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文灏专利>正文

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575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先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率、低成本地制得共挤膜充气结构,然后再在制得的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复合织物层,实现充气垫枕的机械化、自动化、批量化、连续性、不间断的流水线生产。制得的充气垫枕具有综合成本低、产品一致性高、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A fabric composite coextrusion membrane inflatable pillow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制品及其自动化、批量化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公知的充气垫、充气枕制造方法主要为如图1所示的“将上下两层单组份PVC或TPU材料直接通过高频焊接在一起”或如图2所示“先将单组份PVC或TPU材料复合到织物层上,然后再通过高频焊接上下两块布料内侧PVC或TPU复合层”的方式制造,PVC或TPU材料不但成本较贵,而且由于高频工艺的自身特点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尺寸垫枕自动化生产。因此,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部分或完全人工操作制得的充气垫枕的气密性和质量稳定性也较差。近年来,以材料多组份的PE+PA共挤膜气柱袋为代表的共挤膜充气制品随着电商物流的发展作为缓冲保护包装获得了大量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PE+PA共挤膜的膜材料不但自身成本便宜,而且在生产成品的过程中还可实现完全机械化、自动化和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生产,生产成本也极其便宜,且生产效率非常高。但是,现有PE+PA共挤膜的局部抗变形能力普遍较差:如有较大的外力施加到PE+PA共挤膜上再撤去该外力后,该受力处的共挤膜就会出现蠕变和鼓泡甚至破损等不利现象。因此,在包装材料领域,出现了将无纺布(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189695.7所示)或牛皮纸复合到共挤膜外侧的结构,以减少共挤膜在受力不均情况下极易出现的蠕变、鼓泡甚至破损等。以共挤膜制作的充气垫枕也已有少量出现在市场上(如图3所示,直接热焊上下两块共挤膜形成充气垫枕),但是此类充气垫枕均是让人体直接接触,并坐卧到没有透气性和吸湿性的共挤膜上,导致闷热、出汗、不透气,甚至褥疮,消费者使用体验极差;因此并不受消费市场欢迎,而仅仅是做为救灾应急备品使用。如果用复合有无纺布或牛皮纸的共挤膜制作充气垫枕,虽可一定程度部分解决以上问题,但产品表面生硬,且无纺布或牛皮纸接触汗水、雨水、河水或海水后还是照样会变松变软,失去抗蠕变、防鼓泡等作用。如果将此类无纺布或牛皮纸改成抗拉性能更好、遇湿遇水后也不会软化或松散且质地柔软的织物,则可获得低综合成本、且可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性高效率生产的充气垫枕。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此类复合有织物的共挤膜垫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126361.0和201520125805.9公开了在共挤膜床垫或枕头外设置外套的技术方案,此类外套仅仅是将共挤膜垫枕整体性地限制在外套之内,而外套与共挤膜之间却是不贴合的,二者之间可以互相错位或移动;因此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被外套所包裹着的共挤膜依旧会在外力作用下会向其内部发生蠕变或鼓泡,撤去外力后,已产生的蠕变和鼓泡则会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突出,尤其是在外套不能紧盖的相邻气柱曲面形成的空隙之间更是如此。因此,消费市场需要一种将共挤膜和织物层紧密复合在一起的充气垫枕,复合方式包括贴合、熔合、无溶剂复合等,既能避免不透气、不吸汗的共挤膜与人体直接接触;又能避免共挤膜的蠕变、鼓泡、易被刺穿等缺陷,进一步实现对共挤膜充气结构的保护;还能实现综合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机械化、自动化和质量稳定可靠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将共挤膜和织物层紧密复合在一起的充气垫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包括:共挤膜充气结构和复合在所述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的织物层。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中,所述共挤膜为已获得大量应用、技术成熟可靠的PE+PA共挤膜。当然,在可保证最终产品的气密性、轻量化和美观性等的情况下,其他合适材料组合的共挤膜也是可以的。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中,所述织物层可为包括梭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在内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中,所述织物层为包括尼丝纺、涤丝纺、冰丝巾布、摇粒绒布在内的梭织物,和/或,包括纱网和编织袋在内的编织物;优选价格较为低廉的涤丝纺或体感较好的尼丝纺。当然,其他诸如纱网、编织袋之类的编织物也是可以使用的。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中,充气垫枕还可包括气阀和/或固定装置。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中,充气垫枕还可包括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81733.X、201810068160.8、201810233922.5所示的各种“手挥充”或“兜风充”大开口充气结构以及大开口密封结构。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先通过自动化热合/热压/热焊系统制得共挤膜充气结构;步骤B:再在步骤A中制得的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复合织物层,制得充气垫枕。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的制备方法中,在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复合织物层的复合方式为包括粘合、贴合、热熔胶复合、无溶剂复合、点胶复合、压合在内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方式。因为通过自动化热合流水线制作出来的未充气共挤膜充气结构整体上为一平面结构,所以适合后续再在该平面结构的上下表面做复合织物层的工作,复合方式包括贴合、熔合、压合。而且,织物层复合同样也可应用已经很成熟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以上A和B两个步骤可以同时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连续未剪断的布卷在生产线上输送。实现不同工序的加工制造。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及其制备方法,与传统织物复合型充气垫枕“先将密封层复合到织物层上去,再通过热焊或高频焊接复合后的织物层制得成品”的制作方法不同,本专利技术中为先用已十分广泛地获得应用的共挤膜气柱袋生产技术和设备先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制得共挤膜充气结构,然后再在制得的共挤膜充气结构外复合织物层,以避免共挤膜与人体接触体感不好、受力不均容易蠕变或鼓泡等不足之处。在共挤膜充气结构外复合织物层以后,不但人体接触织物层的体感更好;而且在受力不均时,即便是共挤膜有蠕变或鼓泡倾向,也会因其外复合的织物层为抗拉强度好、变形系数低的纤维材料,会将受力不均范围之外的织物纤维也拉扯住并通过这些纤维将受力传导到受力不均范围之外的区域。这样一来,则无论是共挤膜充气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是向内凹陷还是向外突出,在其外紧密复合/贴合的织物层也始终会同步向内凹陷或向外突出。因此复合在一起的共挤膜充气结构要发生蠕变或鼓泡前,先必须以大很多的切向力使织物层的纤维材料产生永久性的拉伸形变,也就是说,要先破坏织物层才能产生共挤膜充气结构的变形或鼓泡;这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正常使用情况下,肯定是热合缝先于织物层崩裂。因此就很难出现共挤膜充气结构的蠕变、鼓泡或破损等。此外,共挤膜充气结构外的织物层也起到了对共挤膜充气结构的保护作用,使产品更耐磨、更耐刺穿、更耐久、更耐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实现了充气垫枕的机械化、自动化、批量化、流水线生产;而且制得的充气垫枕具有综合成本更低、抗压性能更好、产品一致性更高、质量更稳定更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优选地,所述织物层除了包括涤纶布、尼龙布或印花布在内的本领域常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挤膜充气结构和复合在所述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的织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挤膜充气结构和复合在所述共挤膜充气结构外表面的织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膜充气结构为PE和PA共挤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为包括梭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在内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为包括尼丝纺、涤丝纺、冰丝巾布、摇粒绒布在内的梭织物,和/或,包括纱网和编织袋在内的编织物。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阀和/或固定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织物复合共挤膜充气垫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挥充或兜风充大开口充气结构以及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灏
申请(专利权)人:翁文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