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组件结构及燃气轮机装置
本技术属于燃气轮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组件结构及燃气轮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的基础上增加回热器发展而来的回热循环燃气轮机,通过回热器利用排气余热对压缩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减少燃料消耗的目的。回热循环燃气轮机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以及回热器,从压气机出来的气体需要流经回热器进入燃烧室,燃烧后的燃气进入涡轮做功,从涡轮出来的高温气体需要流经回热器排出至大气。从涡轮排出的高温气体一般通过壳体等构成的流道进入回热器,通常这些壳体包围在燃烧室外侧,燃料喷嘴为燃烧室提供所需的燃料,燃料喷嘴必须从外侧穿过壳体构成的高温气流道并连接至燃烧室,所以必须对燃料喷嘴与高温气体进行隔离。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离组件结构及燃气轮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组件结构及燃气轮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燃料喷嘴结构与周围气体有效隔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组件结构,用于将燃气轮机中的燃料喷嘴结构与所述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组件结构,用于将燃气轮机中的燃料喷嘴结构与所述燃料喷嘴结构周围的气体相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形成气体流道区域,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一侧;以及至少一个隔离桶结构,所述隔离桶结构至少位于所述气体流道区域中,且所述隔离桶结构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燃料喷嘴结构的外围,其中,所述燃料喷嘴结构与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相连接,且所述燃料喷嘴结构经由所述第一壳体延伸至所述气体流道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组件结构,用于将燃气轮机中的燃料喷嘴结构与所述燃料喷嘴结构周围的气体相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形成气体流道区域,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一侧;以及至少一个隔离桶结构,所述隔离桶结构至少位于所述气体流道区域中,且所述隔离桶结构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燃料喷嘴结构的外围,其中,所述燃料喷嘴结构与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相连接,且所述燃料喷嘴结构经由所述第一壳体延伸至所述气体流道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隔离桶结构对应的凸台结构,其中,所述凸台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气体流道区域中,所述隔离桶结构设置于所述凸台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嘴结构上设置有法兰,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相贴合的端面结构,其中,所述法兰固定设置于所述端面结构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设置于所述端面结构中的方式包括螺纹固定的方式;所述端面结构与所述法兰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隔离桶结构的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隔离桶结构的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概呈平行设置;所述燃料喷嘴结构包括轴流式喷嘴及旋流式喷嘴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闯,黄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