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65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杆和观察杆,观察杆包括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其中,上限界面为观察杆远离螺纹杆一端的端面,上限界面的边缘朝向螺纹杆的方向内陷形成下限界面,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观察杆上设置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在检测内螺纹深度是否合格时,将待检测的内螺纹深度转换为按尺寸链计算的内螺纹深度与沉台深度之和,通过目测观察被测内孔的后端面相对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误差。

Gauge for measuring the depth of internal thr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
本技术涉及检验量具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
技术介绍
螺纹规目前在螺纹检测领域广泛使用,普通螺纹规通常用来检验螺纹的尺寸是否正确,以判定规格是否合乎要求,在机械加工领域,因内螺纹的加工深度关系到工件的机械强度,对内螺纹深度尺寸的精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常用的检测沉台螺纹的深度的方法,通常是通断螺纹塞规旋入内螺纹,用卡尺或深度尺检测量规后端尺寸,然后通过通端螺纹塞规总长减去后端尺寸,计算得出内螺纹的实际深度值,最后与螺纹深度的合理范围值进行比较。首先,通过计算得出螺纹深度浪费了人力,其次,因通端螺纹塞规旋入工件,用卡尺检测后端时,垂直度很难保证,容易造成人为原因的较大误差,不同的检测人员得出的检测结果偏差很大,对于要求精度高的内螺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定,检查精度与检查效率低;最后,被检测的内螺纹并不总处于易检测或读刻度的位置,经常会遇到不易伸入卡尺等检测工具或无法采取正常的读数观察姿态的情况,导致不能对螺纹的深度实现有效检测,导致了量规使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以解决现有的通端螺纹塞规检测内螺纹深度,检测效率低、检测误差大、螺纹量规使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杆和观察杆,观察杆包括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其中,上限界面为观察杆远离螺纹杆一端的端面,上限界面的边缘朝向螺纹杆的方向内陷形成下限界面,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进一步地,观察杆包括第一观察块和第二观察块,上限界面设于第一观察块上,下限界面设于第二观察块上,第一观察块与第二观察块可分离地设置,第一观察块与第二观察块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观察块与第二观察块可轴向分离地设置,连接件为定位销,定位销穿过第一观察块与第二观察块紧固连接。进一步地,上限界面上设有径向伸缩杆,径向伸缩杆的伸缩端沿上限界面在观察杆的径向上做伸缩运动。进一步地,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之间设有刻度线。进一步地,刻度线设于观察杆的外周的侧壁上。进一步地,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还包括设于上限界面上的手持杆,手持杆沿垂直于上限界面的方向布设,手持杆与观察杆同轴连接。进一步地,手持杆的表面环设有网格凹槽。进一步地,手持杆靠近螺纹杆的一端的为圆柱杆,手持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为方形杆。进一步地,手持杆远离螺纹杆的侧面上设有挂钩。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通过在观察杆上设置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上限界面为观察杆远离螺纹杆一端的端面,上限界面的边缘朝向螺纹杆的方向内陷形成下限界面,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的技术方案。将需要测量的内螺纹深度转换为按尺寸链计算的内螺纹深度与沉台深度之和,在检测沉台螺纹的内螺纹深度是否合格时,转换为检测内孔的深度是否合格,将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旋入被测内螺纹中,通过目测观察被测内孔的后端面相对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的位置关系判断被检测的内螺纹是否合格,具体地,被测内螺纹合格时,可以通过目测观察到被测内孔的后端面位于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之间,操作简单,不需要通过计算就能检测内螺纹的深度是否合格,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误差,并且由于只需要通过目测判断被测内孔端面是否在的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之间,不仅能检测在端面上的内螺纹,而且在检测沉台螺纹时,避免了卡尺等检测工具不易伸入或不易读取的情况,扩大了量规的使用范围。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被检测的沉台螺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0、沉台螺纹;101、内螺纹;102、沉台;110、内孔;200、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10、螺纹杆;20、观察杆;21、上限界面;22、下限界面;30、手持杆;31、网格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被检测的沉台螺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200,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杆10和观察杆20,观察杆20包括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其中,上限界面21为观察杆20远离螺纹杆10一端的端面,上限界面21的边缘朝向螺纹杆10的方向内陷形成下限界面22,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其中,被测内孔110的深度为按尺寸链计算的内螺纹101的深度和沉台102的深度之和。例如,被测内螺纹101的深度为9(+1,0),沉台102深度为24.1(+0.2,0)时,被测内孔110按尺寸链就算的深度为33.7±0.4(单位为毫米),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即34.1毫米;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即33.3毫米。本技术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200,通过在观察杆20上设置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上限界面21为观察杆20远离螺纹杆10一端的端面,上限界面21的边缘朝向螺纹杆10的方向内陷形成下限界面22,上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下限界面距离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的技术方案。在检测沉台螺纹100的内螺纹101深度是否合格时,转换为检测内孔110的深度是否合格,将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200旋入被测内螺纹101中,通过目测观察被测内孔110的后端面相对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的位置关系判断被检测的内螺纹101是否合格,具体地,被测内螺纹101合格时,可以通过目测观察到被测内孔110的后端面位于上限界面和下限界面之间,操作简单,不需要通过计算就能检测内螺纹的深度是否合格,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误差,并且由于只需要通过目测判断被测内孔110的后端面是否在的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之间,不仅能检测在端面上的内螺纹101,而且在检测沉台螺纹时100,避免了卡尺等检测工具不易伸入或不易读取的情况,扩大了量规的使用范围。可以理解地,螺纹杆10与观察杆20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计,也可以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观察杆20可以是与沉台102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杆(10)和观察杆(20),所述观察杆(20)包括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其中,所述上限界面(21)为所述观察杆(20)远离所述螺纹杆(10)一端的端面,所述上限界面(21)的边缘朝向所述螺纹杆(10)的方向内陷形成所述下限界面(22),所述上限界面(21)距离所述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所述下限界面距离所述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杆(10)和观察杆(20),所述观察杆(20)包括上限界面(21)和下限界面(22);其中,所述上限界面(21)为所述观察杆(20)远离所述螺纹杆(10)一端的端面,所述上限界面(21)的边缘朝向所述螺纹杆(10)的方向内陷形成所述下限界面(22),所述上限界面(21)距离所述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大极限尺寸,所述下限界面距离所述螺纹杆(10)的伸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被测内孔(110)的深度的最小极限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杆(20)包括第一观察块和第二观察块,所述上限界面设于所述第一观察块上,所述下限界面设于所述第二观察块上,所述第一观察块与所述第二观察块可分离地设置,所述第一观察块与所述第二观察块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块与所述第二观察块可轴向分离地设置,所述连接件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观察块与所述第二观察块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内螺纹深度的量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立军谢海龙贺云益匡佳俊娄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