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606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19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壳体及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基座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舌板的表面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绝缘壳体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外后,绝缘本体自后向前装设于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后端设有挡止于基座的后端面的挡止部,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与基座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供防水材料灌入以形成防水胶板的容置空间,挡止部位于容置空间内以被所述防水胶板包裹。藉由将挡止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如此,防水胶板可对挡止部进行全面包覆,从而使得电连接器具备可靠的防水性能。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正反向插入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第CN206225655U号技术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壳体及绝缘壳体。所述绝缘本体插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中,所述金属壳体插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中。虽然绝缘壳体的后端设置有防水胶板,但是由于金属壳体与绝缘壳体为相互组装的配合关系,防水胶板对于两壳体的密封防水效果不佳。其次,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延伸出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的焊接脚,且所述焊接脚进一步向后延伸出防水胶板的后端,如此,削减了防水胶板的密封防水性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防水性能好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座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表面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所述绝缘壳体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后,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向前装设于所述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设有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挡止部,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供防水材料灌入以形成防水胶板的容置空间,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被所述防水胶板包裹。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围设于所述基座而所述舌板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对应所述金属壳体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而与所述舌板之间共同形成对接腔的突出部。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略超出所述基座的前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设有供一外部治具进入以抵压并弯折所述金属壳体从而形成所述挡止部的让位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挡止部包括自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面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以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一对第一挡止部及自所述金属壳体的横向两侧壁的后端向内弯折形成以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一对第二挡止部。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面之间设有供所述外部治具进入以向下抵压并弯折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面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的第一让位空间,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的横向侧壁之间设有供所述外部治具进入以向内抵压并弯折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从而形成所述第二挡止部的第二让位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面设有一对第一片部,每一第一片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的前端缘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面设有一对倾斜向外延伸的第一片部,每一第一片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基座的后端面对应所述第一挡止部的位置凹设形成倾斜抵靠槽,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倾斜抵靠槽倾斜抵靠。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下侧向后延伸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绝缘壳体的顶壁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装配空间,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连接器藉由将金属壳体后端的挡止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之间容置防水胶板的容置空间内,而防水胶板可对挡止部进行全面包覆,从而使得电连接器具备可靠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1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与壳体的分离示图。图4是图3中壳体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和金属壳体第一实施例的配合示图。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视图。图7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设置防水胶板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与壳体的分离示图。图11是图10中壳体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10中金属壳体装配于端子模组的示意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2介绍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优选地为一种可供正反向插拔的USBTypeC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以形成端子模组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壳体3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壳体3的后端以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的防水胶板4。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所述基座11向前延伸出的舌板12。所述导电端子2呈上下两排排布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于所述基座11的固持部21、自所述固持部21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表面的接触部22及自所述固持部22向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3。所述壳体3包括金属壳体31及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31外的绝缘壳体32,所述绝缘壳体32的横向两侧设有安装固定于一电路板(未图示)的突耳部33。当所述绝缘壳体32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31后,固持有导电端子2的绝缘本体1自后向前装设于所述金属壳体31。所述绝缘壳体32的后端面320与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之间形成后供防水材料灌入以形成所述防水胶板4的容置空间3201,所述金属壳体31的后端设有挡止于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1向后运动的挡止部310,所述挡止部310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201内以被所述防水胶板4包裹实现可靠的密封防水。所述绝缘壳体32与所述金属壳体31之间设有供一外部治具(未图示)进入以抵压弯折所述金属壳体31从而形成所述挡止部310的让位空间321。优选地,所述挡止部310包括自所述金属壳体31的上壁面311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以挡止于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的一对第一挡止部3101及自所述金属壳体31的横向两侧壁312的后端向内弯折形成以挡止于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的一对第二挡止部3102。所述让位空间321包括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32与所述金属壳体31的上壁面311之间的第一让位空间3211及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32与所述金属壳体31的侧壁之间312之间的第二让位空间3212。具体而言,所述金属壳体31的上壁面311设有一对第一片部3113,所述金属壳体31的两侧壁312设有一对第二片部3114,所述外部治具(未图示)进入第一让位空间3211向下抵压并弯折所述第一片部3113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3101,所述外部治具(未图示)进入所述第二让位空间3212向内抵压并弯折所述第二片部3114从而形成所述第二挡止部310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水胶板4会进一步封堵所述第一让位空间3211与所述第二让位空间32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壳体31设置较短,用以避免金属壳体31对于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接触部22的电磁干扰。所述金属壳体31围设于所述基座11而所述舌板12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31的前端面313,而所述绝缘壳体32包括对应于所述金属壳体31的基部322及自所述基部322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31的前端面313而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座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表面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后,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向前装设于所述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设有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挡止部,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供防水材料灌入以形成防水胶板的容置空间,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被所述防水胶板包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座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表面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后,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向前装设于所述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设有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挡止部,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供防水材料灌入以形成防水胶板的容置空间,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被所述防水胶板包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围设于所述基座而所述舌板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对应所述金属壳体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突伸出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而与所述舌板之间共同形成对接腔的突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齐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略超出所述基座的前端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设有供一外部治具进入以抵压并弯折所述金属壳体从而形成所述挡止部的让位空间。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聪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