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5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刷握,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开孔;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安装于底座;顶杆,顶杆上设有弹簧,顶杆通过压力调节装置与弹簧的配合安装于底座的开孔中,用于支撑碳刷。解决碳刷压力不均的问题,实现对碳刷压力的定量调节,同时提高巡视检查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Brush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刷握
本技术属于发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刷握。
技术介绍
现有刷握采用花篮形铝制刷屋配恒压弹簧的方式,由恒压弹簧保证碳刷对电机集电环的压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该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压力传导不均匀、导致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部位磨损不均匀。现有恒压弹簧由固定片和单侧弹圈组成,单侧弹圈对电刷的压力偏向一侧,经运行实践发现,碳刷存在偏磨现象且磨损部位多位于弹圈侧,会导致无弹圈的一侧压力不足。二、使用过程中观察不便。电机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需定时对电动机集电环部位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因碳刷压力不足引起的打火现象,要及时更换碳刷。在实际工作中,运行人员需要通过拆解弹簧的方式检查碳刷磨损情况,往往很难在电动机运转时测量碳刷压力和磨损程度,容易因碳刷压力不足引起故障。三、碳刷压力无法保证。碳刷磨损后长度会缩短,因恒压弹簧构造局限性,其弹圈越接近原始位置压力越小,无法对弹圈进行调节以保证对碳刷的持续压力,从而降低了碳刷的利用率。因此,期待研发一种刷握,避免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部位磨损不均匀,实现弹簧压力的定量调节,同时提高巡视检查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刷握,使碳刷的磨损均匀和对称,保证弹簧对碳刷的压力,提高碳刷的使用效率,便于实时监控碳刷压力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刷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孔;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弹簧,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与所述弹簧的配合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开孔中,用于支撑碳刷。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空心螺丝、自锁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开孔同轴,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侧,所述空心螺丝穿过所述开孔并旋入所述固定螺母,所述自锁调节螺母安装于所述空心螺丝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外侧。优选地,所述空心螺丝与所述顶杆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空心螺丝。优选地,所述顶杆的位于所述底座内侧的端部设有顶块,所述顶块用于支撑碳刷。优选地,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顶杆上,位于所述顶块和所述空心螺丝之间。优选地,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设有标记段,所述标记段用于标记所述弹簧的压力范围。优选地,所述底座呈U型,采用弹簧钢片制成,所述弹簧钢片的厚度为1mm。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定位卡。优选地,还包括刷屋,所述刷屋位于所述底座内侧,用于固定所述碳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碳刷安装在本刷握中,顶杆在压力调节装置与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将碳刷压紧在集电环上,当碳刷磨损,长度缩短时,弹簧伸长,使顶杆对碳刷的压力变小,此时通过调节压力调节装置压缩弹簧,弹簧被压缩使顶杆对碳刷的压力恢复到设定值,保证弹簧对碳刷的压力持续在厂家规定的范围值内,通过调节装置实现对弹簧的定量调节,提高碳刷的使用率;采用刷握,将碳刷竖直压在集电环上,防止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部位磨损不均匀,保证了碳刷磨损的均匀和对称,延长碳刷的使用寿命。2、当碳刷磨损,长度缩短时,顶杆向底座内侧运动,同时,其尾部标记段逐渐缩进至空心螺丝内部,则顶杆对碳刷的压力低于规定范围,此时松开自锁调节螺母,将空心螺丝向底座内旋入,压缩弹簧,直至顶杆尾部标记段全部露出后,将自锁调节螺母锁死;在顶杆尾部设置标记段,通过肉眼观察即能判断运行中碳刷的压力情况和磨损量,通过空心螺丝,可在碳刷不断磨损过程中多次进行压缩调整,直至空心螺丝旋到底,充分利用其有效行程,提高碳刷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刷握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1、集电环;2、刷屋;3、碳刷;4、底座;5、定位卡;6、顶杆;7、弹簧;8、固定螺母;9、自锁调节螺母;10、空心螺丝;11、标记段;12、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刷握,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开孔;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安装于底座;顶杆,顶杆上设有弹簧,顶杆通过压力调节装置与弹簧的配合安装于底座的开孔中,用于支撑碳刷。具体地,将碳刷安装在本刷握中,顶杆在压力调节装置与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将碳刷压紧在集电环上,当碳刷磨损,长度缩短时,弹簧伸长,使顶杆对碳刷的压力变小,此时通过调节压力调节装置压缩弹簧,弹簧被压缩使顶杆对碳刷的压力恢复到设定值,保证弹簧对碳刷的压力持续在厂家规定的范围值内,通过调节装置实现对弹簧的定量调节,提高碳刷的使用率;采用刷握,将碳刷竖直压在集电环上,防止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部位磨损不均匀,保证了碳刷磨损的均匀和对称,延长碳刷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方案,压力调节装置包括空心螺丝、自锁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开孔同轴,设置于底座内侧,空心螺丝穿过开孔并旋入固定螺母,自锁调节螺母安装于空心螺丝上,且位于底座外侧。作为优选方案,空心螺丝与顶杆间隙配合,顶杆穿过空心螺丝。作为优选方案,顶杆的位于底座内侧的端部设有顶块,顶块用于支撑碳刷。作为优选方案,弹簧套设于顶杆上,位于顶块和空心螺丝之间。作为优选方案,顶杆的另一端设有标记段,标记段用于标记弹簧的压力范围。具体地,当碳刷磨损,长度缩短时,顶杆向底座内侧运动,同时,其尾部标记段逐渐缩进至空心螺丝内部,则顶杆对碳刷的压力低于规定范围,此时松开自锁调节螺母,将空心螺丝向底座内旋入,压缩弹簧,直至顶杆尾部标记段全部露出后,将自锁调节螺母锁死;在顶盖尾部设置标记段,通过肉眼观察即能判断运行中碳刷的压力情况和磨损量,通过空心螺丝,可在碳刷不断磨损过程中多次进行压缩调整,直至空心螺丝旋到底,充分利用其有效行程,提高碳刷的使用效率。作为优选方案,底座呈U型,采用弹簧钢片制成,弹簧钢片的厚度为1mm。作为优选方案,底座的外侧设有定位卡。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刷屋,刷屋位于底座内侧,用于固定碳刷。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刷握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展开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刷握,包括:底座4呈U型,采用1mm厚的65Mn弹性钢带制作,展开时,中心处开Φ11的开孔12,两端距中心80mm处采用冲压方法制作定位卡5,在两端距中心18-24mm处折Φ4弧使弹性钢片呈U型;M10的固定螺母8与开孔12同轴,焊接于底座4内侧,M10×35的空心螺丝10穿过开孔12并旋入固定螺母8,M10的自锁调节螺母9安装于空心螺丝10上,且位于底座4外侧,空心螺丝10轴向开Φ4.2孔,与顶杆6间隙配合,顶杆6穿过空心螺丝10,顶杆6的位于底座4内侧的端部设有顶块,顶块用于支撑碳刷3,将碳刷3竖直压在集电环1上,顶杆规格为Φ4×90,顶块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刷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孔;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弹簧,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与所述弹簧的配合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开孔中,用于支撑碳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刷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孔;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弹簧,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与所述弹簧的配合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开孔中,用于支撑碳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空心螺丝、自锁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开孔同轴,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侧,所述空心螺丝穿过所述开孔并旋入所述固定螺母,所述自锁调节螺母安装于所述空心螺丝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螺丝与所述顶杆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空心螺丝。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张啸汪三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