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快速流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720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包括两个升降机构和设于两个升降机构之间的若干个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及纵向间距布置的上辊组和下辊组;升降机构包括过渡辊组、过渡电机、驱动过渡辊组升降至与上辊组或下辊组平齐的升降气缸;上辊组或下辊组或过渡辊组上设有至少一个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升降机构及多个平移机构,并在其上设置托盘,利用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实现托盘上装配件的移动,实现了装配件的自动移动转变工位;而且由于平移机构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其与两个升降机构的配合,使得托盘或装配件可实现竖直空间内的环形循环流动,缩短场地占用面积,提高装配效率和场地的空间利用率。

Tray fast flow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盘快速流转系统
本技术涉及托盘流转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托盘快速流转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车间对物件或装配件进行装配组装时,相应的设备或方法都有缺陷而影响效率。比如,传统的装配件装配方法是先将装配件在一个工位装配后,将该工位完成的装配件通过人工或机械手的形式搬运至下一个工位,依次进行直至整个装配件完成装配,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装配链需要很长,占用厂房面积较大,无法对厂房或生产车间的纵向空间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配车间装配工作台设计不合理导致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它具有缩短厂房占用面积,提高装配效率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包括两个升降机构和设于两个升降机构之间的若干个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及纵向间距布置的上辊组和下辊组;所述上辊组和下辊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辊轴;所述平移电机用于驱动上辊组和下辊组的辊轴转动以驱动处于上辊组或下辊组的上端面的托盘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过渡辊组、用于驱动过渡辊组内辊轴转动的过渡电机、用于驱动过渡辊组升降至与上辊组或下辊组平齐的升降气缸;所述上辊组或下辊组或过渡辊组上设有至少一个托盘。进一步,还包括压臂机构;所述压臂机构包括水平滑轨机构、一端与滑轨机构通过铰接件连接的压臂杆、设于压臂杆另一端的把手及压臂气缸;所述压臂气缸的伸缩杆竖直布置;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滑轨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杆上。进一步,所述平移机构有两个,一个平移机构的出端与另一平移结构的入端抵接。进一步,所述上辊组与下辊组内的辊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布置于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有与过渡辊组和过渡电机连接的托杆;所述托杆通过竖直滑轨与升降支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升降机构及多个平移机构,并在其上设置托盘,通过在托盘上放置装配件,并利用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实现装配件的移动,实现了装配件的自动移动转变工位;而且由于平移机构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其与两个升降机构的配合,使得托盘或装配件可实现竖直空间内的环形循环流动,缩短场地占用面积,提高装配效率和场地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托盘快速流转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机构;2.平移机构;3.上辊组;4.下辊组;5.平移电机;6.托盘;7.过渡辊组;8.过渡电机;9.升降气缸;10.升降支架;11.托杆;12.竖直滑轨;13.压臂机构;14.滑轨机构;15.压臂杆;16.把手;17.压臂气缸;18.连接杆;19.铰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的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包括两个升降机构1和设于两个升降机构1之间的若干个平移机构2;平移机构2包括平移电机5及纵向间距布置的上辊组3和下辊组4;上辊组3和下辊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辊轴;平移电机5用于驱动上辊组3和下辊组的辊轴转动以驱动处于上辊组3或下辊组的上端面的托盘6移动;平移电机5与上辊组3和下辊组的驱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链式连接,比如设置有链条和齿轮,每个辊轴端部设有(从)齿轮,平移电机5的输出轴上也设有(主)齿轮,通过将链条与齿轮连接,使得平移电机5转动时带动相应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上辊组3和下辊组4的辊轴转动。升降机构1包括过渡辊组7、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内辊轴转动的过渡电机8、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升降至与上辊组3或下辊组4平齐的升降气缸9。过渡电机8与过渡辊组7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平移机构2的链式连接,也可以直接采用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方式,只需要过渡电机8可正反转即可,从而能实现过渡辊组7的辊轴转动方向的调节。上辊组3或下辊组或过渡辊组7上设有至少一个托盘6,当然,本实施例中将上辊组3、下辊组和过渡辊组7上都设有一个托盘6,从而使每个托盘6上都有一个装配件,实现连续化装配,装配效率最大化。还包括压臂机构13;压臂机构13包括水平滑轨机构14、一端与滑轨机构14通过铰接件19连接的压臂杆15、设于压臂杆15另一端的把手16及压臂气缸17;压臂气缸17的伸缩杆竖直布置;两个升降机构1之间设有连接杆18,滑轨机构14设于连接杆18上。通过铰接件19和滑轨机构14,可改变压臂气缸17所处位置,使压臂气缸17处于需要的托盘6上方,通过压臂气缸17可对相应托盘6上的装配件或工件进行压紧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平移机构2有两个,其中一个平移机构2的出端与另一平移结构的入端抵接。比如,一个平移机构2的上辊组3出端与另一平移机构2的上辊组3入端连接,从而使托盘6可以平稳的移动。上辊组3与下辊组4内的辊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升降机构1还包括升降支架10;升降气缸9竖直布置于升降支架10上,升降气缸9的伸缩杆末端设有与过渡辊组7和过渡电机8连接的托杆11;托杆11通过竖直滑轨12与升降支架10连接。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在运行时,其中一个升降机构1的升降气缸9下降,使该对应的过渡辊组7与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下辊组4对齐或抵接,该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下辊组4上的托盘6在平移电机5的驱动作用下移动至过渡辊组7上,升降气缸9再上升,使得其对应的过渡辊组7与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上辊组3对齐或抵接,过渡电机8工作驱动过渡辊组7的辊轴转动从而将过渡辊组7上的托盘6移动至该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上辊组3上;该平移机构2的平移电机5工作,将该平移机构2上辊组3上的托盘6移动至与该平移机构2相邻的另一个平移机构2的上辊组3上,依次进行,直至移动至另一个升降机构1的过渡辊组7上;此时,该另一个升降机构1的升降气缸9工作,驱动过渡辊组7下降与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下辊组4对齐,在过渡电机8的驱动下将该另一个升降机构1的过渡辊组7上的托盘6移动至相邻的平移机构2的下辊组4上,同样,这种平移在剩余的平移机构2的下辊组4之间依次进行,直至托盘6再次处于(初始)升降机构1的过渡辊组7上,整个托盘6完成流转一圈。因此,本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各个托盘6可持续的移动,装配效率很高,且缩短了场地占用面,利用了厂房/车间的纵向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升降机构(1)和设于两个升降机构(1)之间的若干个平移机构(2);所述平移机构(2)包括平移电机(5)及纵向间距布置的上辊组(3)和下辊组(4);所述上辊组(3)和下辊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辊轴;所述平移电机(5)用于驱动上辊组(3)和下辊组的辊轴转动以驱动处于上辊组(3)或下辊组的上端面的托盘(6)移动;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过渡辊组(7)、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内辊轴转动的过渡电机(8)、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升降至与上辊组(3)或下辊组(4)平齐的升降气缸(9);所述上辊组(3)或下辊组或过渡辊组(7)上设有至少一个托盘(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升降机构(1)和设于两个升降机构(1)之间的若干个平移机构(2);所述平移机构(2)包括平移电机(5)及纵向间距布置的上辊组(3)和下辊组(4);所述上辊组(3)和下辊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辊轴;所述平移电机(5)用于驱动上辊组(3)和下辊组的辊轴转动以驱动处于上辊组(3)或下辊组的上端面的托盘(6)移动;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过渡辊组(7)、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内辊轴转动的过渡电机(8)、用于驱动过渡辊组(7)升降至与上辊组(3)或下辊组(4)平齐的升降气缸(9);所述上辊组(3)或下辊组或过渡辊组(7)上设有至少一个托盘(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快速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臂机构(13);所述压臂机构(13)包括水平滑轨机构(14)、一端与滑轨机构(14)通过铰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生毕亚球张军聂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唐智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