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及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6554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1)利用自评量表获得学生心理应激状态评分S、不成熟应付方式评分B、心理症状评分X;2)根据辅导员的反馈获得学生的心理健康他评评分F;3)利用包含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量表自评评分与辅导员他评评分共同参与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提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公式:心理健康指数=0.759*F‑0.024*S‑0.015*B‑0.067*X+1.358。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在前述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基础上,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APP网络平台,构建学生、辅导员、心理教师三重交互的网络系统。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dex and campus mental health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mobile ap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及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及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大学生心理状况逐步受到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迅速。作为学校教师主体,正在以尽量全面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但不可否认的现状是,我们拥有丰富心理教育资源和完善的设施,但真正能够接触到专业心理辅导的学生在校园中占少数,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传播途径帮助我们提高效率。网络具有传播快、功能多、范围广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一些高校通过心理健康网站的建设来推广心理学知识、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但多数都基于电脑客户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电脑输出端的限制,利用率较低。然而,新兴手机媒体输出端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基于手机APP心理健康研发系统的研究仅有两所院校,浙江商业技术学院汪璐萍(2014)设计实现了仅基于安卓系统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知识功能模块的APP系统,但所实现功能较少;西安邮电大学杨敏、黄小梅(2015)提出的“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PP隶属于该校创新基金项目,其逻辑模型包括了客户模块、去伪存真、心理咨询、心理测试、视频、在线FM、心灵博客、开心一刻等功能模块,但目前尚未实现应用。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APP的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大学生对于APP的需求表明,能够有兼备社交与学习功能的APP正在受到追捧。如果有一款APP兼具社交与学习功能,有51%的同学希望社交占主导位置,31.4%的学生希望是学习元素。由此可见,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的“互联网+”变革中,社交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融入感。目前市场上大量心理测评平台多采用的是纯自评模式,但纯自评形式往往存在主观干扰大,个体体验差异大的问题,最终导致非面测的自评测试结果效度较低。因此,仅用自评量表并不能客观代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的建构及计算方法,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客观的代表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水平。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业都非常了解,根据自评量表与辅导员老师的反馈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可以真实反应学生的心理状态。本专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APP网络平台,采用构建学生、辅导员、心理教师三重交互的网络系统,真正实现高效高粘性的心理健康全覆盖服务,以求能够通过构建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更加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1)利用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测试三个自评量表获得学生心理应激状态评分S、不成熟应付方式评分B、心理症状评分X;2)根据辅导员的反馈获得学生的心理健康他评评分F;3)利用包含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量表自评评分与辅导员他评评分共同参与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提出如下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公式:学生心理健康指数=a*S+b*B+c*X+d*F+e,其中a、b、c、d分别为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以及辅导员他评评分加权系数,所述a、b、c、d、e为常数。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在前述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基础上,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APP网络平台,构建学生、辅导员、心理教师三重交互的网络系统,采用包括表示层、控制层以及数据层的三层架构进行系统的基础架构构建,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和数据之后进行逻辑操作,返回结果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再进行显示。所述的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控制层包括宣传与交流、心理测评以及咨询预约三大模块,其中,宣传与交流:教师可以发布各类心理知识、心理活动、心理课堂资料,抛出问题到论坛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心理评测:发布各类型心理测试试题,让同学进行自主评测,测评结果一部分自动反馈给学生自己,另一部分反馈给相应教师,实现学生心理的动态监控;咨询预约:同学对教师进行一对一预约,或采用自助的方式按照心理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进行自助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该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利用网络系统,学生可以手机登陆,随时测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2)辅导员计算机端登陆,每月勾选出行为心理表现异常(情绪低落、失眠等)或者发生严重生活事件(亲人丧失或失恋挂科等)的学生;(3)系统根据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数据加权平均,计算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议心理教师预约咨询服务;对心理健康数据极端异常学生,系统可以自动报警,提醒心理教师和辅导员进行危机干预;(4)系统可以每月自动生成学生心理健康报告,统计高校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5)该网络平台还可以实现——每天推送心理健康常识、学生趣味心理测评、师生互动解答问题、心理专题论坛等功能。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的建构及计算方法,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创新性。采用心理健康指标的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真正的实时危机预警。由于辅导员可以动态勾选出行为异常或者发生极端生活事件的学生,这就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系统根据加权平均计算出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指数。对于数据异常者危机预警,提醒心理教师和辅导员重点关注。2、本专利技术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的建构及计算方法,构建了由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不成熟应付方式、心理症状3个自评维度与辅导员评分1个他评维度构建的心理健康指数模型,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提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公式。构建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更加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3、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实现了学生、辅导员、心理教师三级互动的心理健康APP网络平台系统,可以动态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真正实现高效高粘性的心理健康全覆盖服务。由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心理测评,所以,该系统的数据是实时更新的。不仅可以按月统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可以做到个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控。4、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和覆盖率。由于手机的普及,只有基于手机APP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实现全员覆盖、随时可得。实现了动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控、心理危机实时预警、心理信息推送、心理咨询一键预约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结构框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控制层框架设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管理层架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不应当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其实现过程如下:1)利用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测试三个自评量表获得学生心理应激状态评分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其特征是:1)利用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测试三个自评量表获得学生心理应激状态评分S、不成熟应付方式评分B、心理症状评分X;2)根据辅导员的反馈获得学生的心理健康他评评分F;3)利用包含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量表自评评分与辅导员他评评分共同参与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提出如下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公式:学生心理健康指数=a*S+b*B+c*X+d*F+e,其中a、b、c、d分别为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以及辅导员他评评分加权系数,所述a、b、c、d、e为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辅导员他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来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其特征是:1)利用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测试三个自评量表获得学生心理应激状态评分S、不成熟应付方式评分B、心理症状评分X;2)根据辅导员的反馈获得学生的心理健康他评评分F;3)利用包含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量表自评评分与辅导员他评评分共同参与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提出如下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公式:学生心理健康指数=a*S+b*B+c*X+d*F+e,其中a、b、c、d分别为心理应激、应付方式、心理症状以及辅导员他评评分加权系数,所述a、b、c、d、e为常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其特征是:确定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公式中的加权系数及常数的过程如下:1)相关问卷的测评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①自评部分心理应激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进行测量,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面临的冲突、挫折、变化、压力等应激源及其对这些应激源做出的生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的反应;该问卷共包含51个项目、9个因子、2个维度,进行5级评分,Cronbachalpha系数为0.73,具有良好结构效度;应付方式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含有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6个因子,可归纳为成熟与不成熟两种应对方式,常采用不成熟维度分数代表应对方式进行关系讨论;心理健康水平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②他评部分:邀请各位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老师根据每位学生家庭近况、学习近况、人际交往近况等所观察到的学生心理状态真实情况予以5级评分:1、状态很糟糕;2、状态不佳;3、状态平稳;4、状态良好;5、状态极好;③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校标:以心理咨询师评分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校标:邀请3位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面谈并对其提出专业化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定,该评定采用5级评分:1、疑似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2、存在一般性心理问题;3、心理状态平稳;4、积极心态大于消极心态;5、心态积极并具有感染力;针对同一学生心理咨询师评分后,将三者平均,采用平均分作为该生的心理健康指数;2)进行各元素的相关分析,建立心理健康指数的分层回归模型(1)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分析表1:各元素的相关系数表1结果显示,生活应激状态、不成熟应付方式与心理症状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指数与辅导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前三者与后两者两两呈显著负相关;(2)建立心理健康指数的分层回归模型以心理咨询师评分代表的心理健康指数作为因变量,心理应激、不成熟应对方式、心理症状评分、辅导员评分作为自变量,做多层次回归分析:①做心理健康指数对生活应激状态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02;②做心理健康指数对生活应激状态与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③做心理健康指数对生活应激状态、应付方式、和心理症状评分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22;④做心理健康指数对生活应激状态、应付方式、和心理症状评分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32与常数截距e;表2:分层回归结果结果显示,生活应激状态、不成熟应付方式、心理症状评分和辅导员评分依次进入方程后R2呈显著变化,共同解释了心理健康指数76.5%的方差变异,对心理健康指数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提出如下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公式:其线性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指数=0.759*F-0.024*S-0.015*B-0.067*X+1.358;其中F为辅导员评分,S为心理应激状态,B为不成熟应付方式,X为心理症状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学生心理测试模块,为了提高心理测试的专业性与信效度,心理测试部分实行三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需引用学生自评与系辅导员他评及生活关键事件综合进行评价、监测与预警;在测试算法上采用心理问卷专业数理统计方法,各类型问卷算法如下:1)题目的更新与判断分数逻辑专业心理问卷题目采用封闭式问题,选择题为主,也有部分问卷采用开放式;题目设置见表3:心理测试题目样例①系统根据设定的条件,对于同学的选项进行分数权加,并得出相应心理结论;②同学评测后可看到相应的成绩并后台自动存储;③题目可更新,成绩设定后可自动权加入总成绩;2)学生心理测试结果①对每一问卷由主管理员单独设置结果算法,问卷结果分数为总分与因子分相结合;②学生更新自己的心理状况后,更新后的数据将更替更新前的评测数据;3)对于主管理员后台信息的录入与汇报主管理员将能够结合学生心理测试结果与辅导员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4)预警功能①当学生心理评测分值低于N时,系统自动对该系辅导员与管理员显示报警;所述N值由管理员设定;②当学生心理评测分值权加辅导员评分低于M时,自动对该系辅导员与管理员显示报警,所述M值由管理员设定;通过预警功能自动将需要进行心理关注的学生筛选出来,方便辅导员与心理教师尽快采取心理干预,帮助教师进行心理监控。4.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在权利要求1所述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计算方法基础上,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模型,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APP网络平台,构建学生、辅导员、心理教师三重交互的网络系统,采用包括表示层、控制层以及数据层的三层架构进行系统的基础架构构建,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和数据之后进行逻辑操作,返回结果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再进行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晨哲张广磊郭亚恒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