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豪专利>正文

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61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包括上盖板、支撑柱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通过烧结固定,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烧结后内部形成真空腔体,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支撑柱。该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通过设置有多个毛细结构,使得工作液体液化后可以通过沟槽毛细结构回流至下盖板,同时沟槽毛细结构提高了工作液体的渗透率,降低了工作液体的回流流阻,并且增加了工作液体的质流率,提高了均温板的热量传递能力,同时该装置通过高温焊接上盖板及下盖板时,支撑柱与上盖板及下盖板或上、下毛细结构的接触面,也经由分子扩散焊接而紧密接合,增加了装置的机械强度。

A kind of uniform temperature plate to strengthen heat transfer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
本技术涉及均温板
,具体为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
技术介绍
现有均温板的金属壳体是由上下两金属盖体结合而成,电子元件贴附于作为蒸发端的下金属盖体上,而上金属盖体则作为冷却界面,当下金属盖体吸收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后,经由封闭于真空腔体中工作液体的汽化液化循环作动力,再由上金属盖体进行散热,然而,当均温板遇热时,下金属盖体加热工作液体形成汽态上升到上金属盖界面,由于上金属盖体冷却界面具有导热作用,自上金属盖体散除的热量,而上金属盖体冷却界面液化的工作液体却难以再循环至下金属盖体,使得下金属盖体温度始终过高,温度难以散发,因此亟需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强均温板由于上金属盖体冷却界面具有导热作用,而上金属盖体冷却界面液化的工作液体却难以再循环至下金属盖体,使得下金属盖体温度始终过高,温度难以散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包括上盖板、支撑柱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通过烧结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包括上盖板(1)、支撑柱(2)和下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之间通过烧结固定,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烧结后内部形成真空腔体,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之间均匀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之间的真空腔体内部放置有工作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包括上盖板(1)、支撑柱(2)和下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之间通过烧结固定,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烧结后内部形成真空腔体,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之间均匀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之间的真空腔体内部放置有工作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3)接触热源的一侧具有加热区,所述上盖板(1)具有与下盖板(3)加热区对应的冷却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3)由金属板及毛细结构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由金属板及毛细结构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量传递能力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及下盖板(3)均具有毛细结构,且毛细结构由网目式金属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豪
申请(专利权)人:陈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