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690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上方设有盖体,壳体外侧设有护圈,壳体内设有喷腔和喷口,喷腔内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嵌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内设有加热管,中心管下端管壁上设有喷孔,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管一、进气管二和进气管三,喷腔底面设有限流板,限流板上设有限流孔,限流孔内设置有阀球,阀球通过弹簧和喷口侧壁连接,喷口呈漏斗型结构,喷口外侧设有加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中心管内的加热管对混合后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进行加热保温,使得中心管温度上升防止水蒸气液化在中心管外壁上,通过限流板和阀球防止稠油倒灌进入喷口和喷腔内,造成堵塞。

Nozzl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heat carrier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
本技术涉及石油提取设备
,尤其是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通过加热降粘、气体溶解降粘、气体增加弹性能量及扩大波及体积等综合效应达到增产目的,多元热流体技术热力开采稠油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新术,其具有燃烧效率高、零碳注入环保节能的优势,多元热流体技术输出的高温多元热流体具有综合增油机理,可大幅提高单井产能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多元热流体技术用于油砂开采,其核心装备是发生器,目前,现在复合热载体发生器的喷口无法实现对喷出的流体进行加热,在地下工作环境复杂,无法稠油倒流喷口,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盖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护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喷腔和喷口,所述喷腔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进口和出口贯穿中心管、挡板和壳体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中心管下端管壁上设置有喷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包括壳体(1)和盖体(2),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盖体(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护圈(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喷腔(4)和喷口(5),所述喷腔(4)内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内嵌设有中心管(8),所述中心管(8)内设置有加热管(9),所述加热管(9)进口(10)和出口(11)贯穿中心管(8)、挡板(6)和壳体(1)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中心管(8)下端管壁上设置有喷孔(12),所述挡板(6)和盖体(2)之间的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二氧化碳流通的进气管一(18)和用于氮气流通的进气管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热载体发生器喷嘴结构,包括壳体(1)和盖体(2),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盖体(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护圈(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喷腔(4)和喷口(5),所述喷腔(4)内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内嵌设有中心管(8),所述中心管(8)内设置有加热管(9),所述加热管(9)进口(10)和出口(11)贯穿中心管(8)、挡板(6)和壳体(1)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中心管(8)下端管壁上设置有喷孔(12),所述挡板(6)和盖体(2)之间的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二氧化碳流通的进气管一(18)和用于氮气流通的进气管二(19),所述挡板(6)下方的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三(20),所述喷腔(4)底面设置有限流板(13),所述限流板(13)上设置有限流孔(14),所述限流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奕中梅立新李兴儒徐梁殷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