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加工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62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棚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功能加工棚,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棚体、多个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以及活动安设在导轨且沿导轨长度方向自由移动的滚轮;棚体包括多排呈对应布置的立柱排以及顶棚板,立柱排包括多个立柱,各个立柱的上端分别固定顶棚板,各个立柱下端分别安设有滚轮,立柱排中,相邻立柱设有加固结构;各个棚体的宽度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过三个棚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实现各个棚体呈叠套布置或呈展开布置。在加固结构的作用下,保证棚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各个棚体的展开布置以及叠套布置,实现了加工棚遮挡范围可调节,从而便于钢筋网片的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节省施工场地、降低综合成本。

Multifunctional processing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加工棚
本技术涉及加工棚的
,特别涉及多功能加工棚。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时,其钢筋网片采用一次性制作和吊装;当建筑设三层地下室时,一般的基坑开挖深度约15m左右,此时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深度约25~30m,其钢筋网片的长度亦达25~30m。目前,地下连续墙钢筋网片标准幅宽一般约6m,当长度为30m时,其现场钢筋网片加工场地一般按36m(长)×10m(宽)布置;由于钢筋网片结构复杂,现场加工时间相对较长,为避免遇高温、暴雨等不利气象情况时的停工影响,现场一般会搭设钢筋加工棚;如果一次性搭设如此超大尺寸的加工棚,既长时间占场地,也影响钢筋网片的吊装。现有技术中,通过吊车将加工棚吊设在施工区域,实现加工棚的遮挡作用,由于加工场地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不同,其范围也存在不同,现有的加工棚不具备调节功能,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加工棚不便于转移,转移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加工棚,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棚的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加工棚,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棚体、多个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以及活动安设在所述导轨且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自由移动的滚轮;所述棚体包括多排呈对应布置的立柱排以及顶棚板,所述立柱排包括多个立柱,各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固定所述顶棚板,各个所述立柱下端分别安设有所述滚轮,所述立柱排中,相邻所述立柱设有加固结构;各个所述棚体的宽度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过三个所述棚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实现各个所述棚体呈叠套布置或呈展开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棚体包括桁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桁架上方的纵梁,所述桁架的两端分别固定相邻所述立柱排的两个所述立柱,所述纵梁分别固定相邻所述桁架的上方,所述顶棚板铺设在所述纵梁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固定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呈倾斜布置,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立柱,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桁架。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两条钢缆,两条所述钢缆呈十字交叉。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排中,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处于所述下连接杆的上方;所述上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立柱固定分别形成上安装部,所述下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立柱固定分别形成下安装部,所述钢缆的一端固定所述上安装部,所述钢缆的另一端固定另一所述立柱的下安装部,两条所述钢缆呈四角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形成有固定槽,所述立柱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上翻转固定所述立柱,所述固定板朝下翻转嵌入所述固定槽。进一步的,其一所述棚体的所述立柱设有加固杆,另外的各个棚体的立柱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加固杆具有多个固定部,当所述多功能加工棚呈叠套布置,摆动所述加固杆,各个所述固定部分别嵌入各个所述固定孔。进一步的,当所述多功能加工棚呈展开布置时,摆动所述加固杆,所述固定部嵌入相邻所述立柱的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电机,相邻所述立柱排的两个正对布置的所述立柱的电机同步驱动。进一步的,当所述多功能加工棚呈展开布置时,相邻所述顶棚板具有重合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多功能加工棚,进行钢筋网片加工时,根据钢筋网片加工的场地范围,通过滚轮,实现棚体的移动,由于滚轮活动设置在导轨上,则棚体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且不易产生偏移,便于对棚体的移动,这样,便于棚体对加工的场地起到遮挡作用,由于多个棚体独立布置,各个棚体展开后,具有较大的遮挡范围,满足场地遮挡的需求,且在加固结构的作用下,保证棚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各个棚体的展开布置以及叠套布置,实现了加工棚遮挡范围可调节,从而便于钢筋网片的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节省施工场地、降低综合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加工棚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加工棚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加工棚的滚轮与导轨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加工棚,用于解决加工棚的功能单一的问题。多功能加工棚,包括多个棚体10、多个导轨30以及滚轮20,多个棚体10呈独立布置,多个导轨30铺设在地面上,滚轮20活动安设在导轨30上,且滚轮20沿导轨30长度方向自由移动。棚体10包括多排立柱排以及顶棚板14,多排立柱排呈对应布置,立柱排包括多个立柱11,各个立柱11的上端分别固定顶棚板14,各个立柱11下端分别安设有滚轮20,立柱排中,相邻立柱11之间设有加固结构;各个棚体10的宽度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过两个棚体10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实现各个棚体10呈叠套布置或呈展开布置。上述的多功能加工棚,进行钢筋网片加工时,根据钢筋网片加工的场地范围,通过滚轮20,实现棚体10的移动,由于滚轮20活动设置在导轨30上,则棚体10沿导轨30的延伸方向移动,且不易产生偏移,便于对棚体10的移动,这样,便于棚体10对加工的场地起到遮挡作用,由于多个棚体10独立布置,各个棚体10展开后,具有较大的遮挡范围,满足场地遮挡的需求,且在加固结构的作用下,保证棚体10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各个棚体10的展开布置以及叠套布置,实现了加工棚遮挡范围可调节,从而便于钢筋网片的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节省施工场地、降低综合成本。本实施例中,棚体10包括桁架12以及铺设在桁架12上方的纵梁13,桁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相邻立柱排的两个立柱11,纵梁13的下端分别固定相邻立柱排的两个立柱11的顶部,纵梁13分别固定相邻桁架12的上方,顶棚板14铺设在纵梁13的上方;实现桁架12与纵梁13之间的固定,且立柱11同时与桁架12和纵梁13固定,增强棚体10的整体稳定性,且,这样设置,立柱11受力较小,使立柱11的使用寿命增大。立柱排由多少个立柱11组成,则使用多少道桁架12和纵梁13,如,立柱排由4个立柱11组成,则两排立柱排对应布置,则设置4道桁架12和10多个纵梁13;保证棚体10的整体稳定性。桁架12为直径为30mm的钢管焊接而成的三角形桁架12,将组装好的桁架12吊装到立柱11顶进行固定;桁架12上铺设15根12m长的纵梁13,纵梁13为100mm×50mm的方钢;这样,有效保证桁架12的支撑能力以及稳定性,同时桁架12、纵梁13以及两个立柱11配合使棚体10的整体结构更佳稳定。立柱11固定有斜撑杆15,斜撑杆15呈倾斜布置,斜撑杆15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棚体、多个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以及活动安设在所述导轨且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自由移动的滚轮;所述棚体包括多排呈对应布置的立柱排以及顶棚板,所述立柱排包括多个立柱,各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固定所述顶棚板,各个所述立柱下端分别安设有所述滚轮,所述立柱排中,相邻所述立柱设有加固结构;各个所述棚体的宽度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过三个所述棚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实现各个所述棚体呈叠套布置或呈展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棚体、多个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以及活动安设在所述导轨且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自由移动的滚轮;所述棚体包括多排呈对应布置的立柱排以及顶棚板,所述立柱排包括多个立柱,各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固定所述顶棚板,各个所述立柱下端分别安设有所述滚轮,所述立柱排中,相邻所述立柱设有加固结构;各个所述棚体的宽度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过三个所述棚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实现各个所述棚体呈叠套布置或呈展开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包括桁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桁架上方的纵梁,所述桁架的两端分别固定相邻所述立柱排的两个所述立柱,所述纵梁分别固定相邻所述桁架的上方,所述顶棚板铺设在所述纵梁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固定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呈倾斜布置,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立柱,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桁架。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两条钢缆,两条所述钢缆呈十字交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排中,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杭澎雷斌童心黄友武高升坚李波雷帆唐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