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39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领域,燃气轮机输出功率通过输入齿轮传入齿轮传动装置,并三等分传递至一级行星轮Ⅰ、一级行星轮Ⅱ、一级行星轮Ⅲ;三个行星轮为一级被动齿轮,其与二级主动齿轮二级行星轮Ⅰ、二级行星轮Ⅱ、二级行星轮Ⅲ为对应的同轴形式,每个行星齿轮在齿轮传动装置箱体内部为固定安装结构,均由输入侧支持轴承和输出侧支持轴承支承,共计六个支持轴承。三个行星齿轮将功率合并传递至输出齿轮,继而输出至发电机。同时将支持轴承数量控制在六个,并在一级齿轮副、二级齿轮副的径向外围和端面安装罩壳,提高燃气轮机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向发电机传递输出功率的效率。

A high power and high efficiency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齿轮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中,机组的布置形式为燃气轮机-齿轮传动装置-发电机。随着全球控制碳化物、氮化物等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要求不断提出,发电机组中各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效率变得至关重要。对于50MW级以上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齿轮传动装置在高转速、高负荷的工况下运行。目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中的齿轮传动装置为单级平行轴结构,其目的是减少功率传递环节并提高传动效率。为保证齿轮接触、弯曲应力在材料力学性能许用值范围内,通常齿轮的节圆需要较大的结构尺寸,这样便会造成齿轮节圆线速度的增加,目前应用于50MW级以上的齿轮传动装置,其齿轮节圆线速度一般控制在150m/s-200m/s之间,运转状态相对极端,功率增大的同时其节圆线速度会进一步增加至200m/s以上继而超出其线速度许用值,但减小齿轮节圆直径亦会造成齿轮接触、弯曲应力的进一步增加并超出许用值范围。在单级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中,每个齿轮转子上一般采用两个支持轴承(滑动轴承)支承,其输入的大功率对应的高线速度、高负荷的运行工况,使得支持轴承亦处于高比压、高线速度的运转状态,但50MW级以上的齿轮传动装置的支持轴承通常运行于比压接近3.5Mpa,轴颈线速度接近100m/s的极限状态下,对应的轴承油膜最高温度也接近其使用极限,一般在100℃左右。对于齿轮传动部件,在较高的节圆线速度下运行会造成较大的风阻功率损失;对于支持轴承部件,其支承的转子轴颈运行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中将需要更多的滑油进行冷却,进一步增加齿轮传动装置的功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以适应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机械功率及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加,并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旨在保证用于50MW级以上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大功率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接触应力、弯曲应力、节圆线速度以及支持轴承的比压、轴颈线速度均处于许用值范围之内,同时降低了齿轮传动装置的功率损失,提高燃气轮机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向发电机传递输出功率的效率。本技术的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是由外壳体、内罩体、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和行星齿轮构成,所述的内罩体固定于外壳体的内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均位于内罩体的内部;所述的外壳体是由输入侧箱体、中间箱体Ⅰ、中间箱体Ⅱ、中间箱体Ⅲ、输出侧箱体依次拼接而成的封闭箱体,输入侧箱体5上装有三个输入侧支持轴承、输出侧箱体上装有三个输出侧支持轴承、且输入侧支持轴承与输出侧支持轴承的位置两两相对,输入侧支持轴承和输出侧支持轴承的端头分别设有输入侧端盖和输出侧端盖,输入齿轮1的输入端由输入侧箱体伸出,输出齿轮的输出端由输出侧箱体伸出,输入齿轮分别与一级行星轮Ⅰ、一级行星轮Ⅱ和一级行星轮Ⅲ相啮合,输出齿轮分别与二级行星轮Ⅰ、二级行星轮Ⅱ、二级行星轮Ⅲ相啮合,一级行星轮Ⅰ和二级行星轮Ⅰ、一级行星轮Ⅱ和二级行星轮Ⅱ、一级行星轮Ⅲ和二级行星轮Ⅲ均为同轴结构并分别使用一组位置相对的输入侧支持轴承与输出侧支持轴承支承;所述的内罩体是由输入侧内部罩壳、一级齿轮罩壳、二级齿轮罩壳和输出侧内部罩壳依次拼接而成,输入侧内部罩壳和输出侧内部罩壳分别固定于输入侧箱体和输出侧箱体的内壁,一级齿轮罩壳位于一级行星轮Ⅰ、一级行星轮Ⅱ和一级行星轮Ⅲ的外侧,二级齿轮罩壳位于二级行星轮Ⅰ、二级行星轮Ⅱ、二级行星轮Ⅲ的外侧,在输入齿轮与一级行星轮Ⅰ、一级行星轮Ⅱ和一级行星轮Ⅲ啮合的啮出位置,和输出齿轮与二级行星轮Ⅰ、二级行星轮Ⅱ、二级行星轮Ⅲ啮合的啮出位置,均设有喷油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罩体的外壁设有降温油管。本技术的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通过采用功率三分支、一级和二级行星齿轮同轴双支持轴承支承、外壳体内布置内罩体等技术手段确保了用于50MW级以上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接触应力、弯曲应力、节圆线速度以及支持轴承的比压、轴颈线速度均处于许用值范围之内;相比于单级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其齿轮节圆尺寸、轴颈尺寸(轴承内径尺寸)均有所降低;同时将支持轴承数量控制在六个,并在一级齿轮副、二级齿轮副的径向外围和端面安装罩壳,提高燃气轮机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向发电机传递输出功率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级齿轮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二级齿轮副结构示意图。图中:输入齿轮1、高速轴轴封2、输入侧端盖3、输入侧支持轴承4、输入侧箱体5、中间箱体Ⅰ6、中间箱体Ⅱ7、降温油管8、中间箱体Ⅲ9、输出侧箱体10、输出侧支持轴承11、输出侧端盖12、输出齿轮13、低速轴轴封14、输出侧内部罩壳15、二级齿轮罩壳16、一级齿轮罩壳17、输入侧内部罩壳18、一级行星轮Ⅱ19、喷油管20、一级行星轮Ⅰ21、二级行星轮Ⅲ22、一级行星轮Ⅲ23、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是由外壳体、内罩体、输入齿轮1、输出齿轮13和行星齿轮构成,所述的内罩体固定于外壳体的内部,输入齿轮1和输出齿轮13均位于内罩体的内部;所述的外壳体是由输入侧箱体5、中间箱体Ⅰ6、中间箱体Ⅱ7、中间箱体Ⅲ9、输出侧箱体10依次拼接而成的封闭箱体,输入侧箱体5上装有三个输入侧支持轴承4、输出侧箱体10上装有三个输出侧支持轴承11、且输入侧支持轴承4与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位置两两相对,所述的输入侧支持轴承4和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端头分别设有输入侧端盖3和输出侧端盖12;输入齿轮1的输入端由输入侧箱体5伸出,输出齿轮13的输出端由输出侧箱体10伸出,输入齿轮1分别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相啮合,输出齿轮13分别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相啮合,一级行星轮Ⅰ21和二级行星轮Ⅰ24、一级行星轮Ⅱ19和二级行星轮Ⅱ25、一级行星轮Ⅲ23和二级行星轮Ⅲ22均为同轴结构并分别使用一组位置相对的输入侧支持轴承4与输出侧支持轴承11支承;所述的内罩体是由输入侧内部罩壳18、一级齿轮罩壳17、二级齿轮罩壳16和输出侧内部罩壳15依次拼接而成,所述的内罩体的外壁设有降温油管8。输入侧内部罩壳18和输出侧内部罩壳15分别固定于输入侧箱体5和输出侧箱体10的内壁,一级齿轮罩壳17位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的外侧,二级齿轮罩壳16位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的外侧;在输入齿轮1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啮合的啮出位置,和输出齿轮13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啮合的啮出位置,均设有喷油管20。本技术的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为二级减速齿轮传动形式,燃气轮机输出功率通过输入齿轮1传入齿轮传动装置,并三等分传递至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一级行星轮Ⅲ23;三个行星轮为一级被动齿轮,其与二级主动齿轮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为对应的同轴形式,每个行星齿轮在齿轮传动装置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是由外壳体、内罩体、输入齿轮(1)、输出齿轮(13)和行星齿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体固定于外壳体的内部,输入齿轮(1)和输出齿轮(13)均位于内罩体的内部;所述的外壳体是由输入侧箱体(5)、中间箱体Ⅰ(6)、中间箱体Ⅱ(7)、中间箱体Ⅲ(9)、输出侧箱体(10)依次拼接而成的封闭箱体,输入侧箱体(5)上装有三个输入侧支持轴承(4)、输出侧箱体(10)上装有三个输出侧支持轴承(11)、且输入侧支持轴承(4)与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位置两两相对,输入侧支持轴承(4)和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端头分别设有输入侧端盖(3)和输出侧端盖(12),输入齿轮(1)的输入端由输入侧箱体(5)伸出,输出齿轮(13)的输出端由输出侧箱体(10)伸出,输入齿轮(1)分别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相啮合,输出齿轮(13)分别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相啮合,一级行星轮Ⅰ(21)和二级行星轮Ⅰ(24)、一级行星轮Ⅱ(19)和二级行星轮Ⅱ(25)、一级行星轮Ⅲ(23)和二级行星轮Ⅲ(22)均为同轴结构并分别使用一组位置相对的输入侧支持轴承(4)与输出侧支持轴承(11)支承;所述的内罩体是由输入侧内部罩壳(18)、一级齿轮罩壳(17)、二级齿轮罩壳(16)和输出侧内部罩壳(15)依次拼接而成,输入侧内部罩壳(18)和输出侧内部罩壳(15)分别固定于输入侧箱体(5)和输出侧箱体(10)的内壁,一级齿轮罩壳(17)位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的外侧,二级齿轮罩壳(16)位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的外侧,在输入齿轮(1)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啮合的啮出位置,和输出齿轮(13)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啮合的啮出位置,均设有喷油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高效齿轮传动装置,是由外壳体、内罩体、输入齿轮(1)、输出齿轮(13)和行星齿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体固定于外壳体的内部,输入齿轮(1)和输出齿轮(13)均位于内罩体的内部;所述的外壳体是由输入侧箱体(5)、中间箱体Ⅰ(6)、中间箱体Ⅱ(7)、中间箱体Ⅲ(9)、输出侧箱体(10)依次拼接而成的封闭箱体,输入侧箱体(5)上装有三个输入侧支持轴承(4)、输出侧箱体(10)上装有三个输出侧支持轴承(11)、且输入侧支持轴承(4)与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位置两两相对,输入侧支持轴承(4)和输出侧支持轴承(11)的端头分别设有输入侧端盖(3)和输出侧端盖(12),输入齿轮(1)的输入端由输入侧箱体(5)伸出,输出齿轮(13)的输出端由输出侧箱体(10)伸出,输入齿轮(1)分别与一级行星轮Ⅰ(21)、一级行星轮Ⅱ(19)和一级行星轮Ⅲ(23)相啮合,输出齿轮(13)分别与二级行星轮Ⅰ(24)、二级行星轮Ⅱ(25)、二级行星轮Ⅲ(22)相啮合,一级行星轮Ⅰ(21)和二级行星轮Ⅰ(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张超邵钢张润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