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41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其特征是:在齿轮箱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在动力输入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在齿轮箱中设有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均装有送线轮,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装有传动齿轮,在第二转轴上方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装有齿轮,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设有半转轴,在每个半转轴的一端均装有齿轮,另一端均装有送线轮,齿轮箱内的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其优点是:传动可靠,送线轮全部为主动轮,驱动力矩大,功耗低,效率高,体积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避免了喂线过程中包芯线与送线轮间打滑。(*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炼钢炉外精炼工艺中 向钢液内高速射入精炼添加剂包芯线、脱氧添加剂铝盘线等专用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技术背景-目前,各钢厂服役的国内外喂线机,在其机架平台上装有2—3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在 其转子轴头上键联接装配主动送线轮,用来传递转矩,与主动送线轮相配的送线轮为从动轮。 由于一对送线轮中,只有一个是主动轮,喂线工作中复合阻力比较大,如公式51 F=F从+F导+F浮式中EF:复合阻力F从:从动送线轮阻力(正压力与摩擦系数乘机) F导线材与导管摩擦阻力 F浮钢液浮力从上式看出,复合阻力大,驱动轮只有一个,易打滑、效率低。 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传动可靠、驱动力矩大、效率高、结构紧凑、 操作维护简便、避免喂线过程中打滑的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型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其特征是在齿轮箱上设有动力输入轴, 在动力输入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在齿轮箱中与动力输入轴成垂直方向设有 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三根转轴均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 支承,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在第一转轴上装有一个 传动齿轮和一个与动力输入轴轴端的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在第二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一转 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第三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 动齿轮;在第二转轴上方设有两端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的第四转轴,在第四转 轴上装有两个传动齿轮,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第一转轴和第 三转轴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上通过轴承均设有半转轴,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 一端均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四转轴上的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 齿轮箱外的一端均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每个送线轮均与装在第一转轴、第三转轴上的 一个送线轮相配合,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本技术的优点是传动可靠,送线轮全部为主动轮,驱动力矩大,减少了功率消耗, 效率高,体积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避免了喂线过程中包芯线与送线轮间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实用型包括电机ll、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13,在齿轮箱13上设有动力 输入轴I ,在动力输入轴I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Zu在齿轮箱13中与动力输入轴i成垂直方向设有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ii、第二转轴m和第三转轴iv,三根转轴均 通过轴承由齿轮箱13的两个侧壁支承,在第一转轴n和第三转轴w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1、 7、 4、 6,在第一转轴II上装有一个传动齿轮Z3和一个与动力输入轴轴端的伞齿轮Zi啮合的伞齿轮z2,在第二转轴m上装有一个与第一转轴上的传动齿轮z3啮合的传动齿轮Z4,在第三转轴IV上装有一个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Z4啮合的传动齿轮Z5;在第二转轴in上方设有两端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的第四转轴v,在第四转轴v上装有两个传动齿轮Z6、 Z9,传动齿轮Z6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Z4啮合;在第一转轴II和第三转轴IV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上通过轴承设有半转轴VI、 VII、 Vffl、 k,在每个半转轴 的位于齿轮箱内的一端均装有传动齿轮Zn、 Zh)、 Z7、 Z8,传动齿轮Zu、 Zuj与第四转轴上的传动齿轮Z9啮合,Z7、 Z8与第四转轴上的传动齿轮Z6啮合,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外的一端均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8、 5、 3、 2,每个送线轮均与装在第一转轴、第三转轴 上的一个送线轮7、 6、 4、 1相配合,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12,电机传动装置采 用皮带轮传动。本实用型的所有齿轮均为渐开线齿轮,所有齿轮以及所有的送线轮与相应的 轴均为键联接。齿轮箱内封闭装配,机械油润滑。每对相配合的送线轮的中心距可分离,其 离合是通过汽缸12进行调整的,四个汽缸12调整活塞杆的推拉,驱使齿轮Z7、 Zs沿齿轮 Zs的分度圆上、下位移,齿轮Zn、 Zuj沿齿轮Z9的分度圆上、下位移,使送线轮l、 2, 3、 4, 5、 6, 7、 8的中心距发生变化。其工作方式是电机11通过皮带轮9、 10驱动动力输入轴I转动,伞齿轮Zi 、 Z2啮 合驱动轴II转动,送线轮l、 7转动;齿轮Z3 、 Z4啮合驱动轴III转动;齿轮Z4 、 Zs啮合驱 动轴W转动,送线轮4、 6转动;齿轮Z4 、 Z6啮合驱动轴V转动;齿轮Z9 、 Zu)啮合驱动 轴W转动,送线轮5转动;齿轮Z9 、 Zu啮合驱动轴VI转动,送线轮8转动;齿轮Zs 、 Z8 啮合驱动轴IX转动,送线轮2转动;齿轮Z6 、 Z7啮合驱动轴WI转动,送线轮3转动。至此,四组送线轮均主动转动,调整汽缸12的压力,即可避免喂线过程中的打滑。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其特征是在齿轮箱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在动力输入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在齿轮箱中与动力输入轴成垂直方向设有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三根转轴均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在第一转轴上装有一个传动齿轮和一个与动力输入轴轴端的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在第二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一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第三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第二转轴上方设有两端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的第四转轴,在第四转轴上装有两个传动齿轮,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上通过轴承均设有半转轴,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一端均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四转轴上的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外的一端均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每个送线轮均与装在第一转轴、第三转轴上的一个送线轮相配合,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其特征是在齿轮箱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在动力输入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在齿轮箱中设有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均装有送线轮,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装有传动齿轮,在第二转轴上方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装有齿轮,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设有半转轴,在每个半转轴的一端均装有齿轮,另一端均装有送线轮,齿轮箱内的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其优点是传动可靠,送线轮全部为主动轮,驱动力矩大,功耗低,效率高,体积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避免了喂线过程中包芯线与送线轮间打滑。文档编号F16H1/02GK201003568SQ20072013925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丙霄, 杨宏波, 苏安顺, 赵继新, 陈义钢 申请人:包头利尔德芯线合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喂线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其特征是:在齿轮箱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在动力输入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轴端设有伞齿轮,在齿轮箱中与动力输入轴成垂直方向设有三根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三根转轴均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在第一转轴上装有一个传动齿轮和一个与动力输入轴轴端的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在第二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一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第三转轴上装有一个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第二转轴上方设有两端通过轴承由齿轮箱的两个侧壁支承的第四转轴,在第四转轴上装有两个传动齿轮,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上方的齿轮箱的两个侧壁上通过轴承均设有半转轴,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内的一端均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四转轴上的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在每个半转轴的位于齿轮箱外的一端均装有圆周带齿形的送线轮,每个送线轮均与装在第一转轴、第三转轴上的一个送线轮相配合,在每个半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汽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安顺杨丙霄赵继新陈义钢杨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利尔德芯线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