柱压缩弹簧配合,二者共同实现了提高镜片调节精度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中联轴器主体的主视图;图5为图4所示联轴器主体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安装示意图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100,包括联轴器主体101、圆柱压缩弹簧102和调整杆103;联轴器主体101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104,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105;圆柱压缩弹簧102设置在通孔104内;调整杆103从联轴器主体101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104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102上;螺纹副201从联轴器主体101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104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102上。其中,螺旋形凹槽105可以贯穿联轴器主体101,也可以不贯穿联轴器主体101。将调整杆103插入镜架202的调整套203内,螺纹副201从联轴器主体101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104内,抵靠在圆柱压缩弹簧102上,并通过顶丝204或抱箍将联轴器主体101固定在螺纹副201上,旋转螺纹副201,带动挠性联轴器结构100转动,设置在联轴器主体101的通孔104内的圆柱压缩弹簧102使调整杆103具有一定的自动伸缩量,防止长度方向过紧,便于整个组件的安装及工作中的调谐,而联轴器主体101上的螺旋形凹槽105类似于弹簧结构,使联轴器主体101在径向及轴向具有一定的挠度,可以纠正螺纹副201及调整套203的偏心误差。进一步地,上述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还包括联轴器套筒106和限位片107;联轴器主体101靠近第一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孔108;调整杆103上设置有与限位孔108对应的限位槽109;限位片107穿过限位孔108后插设在限位槽109内;联轴器套筒106套设在联轴器主体101外与限位片107对应的位置。设置限位片107可以有效防止联轴器主体101带动调整杆103转动时二者发生周向的相对位移,提高镜片205的调节精度,而联轴器套筒106的设置有效防止限位片107脱落。进一步地,联轴器主体101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110;第一环形凸台110靠近限位孔108。第一环形凸台110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安装联轴器套筒106。进一步地,联轴器主体101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111;第二环形凸台111的端面与联轴器主体101的第二端面重合;螺旋形凹槽105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111上。在联轴器主体101上开设螺旋形凹槽105将会对联轴器主体101自身的结构强度产生不良影响,而第二环形凸台111的设置目的在于加厚联轴器主体101的壁厚,尽量减小不良影响,保证联轴器主体101的结构强度,使螺纹副201在对联轴器主体101施加作用力时,联轴器主体101不易变形。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挠性联轴器结构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主体、圆柱压缩弹簧和调整杆;所述联轴器主体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圆柱压缩弹簧设置在通孔内;所述调整杆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螺纹副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主体、圆柱压缩弹簧和调整杆;所述联轴器主体具有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靠近第二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圆柱压缩弹簧设置在通孔内;所述调整杆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一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螺纹副从联轴器主体的第二端面插入通孔内,抵靠在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轴器套筒和限位片;所述联轴器主体靠近第一端面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调整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片穿过限位孔后插设在限位槽内;所述联轴器套筒套设在联轴器主体外与限位片对应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伸缩的挠性联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斌丁金滨刘斌江锐熊光亮詹绍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