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离子型稀土基本采用“搬山”式开采,即将矿山表层的植被和土壤全部剥离,获取原矿,导致原始土壤层全部被破坏。稀土采完后,矿山即以裸露基岩层(即花岗岩风化壳)的形式接受自然剥蚀。20世纪90年以来,原位浸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即将硫酸按和硫酸浸矿液通过注液井注入矿土,提取稀土。过量的硫酸按和硫酸浸矿液改变了矿山的地球化学环境、加速了矿山环境的恶化,使得矿山整体酸化,土壤贫瘩,矿体深部氨氮富集,导致矿区沟壑纵横、化学污染严重、土壤破坏地区植被难以存活。现有技术中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其渗透反应墙只设置在地面以下,渗透反应墙无法对地面以上的渗滤液进行吸收处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透反应墙无法同时阻隔废弃矿山底部其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污染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2),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其朝向废弃矿山(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9)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的固砂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2),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其朝向废弃矿山(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9)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的固砂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架,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包括至少一个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2)包括至少一个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为插入所述容置架内的可拆卸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板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架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容置架其位于所述地表以上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冯秀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