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9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管单元由T字形腹板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分隔构成,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T字形腹板包括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之间的横向腹板,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的端部带有折边,所述折边垂直焊接在上翼缘或下翼缘,所述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所述横向腹板将所述钢管单元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快捷,大量节省人工,社会经济性能好。

A steel tube bundle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T-shaped We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主体结构的材料分类,常用的建筑材料有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两种。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和可模性好,可以灌溉成为各种形状尺寸的整体式结构,同时也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然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木材应用较多,废水、扬尘等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钢结构现场装配化施工节约大量的人工,且施工废料少,节能环保。然而,钢结构体系中的钢柱、钢梁、支撑等构件,人工制作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且节点构造复杂,制作成本高;此外,钢柱多为方矩形柱,在住宅应用时,室内有钢柱凸角,给建筑布置带来不便。为此,人们采用将上述两种结构相结合的混合型墙体结构,指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组合成为一种新的抗侧力构件,主要是向钢管束内填充混凝土,使用时具有混凝土剪力墙的建筑布局灵活、钢结构制作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发挥了钢材轻质高强、混凝土刚度大的材料性能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的性能优势,提供一种用钢量经济、构件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业化生产、社会经济性能好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以期满足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管单元由T字形腹板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分隔构成,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T字形腹板包括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之间的横向腹板,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的端部带有折边,所述折边垂直焊接在上翼缘或下翼缘,所述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所述横向腹板将所述钢管单元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钢管束组合结构的末端钢管单元的开口处由端部隔板封闭焊接;所述横向腹板与所述隔板或端部隔板之间设有缝隙。进一步地,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栓钉。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可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化施工,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方便,不需支模;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生产的所有工序采用工业化设备,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可靠,大量节省人工;本技术抗弯、抗压、抗剪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能满足不同的的建筑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整体截面图。附图标记:1、钢管单元;11、上翼缘;12、下翼缘;2、T字形腹板;21、第一纵向腹板;22、第二纵向腹板;23、横向腹板;24、折边;3、端部隔板;4、栓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1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钢管单元1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管单元1由T字形腹板2在平行的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之间分隔构成,所述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T字形腹板2包括第一纵向腹板21、第二纵向腹板22和位于所述第一纵向腹板21与第二纵向腹板22之间的横向腹板23,所述第一纵向腹板21与第二纵向腹板22的端部带有折边24,所述折边24垂直焊接在上翼缘11或下翼缘12,所述第一纵向腹板21、第二纵向腹板22构成相邻钢管单元1之间的隔板,所述横向腹板23将所述钢管单元1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钢管束组合结构的末端钢管单元1的开口处由端部隔板3封闭焊接;所述横向腹板23与所述隔板或端部隔板3之间设有缝隙。进一步地,所述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栓钉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可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管单元由T字形腹板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分隔构成,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T字形腹板包括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之间的横向腹板,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的端部带有折边,所述折边垂直焊接在上翼缘或下翼缘,所述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所述横向腹板将所述钢管单元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钢管束组合结构的末端钢管单元的开口处由端部隔板封闭焊接;所述横向腹板与所述隔板或端部隔板之间设有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T字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管单元由T字形腹板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分隔构成,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T字形腹板包括第一纵向腹板、第二纵向腹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之间的横向腹板,所述第一纵向腹板与第二纵向腹板的端部带有折边,所述折边垂直焊接在上翼缘或下翼缘,所述第一纵向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建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