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油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污水处理问题也随之而生,其中气浮作为一种净水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视。目前,海上平台、炼油及石油化工等含油污水的处理都采用了气浮作为中间处理单元,天然气处理厂也增加了气浮装置。气浮法除油,其原理是在含油废水中引入气体,使水中的乳化油粒粘附在所产生的细微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回收水中的废油。气浮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粒径大于10μm油滴。气浮法的除油效率主要取决于油粒直径、气泡直径和油粒表面的化学性质。气浮装置是将气体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现有的气浮装置中混合液进入气浮装置后作用力较小,形成旋流作用和离心作用较小,油水分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浮装置,以解决现有气浮装置旋流和离心效果差、无法高效去除油相物料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包括外壳(1)、锥形管(2)、孔板(3)、进水进气管(4)、布液管(5)和密封板(6),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出油出气口、上部侧壁设置有出水口、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锥形管(2)沿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中且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锥形管(2)的内部形成内腔室(20),所述锥形管(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外腔室(21),所述进水进气管(4)通过外壳(1)的进水口由下至上伸入所述内腔室(20)中,所述密封板(6)密封所述锥形管(2)的底部开口以隔绝所述内腔室(20)和外腔室(21),所述布液管(5)的入口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包括外壳(1)、锥形管(2)、孔板(3)、进水进气管(4)、布液管(5)和密封板(6),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出油出气口、上部侧壁设置有出水口、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锥形管(2)沿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中且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锥形管(2)的内部形成内腔室(20),所述锥形管(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外腔室(21),所述进水进气管(4)通过外壳(1)的进水口由下至上伸入所述内腔室(20)中,所述密封板(6)密封所述锥形管(2)的底部开口以隔绝所述内腔室(20)和外腔室(21),所述布液管(5)的入口与所述进水进气管(4)连通且布液管(5)出口的方向与所述锥形管(2)内壁相切以产生旋流,所述孔板(3)环绕在所述锥形管(2)上部外周,所述孔板(3)上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使来自内腔室(20)的水通过所述开孔进入所述外腔室(21)中,所述外壳(1)上部的出水口与所述外腔室(2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惠永达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