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10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连接板I、连接板II和核心板等。所述连接板I的一端连接端板I。所述端板I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所述加劲肋I与端板I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内垫板I、内盖板II、两块外垫板II、外盖板II、内盖板I、两块外垫板I和外盖板I均有贯穿其上下板面的若干螺栓通孔。采用若干螺栓连接时,每一颗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外盖板I、外垫板I、内盖板I、内垫板I、内盖板II、外垫板II和外盖板II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技术介绍
对于主次结构的侧向连接方式,如果采用普通钢梁连接,在地震作用下主次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不可控,次结构可能会对主结构柱中部产生较大的水平力,从而加剧主结构柱的破坏。主次结构之间的间距较小(500mm以下),不能使用传统的防屈曲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连接板I、连接板II和核心板等。所述连接板I的一端连接端板I。所述端板I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所述加劲肋I与端板I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连接板II的一端连接端板II。所述端板II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I、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I。所述加劲肋II与端板II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核心板位于端板I和端板II之间,其两端开槽后分别与两侧的T形结构连接。所述核心板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内垫板I。所述核心板下方是内盖板II、两块外垫板II和外盖板II。所述核心板上方是内盖板I、两块外垫板I和外盖板I。所述内垫板I、内盖板II、两块外垫板II、外盖板II、内盖板I、两块外垫板I和外盖板I均有贯穿其上下板面的若干螺栓通孔。采用若干螺栓连接时,每一颗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外盖板I、外垫板I、内盖板I、内垫板I、内盖板II、外垫板II和外盖板II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进一步,所述核心板两侧具有定位栓。所述内垫板I面向核心板一侧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定位栓匹配的定位槽。进一步,所述内盖板I和内盖板II的两侧具有开槽。该开槽与所述T形结构匹配。进一步,所述核心板四周包裹或者涂抹无粘结材料。进一步,所核心板与内盖板之间留有0.5mm-1mm的间隙。进一步,所述无粘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板。进一步,述外垫板I与外垫板II等厚。所述内盖板I与内盖板II等厚。所述外盖板I与外盖板II等厚。进一步,所述连接板I和连接板II分别连接主次结构柱。进一步,所述核心板的中间为矩形部、两端为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倒圆角,使得核心板的宽度减小,从而逐渐过渡到矩形部。进一步,所述加劲肋I的上端高于内盖板I的上表面。所述加劲肋I的下端低于内盖板II的下表面。所述加劲肋II的上端高于内盖板I的上表面。所述加劲肋II的下端低于内盖板II的下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连接器两端节点板通过销轴与主次结构连接,受压时内盖板可限制核心板中部的平面外变形,外盖板可限制核心板外漏部分及加劲肋的平面外变形,防止核心单元发生平面外屈曲,使得核心板充分受力屈服。另外,无粘结材料可减小核心板与内盖板之间的摩擦力,定位栓可保证在连接器受力时核心单元与外约束单元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该连接器可以应用于500mm以下间距的主次结构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试验设备连接图;图4为核心板被拉断照片图5荷载-位移曲线图6骨架曲线。图中:连接板I(1)、连接板II(10)、端板I(2)、端板II(20)、加劲肋I(3)、加劲肋II(3)、外盖板I(4)、外盖板II(40)、内盖板I(5)、内盖板II(50)、内垫板I(6)、核心板(7)、定位栓(8)、高强螺栓(9)、外垫板I(101)、外垫板II(102)、无粘结材料(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连接板I1、连接板II10和核心板7等。所述连接板I1的一端连接端板I2。所述端板I2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1、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3。所述加劲肋I3与端板I2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连接板II10的一端连接端板II20。所述端板II20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I10、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I30。所述加劲肋II30与端板II20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核心板7位于端板I2和端板II20之间,其两端开槽后分别与两侧的T形结构连接。所述核心板7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内垫板I6。所述核心板7下方是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所述核心板7上方是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所述核心板7两侧具有定位栓8(类似于三角形的凸起)。所述内垫板I6面向核心板7一侧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定位栓8匹配的定位槽(类似于三角形的槽口)。所述核心板7的中间为矩形部、两端为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倒圆角,使得核心板7的宽度减小,从而逐渐过渡到矩形部。即核心板7两端分别与端板I2和端板II20连接处为连接部的端头,该端头是核心板7的最宽处。从该最宽处倒圆角,使得核心板7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内垫板I6、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外盖板II40、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均有贯穿其上下板面的若干螺栓通孔。采用若干螺栓9连接时,每一颗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外盖板I4、外垫板I101、内盖板I5、内垫板I6、内盖板II50、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内盖板I5和内盖板II50的两侧具有开槽。该开槽与所述T形结构匹配。所核心板7与内盖板5之间留有1mm的间隙。所述核心板7四周包裹或者涂抹无粘结材料11(聚四氟乙烯层)。所述加劲肋I3的上端高于内盖板I5的上表面。所述加劲肋I3的下端低于内盖板II50的下表面。所述加劲肋II30的上端高于内盖板I5的上表面。所述加劲肋II30的下端低于内盖板II50的下表面。外盖板I4、外盖板II40、内盖板I5、内盖板II50、内垫板I6、定位栓8、外垫板I101和外垫板II102的两端分别与端板I2和端板II20不接触。实施例2: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具体地:将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进行力学实验参见图3,将连接器置于量程为300kN的液压伺服机,进行拉压循环试验。试件在压缩位移为8mm时仍能保持竖直状态。参见图4,在拉伸位移为8mm时,连接器破坏形态为核心板被拉断,说明双重防屈曲连接器能够有效限制核心单元的平面外变形,防止发生平面外屈曲,使核心板充分受力。参见图5,通过拉压循环试验,得到荷载随连接器轴向变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参见图6,将图5中每一级荷载第一次循环的峰值点连接起来形成骨架曲线。由图5和6以看出,试件在屈服后荷载增长缓慢,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达到了预想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所述连接板I(1)、连接板II(10)和核心板(7)等;所述连接板I(1)的一端连接端板I(2);所述端板I(2)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1)、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3);所述加劲肋I(3)与端板I(2)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连接板II(10)的一端连接端板II(20);所述端板II(20)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I(10)、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I(30);所述加劲肋II(30)与端板II(20)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核心板(7)位于端板I(2)和端板II(20)之间,其两端开槽后分别与两侧的T形结构连接;所述核心板(7)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内垫板I(6);所述核心板(7)下方是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所述核心板(7)上方是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所述内垫板I(6)、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外盖板II(40)、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均有贯穿其上下板面的若干螺栓通孔;采用若干螺栓(9)连接时,每一颗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外盖板I(4)、外垫板I(101)、内盖板I(5)、内垫板I(6)、内盖板II(50)、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所述连接板I(1)、连接板II(10)和核心板(7)等;所述连接板I(1)的一端连接端板I(2);所述端板I(2)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1)、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3);所述加劲肋I(3)与端板I(2)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连接板II(10)的一端连接端板II(20);所述端板II(20)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连接板II(10)、另一侧板面连接加劲肋II(30);所述加劲肋II(30)与端板II(20)连接后呈T形结构;所述核心板(7)位于端板I(2)和端板II(20)之间,其两端开槽后分别与两侧的T形结构连接;所述核心板(7)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内垫板I(6);所述核心板(7)下方是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所述核心板(7)上方是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所述内垫板I(6)、内盖板II(50)、两块外垫板II(102)、外盖板II(40)、内盖板I(5)、两块外垫板I(101)和外盖板I(4)均有贯穿其上下板面的若干螺栓通孔;采用若干螺栓(9)连接时,每一颗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外盖板I(4)、外垫板I(101)、内盖板I(5)、内垫板I(6)、内盖板II(50)、外垫板II(102)和外盖板II(40)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主次结构侧向连接的双重防屈曲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板(7)两侧具有定位栓(8);所述内垫板I(6)面向核心板(7)一侧的侧面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李岐陆亚亨金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