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03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包括外壳,还包括螺旋混料器,所述螺旋混料器包括设置在外壳中心部并与外壳转动配合的中轴,所述螺旋混料器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中轴上的上螺旋均料组件、中螺旋均料组件、以及下螺旋均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通过大量的螺旋分料板进行多次混料,能将各种原料自动混合均匀,解决了现有挤塑机需要额外投入设备及人工混合原料的问题,能降低生产成本;且混料过程中中轴旋转的动力来自上料机构排出的料流,进料斗自身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节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钢门框型材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塑钢门框型材的挤塑机。
技术介绍
挤塑机在生产过程中,塑料颗粒原料是通过料斗进入挤塑机。而生产塑钢门框型材的原料种类较多,包括主料、辅料、色料等,这些原料需要在进入挤塑机前混合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混料工序通常由单独的混料搅拌机完成,而设置混料搅拌机不仅需要增加设备投入成本及设备运行成本,而且还需要增加操作工人,增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投入设备及人力成本对进入挤塑机的原料进行混匀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圆柱壳和连接在圆柱壳下端的圆锥壳组成,还包括螺旋混料器,所述螺旋混料器包括设置在外壳中心部并与外壳转动配合的中轴,所述螺旋混料器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中轴上的上螺旋均料组件、中螺旋均料组件、以及下螺旋均料组件;所述上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一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于第一套管上段的螺旋桨叶、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一套管上并位于螺旋桨叶下方的上螺旋分料板;所述中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套在中轴上并与中轴旋转配合的第二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二套管上的中螺旋分料板、以及固定在螺旋分料板外侧边缘上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三套管、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三套管上的下螺旋分料板;所述圆柱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圆锥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进一步,所述中轴的下端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呈十字布置的筋条,所述筋条的外侧端部与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排料口的端部设置有法兰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进料时其利用从进料管进入的料流冲击螺旋桨叶,利用螺旋桨叶带动中轴旋转,再通过中轴带动上螺旋均料组件和下螺旋均料组件旋转。各种原料流在经过螺旋桨叶时被第一次分流,从螺旋桨叶排出的各种原料流进入到上螺旋分料板,被上螺旋分料板第二次分流,从而使进入各种原料流被第一次均匀混合。从上螺旋分料板排出的原料流进入到固定布置的中螺旋分料板上,由于上螺旋分料板在中轴带动下是不断旋转的,因此从各个上螺旋分料板排出的料流又不断的落到不同的中间螺旋分料板上,从而完成第二次混料,使得各种原料被进一步的均匀混合。从固定的中螺旋分料板排出的原料流进入到不断旋转的下螺旋分料板上,从而使从各个中螺旋分料板排出的料流又不断的落到不同的下螺旋分料板上,从而完成第三次混料。本专利技术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通过大量的螺旋分料板进行多次混料,能将各种原料自动混合均匀,解决了现有挤塑机需要额外投入设备及人工混合原料的问题,能降低生产成本;且混料过程中中轴旋转的动力来自上料机构排出的料流,进料斗自身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节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旋混料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由圆柱壳101和连接在圆柱壳下端的圆锥壳102组成,还包括螺旋混料器,所述螺旋混料器包括设置在外壳中心部并与外壳转动配合的中轴2,所述螺旋混料器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中轴上的上螺旋均料组件、中螺旋均料组件、以及下螺旋均料组件。所述上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一套管3、沿周向均匀布置于第一套管上段的螺旋桨叶4、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一套管上并位于螺旋桨叶下方的上螺旋分料板5。螺旋桨叶的螺距大于螺旋分料板的螺距,螺旋桨叶的螺距较大能在原料流冲击螺旋桨叶时产生更大的扭矩推动中轴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可通过螺钉固定在中轴上。所述中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套在中轴上并与中轴旋转配合的第二套管6、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二套管上的中螺旋分料板7、以及固定在螺旋分料板外侧边缘上的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与外壳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环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三套管9、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三套管上的下螺旋分料板10。在具体实施中,第三套管可通过螺钉固定在中轴上。在具体实施中,上螺旋分料板、中螺旋分料板和下螺旋分料板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保证不发生堵料情况下,各分料板的数量越多,混料均匀性越好。所述圆柱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所述圆锥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4。在具体实施中,不同的原料可以分别设置一根进料管;当然,也可以各种原料同时从一根进料管进入。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轴的下端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套环14,所述套环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呈十字布置的筋条15,所述筋条的外侧端部与外壳固定连接。通过套环对中轴下端进行限定,可更好的保证中轴在转动中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少震动及噪声。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料口的端部设置有法兰盘16,通过法兰盘可方便的与挤塑机的进料口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的工作原理如下:各种原料在送料机构的驱动型从进料管进入料斗,在进料时需要控制各送料机构的速度,以保证进入料斗时各种原料的比例正确。从进料管进入的料流冲击螺旋桨叶,利用螺旋桨叶带动中轴旋转,再通过中轴带动上螺旋均料组件和下螺旋均料组件旋转。各种原料流在经过螺旋桨叶时被第一次分流,从螺旋桨叶排出的各种原料流进入到上螺旋分料板,被上螺旋分料板第二次分流,从而使进入各种原料流被第一次均匀混合。从上螺旋分料板排出的原料流进入到固定布置的中螺旋分料板上,由于上螺旋分料板在中轴带动下是不断旋转的,因此从各个上螺旋分料板排出的料流又不断的落到不同的中间螺旋分料板上,从而完成第二次混料,使得各种原料被第二次均匀混合。从固定的中螺旋分料板排出的原料流进入到不断旋转的下螺旋分料板上,从而使从各个中螺旋分料板排出的料流又不断的落到不同的下螺旋分料板上,从而完成第三次混料。由此,本实施例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通过大量的螺旋分料板进行多次混料,能将各种原料自动混合均匀,解决了现有挤塑机需要额外投入设备及人工混合原料的问题,能降低生产成本;且混料过程中中轴旋转的动力来自上料机构排出的料流,进料斗自身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节能效果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圆柱壳和连接在圆柱壳下端的圆锥壳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混料器,所述螺旋混料器包括设置在外壳中心部并与外壳转动配合的中轴,所述螺旋混料器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中轴上的上螺旋均料组件、中螺旋均料组件、以及下螺旋均料组件;所述上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一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于第一套管上段的螺旋桨叶、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一套管上并位于螺旋桨叶下方的上螺旋分料板;所述中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套在中轴上并与中轴旋转配合的第二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二套管上的中螺旋分料板、以及固定在螺旋分料板外侧边缘上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三套管、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三套管上的下螺旋分料板;所述圆柱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圆锥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旋混料式门窗框塑钢型材挤塑机进料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圆柱壳和连接在圆柱壳下端的圆锥壳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混料器,所述螺旋混料器包括设置在外壳中心部并与外壳转动配合的中轴,所述螺旋混料器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中轴上的上螺旋均料组件、中螺旋均料组件、以及下螺旋均料组件;所述上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固定套在中轴上的第一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于第一套管上段的螺旋桨叶、以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一套管上并位于螺旋桨叶下方的上螺旋分料板;所述中螺旋均料组件包括套在中轴上并与中轴旋转配合的第二套管、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二套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召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