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培应专利>正文

一种换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63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流器。其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所述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空心铁体,释放线圈处理电流通过流经所述真空频率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输出线圈;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和输入线圈,所述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体,所述极化线圈的能源以感应电能供给输出线圈和供给元器件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换流器在使用时,用于用真空磁能密度能源转换单极化电能能源使用,达到转换极化电能放大电流能源和用于空间单极化传输电流电能能源体系使用。

A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换流器。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为最新技术,主要用于用真空磁能密度能源体系转换极化电能输出电流能源体系使用和用于转换极化电能放大电流能源和空间单极化传输电流电能能源体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处理极化电能变化的最佳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流器采用这种换流器,用于用真空磁能密度能源体系转换极化电能输出电流能源体系使用和用于转换极化电能放大电流能源和空间单极化传输电流电能能源体系使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流器。其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所述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空心铁体,释放线圈处理电流通过流经所述真空频率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输出线圈;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和输入线圈,所述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体,所述极化线圈的能源以感应电能供给输出线圈和供给元器件使用。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设置有输入线圈,所述输出框架构造为方形框架,所述输入线圈正极化电能输入,所述输入线圈相对于释放线圈边缘设置,位于感应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出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接收框架上还设置有释放线圈,所述释放线圈的变化在极化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释放线圈相对于感应线圈和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极化线圈,所述极化线圈的变化在输出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极化线圈相对于释放线圈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真空频率线圈,所述真空频率线圈的变化在极化线圈和感应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真空频率线圈相对于感应线圈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和感应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变化在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感应线圈相对于真空频率线圈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输出线圈,所述输出线圈的变化在极化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输出线圈相对于释放线圈边缘设置,位于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磁场中。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变化在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释放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永磁体相对于极化线圈和释放线圈边缘设置和真空频率线圈内部设置,位于真空频率线圈和极化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磁场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换流器在使用时,用于用真空磁能密度能源转换单极化电能能源使用,达到转换极化电能放大电流能源和用于空间单极化传输电流电能能源体系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换流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频率线圈。图中:1、支架;2、释放线圈;3、输入线圈;4、真空频率线圈;5、感应线圈;6、极化线圈;7、输出线圈;8、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流器,其包括,输出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换流器及其各个部分。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频率线圈。如图1所示,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1和设置于输出框架1上的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出线圈7相互并列,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输入和处理的电流能源流经真空频率线圈4和极化线圈6和感应线圈5将极化电流处理组合传输至输出线圈7。如图2所示,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1和设置于输出框架1上的真空频率线圈4,真空频率线圈4处理释放线圈2和极化线圈6能源转换传输之输出线圈7。作为输出单元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设置有输入线圈3,所述输出框架1构造为方形框架,所述输入线圈3正极化电能输入,所述输入线圈3相对于释放线圈2边缘设置,位于感应线圈5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出线圈7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磁场中。第二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释放线圈2,所述释放线圈2的变化在极化线圈6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出线圈7和输入线圈3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而来,所述释放线圈2相对于感应线圈5和输出线圈7和输入线圈3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7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磁场中。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极化线圈6,所述极化线圈6的变化在输出线圈7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而来,所述极化线圈6相对于释放线圈2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7和输入线圈3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磁场中。第四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真空频率线圈4,所述真空频率线圈4的变化在极化线圈6和感应线圈5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而来,所述真空频率线圈4相对于感应线圈5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7和感应线圈5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磁场中。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感应线圈5,所述感应线圈5的变化在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出线圈7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而来,所述感应线圈5相对于真空频率线圈4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7和极化线圈6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磁场中。第六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输出线圈7,所述输出线圈7的变化在极化线圈6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而来,所述输出线圈7相对于释放线圈2边缘设置,位于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磁场中。第七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上还设置有永磁体8,所述永磁体8的变化在真空频率线圈4和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和极化线圈6的变化而来,所述永磁体8相对于极化线圈6和释放线圈2边缘设置和真空频率线圈4内部设置,位于真空频率线圈4和极化线圈6和释放线圈2的变化磁场中。由此,作为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如下:当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输入和处理能源时,由此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由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设置在真空频率线圈4的周围,所以真空频率线圈4的线圈内产生相应的极化电流。同样地,输入线圈3和释放线圈2输入和处理的能源通过磁场依次从极化线圈6和真空频率线圈4和感应线圈5和输出线圈7运用极化电流和电压电能和纯电压和电流,及线圈内永磁铁的磁性强度用于用真空磁能密度能源体系转换极化电能输出电流能源体系使用和用于转换极化电能放大电流能源和空间单极化传输电流电能能源体系使用。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所述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空心铁体,释放线圈处理电流通过流经所述真空频率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输出线圈;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和输入线圈,所述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体,所述极化线圈的能源以感应电能供给输出线圈和供给元器件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所述释放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空心铁体,释放线圈处理电流通过流经所述真空频率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输出线圈;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和输入线圈,所述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和极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体,所述极化线圈的能源以感应电能供给输出线圈和供给元器件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设置有输入线圈,所述输出框架构造为方形框架,所述输入线圈正极化电能输入,所述输入线圈相对于释放线圈边缘设置,位于感应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出线圈和释放线圈的变化磁场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释放线圈,所述释放线圈的变化在极化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而来,所述释放线圈相对于感应线圈和输出线圈和输入线圈边缘设置,位于输出线圈和真空频率线圈和输入线圈和极化线圈的变化磁场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极化线圈,所述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应
申请(专利权)人:杨培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