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16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集装箱跨运车的组装和生产的要求,改善现有的工程机械总装工艺的不足。

A modular general assembly process for container straddle carri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跨运车的总装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
技术介绍
集装箱跨运车是集装箱装卸设备中的一种,通常承担由码头前沿到堆场的水平运输或者堆场的集装箱堆码工作,它以门形车架跨在集装箱上,由装有集装箱吊具的液压升降系统吊起集装箱,进行搬运,并可将集装箱堆码二、三层高。由于集装箱跨运车具有机动灵活、效率高、稳定性好、轮压低等特点,得到普遍的应用,集装箱跨运车作业对提高码头前沿设备的装卸效率十分有利。集装箱跨运车主要结构包括下横梁模块、立柱模块、上部平台模块、吊具及驾驶室组成,具有超高超大超重等特点。传统总装施工工艺有诸多不足,主要如下:1)现场安装工作量巨大,施工周期长;2)高空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3)大型吊装设备如汽车吊、登高车等使用量大,设备费用人工费用都很高。因此,很难达到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集装箱跨运车的总装工艺作为总装实施的技术源头,是总装过程优化的关键环节。由于总装过程是产品的系统集成阶段,其装配周期长、手工操作多、风险性大,因此它直接影响到集装箱跨运车的研制进度和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适应集装箱跨运车的组装和生产的要求,改善现有的工程机械总装工艺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和下横梁模块;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所述步骤2)中对上部平台模块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后梁、两根联系梁、前梁、第一顶部平台和第二顶部平台。所述后梁上装配起升机构,两根联系梁上装配电液管路支架,前梁上装配梯子平台支撑和司机室支撑,第一顶部平台上装配柴油机房、液压站和辅助电气柜,第二顶部平台上装配主电气柜。所述步骤2)中对立柱模块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柴油机管路、液压管路、大车驱动电机和分动箱。所述步骤3)中连接旋转装置为铰接连接部件。所述立柱模块的上端通过铰接连接部件与上部平台模块的端部连接,立柱模块的下端安装了走轮。所述步骤2)中下横梁模块,包括一对下横梁组件;每个下横梁组件,均预装大车轮胎支撑、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及液压件。所述一对下横梁组件之间采用工装连接杆相连。所述步骤2)中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装配完成后,还需进行功能调试。所述功能调试,包括机械、电气、液压调试。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还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部分模块可进行车间静态调试,大大降低了外场工作时间;2)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使用专用开发的定制工装,可进行快速总装;3)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适合散件运输体系,大大降低运费;4)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更适合批量生产的跨运车产品;5)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安装速度和精度、节约成本、降低施工危险、施工周期短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中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起吊前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中下横梁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总装工艺中集装箱跨运车总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1、立柱模块2及下横梁模块3,单个模块进行机电液协同设计;2)上部平台模块1、立柱模块2及下横梁模块3分别独立完成装配,待三大模块独立装配完成以后再进行总装;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4将上部平台模块1及立柱模块2组装成一整体,立柱模块2下端使用走路5减轻摩擦并保护油漆,同时还包括预装上部平台模块1下方托架电缆及液压管路;4)再采用汽车吊或者其它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1和立柱模块2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3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90°旋转);5)汽车吊或者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1和立柱模块2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3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1、立柱模块2及下横梁模块3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吊具、司机室等其他部件。较佳的,所述步骤2)中对于上部平台模块1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后梁、两根联系梁、前梁、第一顶部平台和第二顶部平台。较佳的,所述后梁上装配起升机构,两根联系梁上装配电液管路支架,前梁上装配梯子平台支撑和司机室支撑,第一顶部平台上装配柴油机房、液压站和辅助电气柜,第二顶部平台上装配主电气柜,一共六个小模块。较佳的,所述步骤2)中对于立柱模块2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柴油机管路、液压管路、大车驱动电机和分动箱等。较佳的,所述步骤3)中连接旋转装置4可选用铰接连接部件。较佳的,所述步骤2)中下横梁模块3,包括一对下横梁组件31,每个下横梁组件31上除电池柜外,均预装大车轮胎支撑、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及液压件,并将转向系统及液压件调整到位。较佳的,所述一对下横梁组件31之间采用工装连接杆相连,从而保证一对下横梁组件31之间的开档要求。较佳的,所述步骤2)中对于上部平台模块1、立柱模块2及下横梁模块3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装配、电气放线,要求在车间对各模块分别装配完成后,还需进行功能调试。较佳的,所述功能调试,包括机械、电气、液压调试。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和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和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上部平台模块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后梁、两根联系梁、前梁、第一顶部平台和第二顶部平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上装配起升机构,两根联系梁上装配电液管路支架,前梁上装配梯子平台支撑和司机室支撑,第一顶部平台上装配柴油机房、液压站和辅助电气柜,第二顶部平台上装配主电气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陆昌徐坤沈彪张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