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4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内壁顶部焊接有气筒,且气筒的一侧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流通孔和下流通孔,所述气筒的外壁和外壳体的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隔板,且隔板位于上流通孔和下流通孔之间,所述气筒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杆滑槽,且移动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顶部外壁和气筒的顶部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片的内壁焊接有活塞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活塞环与气筒内壁的贴合度,可以保证活塞环的密封效果,避免气筒内部活塞环上下两侧的气体相互流通,有助于保证活塞环位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
本技术涉及升降复位气动杆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座椅都采用升降复位气动杆作为支撑,气动杆承载能力强,而且在气压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缓冲性和抗震性,通过气动杆进行座椅高度调节时噪音极小,故而有效保证座椅使用舒适度。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气筒和活塞杆两部分,活塞杆端部的活塞将气筒内部分为上气腔和下气腔,上下气腔之间由阀门控制连通或封闭,当上下气腔连通时,活塞上下的气压可以实时调节,故而活塞杆可以上下移动,当上下气腔封闭时,活塞上下的气压固定,活塞在气压作用下无法移动,从而活塞杆位置固定,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活塞产生磨损,导致活塞的密封效果下降,上下气腔之间的气体通过活塞磨损处进行流通,影响活塞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内壁顶部焊接有气筒,且气筒的一侧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流通孔和下流通孔,所述气筒的外壁和外壳体的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隔板,且隔板位于上流通孔和下流通孔之间,所述气筒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杆滑槽,且移动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顶部外壁和气筒的顶部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片的内壁焊接有活塞环,且活塞环的底部内壁焊接有连接片,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内壁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通气板,且通气板的底部外壁和连接片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连接弹簧,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外壁开有转动轴安装孔,且转动轴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外壁焊接有顶板,且移动杆的一侧外壁开有调压孔,调压孔为U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气筒的一侧内壁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活塞环和上流通孔之间。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塞,且滑动塞的底部外壁和通气板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拉力弹簧。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开有通气孔,凹槽的规格与密封塞的规格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转动手柄,且转动轴的一侧外壁和转动轴安装孔的一侧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扭力弹簧。优选的,所述活塞环为波纹管状结构,且活塞环滑动连接于气筒的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通过设置的活塞环和连接弹簧,波纹管状结构的活塞环可以伸缩,当活塞环产生磨损时,连接弹簧收缩,连接片拉动活塞环收缩,带动活塞环边缘向气筒内壁扩张,保证活塞环与气筒内壁的贴合度,可以保证活塞环的密封效果,避免气筒内部活塞环上下两侧的气体相互流通,有助于保证活塞环位置的稳定性。2.该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通过设置的拉力弹簧和滑动塞,若活塞环发生磨损,活塞环占用空间减小,气筒内部气压降低,拉力弹簧拉动滑动塞下移,将气体压入活塞环内部,活塞环在气压作用下产生膨胀,有助于保证气筒内部气压稳定,也进一步提高了活塞环与气筒内壁的贴合度。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保证活塞环位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活塞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气筒、3-活塞环、4-隔板、5-限位环、6-上流通孔、7-移动杆、8-顶板、9-调压孔、10-复位弹簧、11-下流通孔、12-转动手柄、13-转动轴、14-连接环、15-密封塞、16-压片、17-连接片、18-连接弹簧、19-通气板、20-滑动塞、21-拉力弹簧、22-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一侧内壁顶部焊接有气筒2,且气筒2的一侧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气筒2的外壁和外壳体1的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隔板4,且隔板4位于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之间,气筒2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杆滑槽,且移动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移动杆7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固定片22,且固定片22的顶部外壁和气筒2的顶部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10,固定片22的内壁焊接有活塞环3,且活塞环3的底部内壁焊接有连接片17,移动杆7的一侧内壁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通气板19,且通气板19的底部外壁和连接片17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连接弹簧18,外壳体1的一侧外壁开有转动轴安装孔,且转动轴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连接环14,且连接环14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压片16,压片1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密封塞15。本技术中,移动杆7的顶部外壁焊接有顶板8,且移动杆7的一侧外壁开有调压孔9,调压孔9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调压孔9在保证通气的同时可以有效阻挡灰尘。本技术中,气筒2的一侧内壁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限位环5,且限位环5位于活塞环3和上流通孔6之间。本技术中,移动杆7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塞20,且滑动塞20的底部外壁和通气板19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拉力弹簧21。本技术中,隔板4的顶部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开有通气孔,凹槽的规格与密封塞15的规格相适配。本技术中,转动轴13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转动手柄12,且转动轴13的一侧外壁和转动轴安装孔的一侧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扭力弹簧。本技术中,活塞环3为波纹管状结构,且活塞环3滑动连接于气筒2的内壁。工作原理:拉动转动手柄12带动转动轴13转动,使密封塞15与凹槽分离,固定片22在复位弹簧10的拉力作用下上移,移动杆7上移高度上升,活塞环3上移,气筒2内顶部的气体通过上流通孔6进入外壳体1内,气体通过通气孔和下流通孔11进入气筒2内底部,需要移动杆7下降时,对顶板8施加压力,活塞环3下移,气体通过下流通孔11进入外壳体1内部,在通过通气孔和上流通孔6进入气筒2内顶部,松开转动手柄12,扭力弹簧带动转动轴13转动,密封塞15堵塞通气孔,活塞环3在气压作用下无法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内壁顶部焊接有气筒(2),且气筒(2)的一侧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所述气筒(2)的外壁和外壳体(1)的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隔板(4),且隔板(4)位于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之间,所述气筒(2)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杆滑槽,且移动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固定片(22),且固定片(22)的顶部外壁和气筒(2)的顶部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10),所述固定片(22)的内壁焊接有活塞环(3),且活塞环(3)的底部内壁焊接有连接片(17),所述移动杆(7)的一侧内壁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通气板(19),且通气板(19)的底部外壁和连接片(17)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连接弹簧(18),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外壁开有转动轴安装孔,且转动轴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连接环(14),且连接环(14)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压片(16),所述压片(1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密封塞(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用的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内壁顶部焊接有气筒(2),且气筒(2)的一侧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所述气筒(2)的外壁和外壳体(1)的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隔板(4),且隔板(4)位于上流通孔(6)和下流通孔(11)之间,所述气筒(2)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杆滑槽,且移动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固定片(22),且固定片(22)的顶部外壁和气筒(2)的顶部内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10),所述固定片(22)的内壁焊接有活塞环(3),且活塞环(3)的底部内壁焊接有连接片(17),所述移动杆(7)的一侧内壁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通气板(19),且通气板(19)的底部外壁和连接片(17)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连接弹簧(18),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外壁开有转动轴安装孔,且转动轴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一侧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连接环(14),且连接环(14)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压片(16),所述压片(1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密封塞(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校初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思睿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