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28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通过将常规络合反应中偶氮化合物A和B一同反应的过程,改进为将偶氮化合物A和B在不同酸碱环境下分别络合的方式,从而避免产物中出现杂质。使得最终得到的产物中只有溶剂红KL,没有了其他杂质,溶剂红KL的颜色更加鲜艳,强度也更加牢固。

Production process of high colouring strength and bright color Solvent Red K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溶剂红KL主要应用于木器染色、各种天然及合成皮革的着色,以及各类金属透明涂料、溶剂型油墨、铝箔、真空电镀薄膜及烫金材料的着色,溶剂红KL中起到染色作用的是[A→Cr←B]-Na+,但是现有的溶剂红KL由于其制作工艺的问题,导致其产品中含有多种杂质,降低了溶剂红的色泽和强度。现有生产工艺的络合反应采用一步混合投偶氮化合物A和B的生产方式,导致该络合产物中夹杂着三种产物分别为:[A→Cr←B]-Na+(溶剂红,色相纯,鲜艳,着色力高),[B→Cr←B]-Na+(溶剂橙62#,红光橙)和[A→Cr←A]-Na+(溶剂红8#,蓝光红),由于溶剂橙62#和溶剂红8#这两种杂质的色相纯度低,着色力差,起不到溶剂红染色的作用,所以这两种杂质的存在会降低原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导致最终产品颜色暗淡,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生产工艺产出的染料中含有杂质,影响其色泽和强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所需基本原材料包括:4‑硝基‑2‑氨基苯酚、2‑甲氧基‑4‑硝基苯胺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S1.偶合反应:4‑硝基‑2‑氨基苯酚和2‑甲氧基‑4‑硝基苯胺经重氮化反应后,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产物经过滤,水洗干燥后生成偶氮化合物。S2.络合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先将4‑硝基‑2‑氨基苯酚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偶氮化合物络合得到1:1络合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1:1络合物与2‑甲氧基‑4‑硝基苯胺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偶氮化合物络合得到1:2不对称络合物。S3...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所需基本原材料包括:4-硝基-2-氨基苯酚、2-甲氧基-4-硝基苯胺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S1.偶合反应:4-硝基-2-氨基苯酚和2-甲氧基-4-硝基苯胺经重氮化反应后,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产物经过滤,水洗干燥后生成偶氮化合物。S2.络合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先将4-硝基-2-氨基苯酚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偶氮化合物络合得到1:1络合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1:1络合物与2-甲氧基-4-硝基苯胺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偶氮化合物络合得到1:2不对称络合物。S3.取代反应:将1:2不对称络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NH2Cl(R碳原子在10-12的烷基)反应得溶剂红K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的步骤S2中,其络合反应具体为:在酸性条件下,将络合剂和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80℃~120℃,然后加入4-硝基-2-氨基苯酚的偶氮化合物升温至120℃~140℃,反应一段时间,得所述1:1络合物,降温后,在碱性环境下,加入2-甲氧基-4-硝基苯胺的偶氮化合物,保持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回流至140℃~150℃,降温后析出至水中,过滤,水洗得所述1:2不对称络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酸性条件下,络合反应的温度优选100℃,升温回流温度优选1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着色强度、高鲜艳度溶剂红KL的生产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群赵觉新徐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争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