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模块式后灌注检查井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模块式后灌注检查井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道路工程检查井施工,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道路工程检查井施工。
技术介绍
市政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市政检查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市政管线的正常运行。传统做法是采用粘土砖砌筑检查井,如申请号为201520441730.5的公开的一种检查井结构,包括砖砌检查井筒,所述砖砌检查井筒的上端支撑有现浇的混凝土井圈,混凝土井圈的上端通过化学螺栓连接有井盖框,井盖框的外周设置沥青路面层,沥青路面层与井盖框的上端面平齐。该技术杜绝了井盖框松动的发生,而且井盖框的平整度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生产实心粘土砖所需的粘土资源属可耕地中较优质的粘土,因此粘土砖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是不可逆转性的破坏;同时粘土砖砌筑检查井砌筑工艺繁琐、施工周期长;而且粘土砖砌筑检查井防渗性欠佳,易出现污水渗透,进而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由于周边道路结构层压实度不足、井身强度低等因素,在粘土砖砌筑检查井中也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模块式后灌注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基础井圈模块(4),基础井圈模块(4)的底部设有基础(404),内部设有底层灌注孔(402),侧壁上设有下管孔(403),安装时确保下管孔(403)与管道(5)的设计位置对应,安装完成后填筑基础井圈模块(4)周边的路基(11),并在设计高度铺设土工格栅(6),土工格栅(6)反包路基(11);S2:逐层安装下部井圈模块(3),下部井圈模块(3)内部均设有下层灌注孔(302),底层下部井圈模块(3)设有上管孔(303),安装底层下部井圈模块(3)时,上、下管孔(403)对齐并拼接成管孔,底层灌注孔(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模块式后灌注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基础井圈模块(4),基础井圈模块(4)的底部设有基础(404),内部设有底层灌注孔(402),侧壁上设有下管孔(403),安装时确保下管孔(403)与管道(5)的设计位置对应,安装完成后填筑基础井圈模块(4)周边的路基(11),并在设计高度铺设土工格栅(6),土工格栅(6)反包路基(11);S2:逐层安装下部井圈模块(3),下部井圈模块(3)内部均设有下层灌注孔(302),底层下部井圈模块(3)设有上管孔(303),安装底层下部井圈模块(3)时,上、下管孔(403)对齐并拼接成管孔,底层灌注孔(402)和下层灌注孔(302)连通并向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18),继续安装下部井圈模块(3),每安装1层后,均在其周边填筑路基(11)并反包土工格栅(6),每安装2~3层后,在下层灌注孔(302)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18);S3:安装中部井圈模块(2),中部井圈模块(2)的内部设有第一中层灌注孔(202)和第二中层灌注孔(204),第一中层灌注孔(202)与底层灌注孔(402)连通,在中部井圈模块(2)的周边填筑路基(11)并反包土工格栅(6),向第一中层灌注孔(202)内灌入自密实混凝土(18);S4:逐层安装上部井圈模块(1),上部井圈模块(1)内部均设有上层灌注孔(102),安装第一节上部井圈模块(1)后,在第一节上部井圈模块(1)的周边填筑路基(11)并反包土工格栅(6),安装第二层上部井圈模块(1)后,在第二层上部井圈模块(1)的周边填筑下基层(12)并反包土工格栅(6),安装第三节上部井圈模块(1)后,在第三层上部井圈模块(1)的周边填筑上基层(13)并反包土工格栅(6),上层灌注孔(102)与第二中层灌注孔(204)连通,向上层灌注孔(102)及第二中层灌注孔(204)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18);S5:浇筑现浇井圈(10)并在现浇井圈(10)内埋设井盖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昂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