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39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包括液冷机箱和散热器组合,液冷机箱包括冷却液箱、水泵和机箱本体,散热器组合包括风机和风液换热器,所述水泵、冷却液箱和风液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电子模块耗热在1KW左右的散热要求,结构紧凑,通过液冷和风冷同时工作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

Structure of small-sized air liquid cool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箱结构,尤其是一种风液散热机箱结构。
技术介绍
机箱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设备模块提供安装平台,但有时还需解决设备散热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机箱有风冷和液冷两种,风冷机箱常用来给印制板卡散热,印制板与冷板或金属壳体固定在一起,然后通过锁紧机构紧密贴合在机箱壁槽内,机箱外表面设置翅片作为散热风道。其传热过程是印制板上元器件产生热量经冷板或金属壳体传递至机箱壁外翅片处,然后由冷风将热量带走。风冷机箱适用于模块热量不大的场合,散热效果有限。液冷机箱可以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要求,散热原理是利用流体带走设备热量。常规液冷机箱需外接液冷源,液冷源与机箱常分开放置,通过管路连通,液冷设备量大、管路多,成本较高,而且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提供一种针对电子模块耗热在1KW左右的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目的在于提高散热效果,结构紧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包括液冷机箱和散热器组合,液冷机箱包括冷却液箱、水泵和机箱本体,散热器组合包括风机和风液换热器,所述水泵、冷却液箱和风液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该结构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和风机的同时工作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液冷机箱的机箱本体为框架结构,且冷却液箱和水泵均安装在机箱本体上,机箱本体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另一侧具有安装架,散热器组合固定在安装架上。框架结构便于散热,而且方便安装电子模块,并且方便安装散热器组合。优选的,所述水泵和冷却液箱通过软管连接,软管的两端部设有用于连接风液换热器的插拔连接器,且软管上还装有流量传感器。方便将液冷机箱输出的两根软管端部插装在风液换热器上,安装效率高,而且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却液的循环流量。优选的,所述散热器组合还包括安装板和密布若干个散热孔的风机罩,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风机和风液换热器,风机罩盖置在风机和风液换热器上。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架上,风机罩用于防护风机和风液换热器。优选的,所述风液换热器具有两个,且两者之间通过并联软管连接。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风机具有两个,且安装在风液换热器的两侧。提供均匀散热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将电子模块安装在液冷机箱的机箱本体上,通过水泵、冷却液箱和风液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进行液冷散热,再通过风机的工作提供风冷散热。满足电子模块耗热在1KW左右的散热要求,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液冷机箱立体图;图3是图1中散热器组合立体图;图4是图3的后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2、3、4所示,一种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包括液冷机箱1和散热器组合2,液冷机箱1包括冷却液箱11、水泵12和机箱本体13,所述液冷机箱1的机箱本体13为框架结构,且冷却液箱11安装在机箱本体13内,水泵12安装在机箱本体13端面。冷却液箱11为5L容积,机箱本体13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另一侧具有安装架14,散热器组合2固定在安装架14上。所述水泵12和冷却液箱11通过软管15连接,软管15的两端部设有用于连接风液换热器22的插拔连接器16,且软管15上还装有流量传感器17。散热器组合2包括风机21和风液换热器22,所述水泵12、冷却液箱11和风液换热器22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所述散热器组合2还包括安装板23和密布若干个散热孔的风机罩24,所述安装板23用于安装风机21和风液换热器22,风机罩24盖置在风机21和风液换热器22上。所述风液换热器22具有两个,且两者之间通过并联软管25连接。所述风机21具有两个,且安装在风液换热器22的两侧。左右两侧风机21作为进风口,风液换热器22处作为出风口。本技术工作时,水泵12工作带动冷却液箱11内的冷却液进入散热器组合2的模块冷板,再返回冷却液箱11,形成一个液冷循环通道,电子模块3的热量通过该液冷循环通道进行散热。两个风机21工作带动外部空气流经风液换热器22的模块冷板,形成风冷散热。在液冷散热和风冷散热同时作用下,将电子模块3的热量进行散热。为了减轻本技术重量,液冷机箱1和散热器组合2使用防锈铝合金材料制成,软管15和并联软管25为带不锈钢钢丝编制橡胶软管。本技术提供的风液散热机箱,将液冷与风冷分开设计,液冷部分安装在液冷机箱1上,风冷部分安装在液冷机箱1侧面,这样设置能最大有效利用设备空间,结构紧凑,尤其适用在空间资源有限的场合。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机箱(1)和散热器组合(2),液冷机箱(1)包括冷却液箱(11)、水泵(12)和机箱本体(13),散热器组合(2)包括风机(21)和风液换热器(22),所述水泵(12)、冷却液箱(11)和风液换热器(22)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机箱(1)和散热器组合(2),液冷机箱(1)包括冷却液箱(11)、水泵(12)和机箱本体(13),散热器组合(2)包括风机(21)和风液换热器(22),所述水泵(12)、冷却液箱(11)和风液换热器(22)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换热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箱(1)的机箱本体(13)为框架结构,且冷却液箱(11)和水泵(12)均安装在机箱本体(13)上,机箱本体(13)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另一侧具有安装架(14),散热器组合(2)固定在安装架(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风液散热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和冷却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德胡龙飞王洪林鑫贺奎尚朱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贺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